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更上一层楼———祝贺《探索与求是》创刊10周年●张青海作为一名组工人员,我对《探索与求是》有着特殊的感情。它对我来说,是良师、是益友。刚参加工作时,我对业务比较生疏,内心十分焦急。是《探索与求是》教授了我许多知识,引导我进入工作角色。每当遇到困难时,...  相似文献   

2.
陈小玮 《经济改革》2014,(11):29-31
徐辛在《克拉玛依》拍摄之前,对克拉玛依大火的认识就是“一个火灾”;刚拍完,他觉得政府处理方式非常愚蠢,深思后认为,这场大火导致的悲剧,把中国的弊病全部展现了出来。“如果不是希望这个国家更好,我根本没有必要去拍这样的东西。”他说。  相似文献   

3.
<正>《经济师》1995年第1期刊登了周占文同志争鸣篇《平抑物价新说》一文.该文围绕市场经济理论,就中国目前的物价上涨是否需要平抑与能否平抑的问题展开了阐述.说什么物价上涨便有其上涨的原因,让它尽管涨去吧!还说什么有人卖,有人买,天塌不下来,你管它干什么?商品价格高才有人卖,消费者手中有钱才有人买.这是周瑜打黄盖—一两相情愿的事情,与他人无关.我认为非也,这只反映了市场交易行为的一个方面,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发表距今已经140多年了。然而,《资本论》的基本原理是否仍然有效,在目前好像越来越成了一个不能确定的问题。在"与时俱进"的背景下,如果抛开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不论,学术方面的分歧和争论,无疑有助于《资本论》经受各种理论的挑战和挑剔。基于此,笔者针对胡培兆先生指认的《资本论》中已经过时的那些原理,提出六点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5.
6.
<正> 李光远同志的《劳动力所有制论质疑》(以下简称“质疑”)否定劳动力所有制的主要论据有三:第一,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因而也是占有和所有制关系的主体”,这适用于“撇开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生产一般。既然劳动力不是占有的客体,当然不存在劳动力所有关系问题。第二,在奴隶制和农奴制下,劳动者直接属于生产资料之列,生产的主人(奴隶主和农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围绕着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词,展开了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争论。  相似文献   

8.
<正> 《光明日报》1989年5月29日登载了张奎良同志题为《马克思晚年的困惑》的文章(以下简称《困惑》)。我认为,该文对马克思和他的伟大著作《资本论》的评价是不够严肃的。为了不致引起真正的困惑,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一、马克思晚年对革命是否已经失望?  相似文献   

9.
王婷 《时代经贸》2013,(18):220-220
众所周知,《论语》是古代少儿启蒙读物,语录体文集。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公冶长》篇主要以评论人物为主。包括孔门弟子如公冶长等12人和同时代的政治人物如孔文子等7人,遍及卫国、郑国、齐国、鲁国、楚国;其他历史人物,如左丘明等4人。论及人物的修养水平、处世风格、政治才能、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此外本篇还介绍了孔子学问的内容,以及孔子在陈国游历的经历,孔子和弟子们的政治思想,指出人应勇于作自我批评,强调要好学。  相似文献   

10.
由郑海麟新著的《黄遵宪与近代中国》最近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黄遵宪是我国近代的杰出诗人、启蒙思想家、历史学家。也就是说,黄遵宪在近代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文学、历  相似文献   

11.
橡树 《开放时代》2004,(2):145-155
中国的这样一种专制制度,不但是以无为作为根本原则的,而且其中有一种否定“作为”的有效机制,它总是能够相当成功地防止出现希望有所作为的英主,甚至也阻挡出现希望有所作为的能臣。  相似文献   

12.
资本、国家与打工妹——读《中国女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思余 《开放时代》2008,(5):159-165
正如作者所述。《女工》一书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在中国追求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变革时期。个体的社会地位与阶级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国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混合到底对个体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将会出现怎样的新主体、新身份认同。以及新的权力——抗争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刊第九期发表的《来自基因的恐惧》一文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读者纷纷来电、来信、来稿,发表看法,赞赏者有之,批评者亦有之。本刊愿打造一个“百家争鸣”的平台,供各方豪杰一抒胸臆。本期特编发这篇《何来恐惧?》的商榷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广州教育学院编写的《中国文学史简编》(以下称《简编》),写得简单扼要,但有未完善之处,对清代桐城派的发展与衰败的论断便有错误。本文试就此谈点商榷意见。《简编》说,“桐城派的先导是康熙时  相似文献   

15.
16.
《致命的均衡》一书的作者马歇尔·杰文斯是笔名,一眼看去即知是两大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威廉·杰文斯的结合。前者于1890年发表划时代著作《经济学原理》,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后者则被称为“边际效用理论之父”。其实,本书真正的作者是威廉·俾烈特、E.M.史蒂芬(三一大学杰出经济学教授)、肯尼斯G.艾辛格(维珍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三人小组。《致命的均衡》是一本展现经济学思维和分析手段的小说。该小说题材和内容具有丰富性和交叉性,是一本创新的经济学读物。作为美国百所大学经济学系指定的课外必读书目,该书巧妙地把…  相似文献   

17.
《论资本的二重性》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志教授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矛盾二重性的分析方法对资本所具有的二重性的探讨基础上编写的,既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论作。该书第一章从哲学的视角,特别是从辩证法中方法论的角度,系统阐述了马克思关于自然、社会、人类及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等都具有二重性的思想和分析方法,为论证资本的二重性在理论和方法上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以资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二重作用,重新理解资本的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资本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第四章对资本的经济形态进行理论探讨,目…  相似文献   

18.
《论资本的二重性》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志教授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矛盾二重性的分析方法对资本所具有的二重性的探讨基础上编写的.既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论作。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1月,陈学文先生承担的国家“八五”社科基金项目重点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经认真拜读,深感陈先生的这部专著既包含了对学界及他本人过去商业史研究的重新审视,亦时时显示出对商业史研究的新推进。 我们最早读到的是陈学文先生于1989年经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封建晚期的商品经济》一书,其中他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商品经济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中已有长足发展,在个别地区乃至有冲决自然经济藩篱的初步尝试,并在意识形态中也有所反映。1993年,又由…  相似文献   

20.
张志扬:死意味着新生作为新视野还沉默着。它期待着对这沉默的寂静的能听。 能听是因为沉默的是语言、是词语。在他看来,正是语言揭破了观念的实体性不过是人为的虚妄。 王则柯:只要大环境大体宽松,那么对于站在发展规律一边的人们,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去做,实实在在地耕耘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