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游春  李新洁 《海南金融》2013,(5):69-71,88
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对于扩大内需、保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消费金融业务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消费金融业务尚不能满足各阶层消费者需求。本文在分析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进行比较,指出其发展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最后从创新组织结构、加强产品创新等六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如何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国内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阐述了PA银行开展个人金融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3.
施建富 《云南金融》2012,(8Z):25-27
在碳金融业务领域,国外商业银行在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碳交易中介服务、碳期权期货等方面成绩斐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范围相当有限,对碳金融业务的创新不足。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障碍,并以兴业银行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为例,提供了其在碳金融业务领域创新的主要经验,论文通过总结国外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发展的新趋势,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拓展碳金融业务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施建富 《时代金融》2012,(23):25-27
在碳金融业务领域,国外商业银行在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碳交易中介服务、碳期权期货等方面成绩斐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范围相当有限,对碳金融业务的创新不足。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障碍,并以兴业银行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为例,提供了其在碳金融业务领域创新的主要经验,论文通过总结国外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发展的新趋势,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拓展碳金融业务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居民的最终消费占比逐年增加,消费结构逐渐升级。面对消费升级的蓬勃发展,众多银行加大对消费金融业务的资源倾斜,积极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阐述了我国消费升级的现状及特点,并分析了消费升级带给银行业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消费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是碳金融的市场主体,国际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开展广泛,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碳金融业务存在认知不深刻,参与度不高,银行利益缺乏保证,面临政策风险,金融产品单一等问题。在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而广泛地参与碳金融业务,开展碳金融创新,防范低碳业务风险,完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是碳金融的市场主体,国际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开展广泛,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碳金融业务存在认知不深刻,参与度不高,银行利益缺乏保证,面临政策风险,金融产品单一等问题。在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而广泛地参与碳金融业务,开展碳金融创新,防范低碳业务风险,完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8.
消费金融发展的理论解释与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消费经济理论与消费金融理论的分析,消费金融的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作为消费金融主要运营主体的消费金融公司在发达市场已经成长为一个规模较大的特殊金融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公司有商业银行加盟。我国目前消费金融刚刚起步,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在风险管理和盈利模式上需要创新和探索,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金融活动,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能够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使其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应进一步健全碳金融交易的制度建设,制定具有操作性强的碳金融交易操作规程,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交易业务能力。本文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国内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情况出发,在分析碳金融业务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静 《云南金融》2011,(7X):85-86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金融活动,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能够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使其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应进一步健全碳金融交易的制度建设,制定具有操作性强的碳金融交易操作规程,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交易业务能力。本文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国内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情况出发,在分析碳金融业务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轮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着转型。扩大内需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县域居民消费升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研究消费升级一般规律和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经验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县域居民消费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并把握消费升级对县域居民金融需求的影响,提出商业银行发展县域消费金融业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在汽车金融体系中的竞争优劣势,从而提出商业银行在开展汽车金融业务所进行的策略,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汽车金融业务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一个合理解决商业银行在汽车金融业务发展方面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绿色金融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对传统行业转型及新能源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商业银行作为经济运行当中的重要一员,是我国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持机构。而当前国内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商业银行在业务开展中ESG管理理念有待深化,需不断提高气候环境风险管控,加强产品创新,把握投资机遇,有效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市场特征与竞争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市场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个人金融消费市场的存续机制、发展现状以及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新形势,从个人金融业务的成长曲线、产品严重同质化、金融消费意识不足、市场定位模糊与经营水平有限、金融监管与法律漏洞等方面,揭示了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从价值挖潜、职业人才建设、品牌设计再造与填补金融法律漏洞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竞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项目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能够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使其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应进一步健全碳金融交易的制度建设,制定具有操作性强的碳金融交易操作规程,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交易业务能力。本文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国内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情况出发,在分析碳金融业务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我国发展消费金融和中小银行发展消费金融的意义的基础上,梳理了现有的消费金融研究成果,指出对中小银行消费金融业务信用评价研究不足之处,构建了消费金融个人信用评价模型,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某中小银行在消费金融业务信用评价方面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对策,最后对消费金融信用评价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既要减缓气候变化对经济金融体系的负面效应,又要在适应气候变化中把握机遇,提供管理气候风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减排目标。本文总结了兴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隐患,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要配合节能减排项目调整授信结构,积极支持绿色信贷,加快环境金融创新;同时我国要尽快出台碳金融业务的扶持政策,促进相关中介组织的建设,推动碳金融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如何拓展个人金融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进一步加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弱势1.对个人金融业务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部分商业银行仍忽视个人金融业务,对个人金融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思  相似文献   

19.
金融后危机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以“内生增长、创新驱动”为指导思想,正视银行业资源禀赋,围绕低碳项目建设、温室气体减排和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积极沿着绿色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轨迹,探索碳金融业务创新,加快培育生产和消费领域碳信用市场,  相似文献   

20.
王倩 《海南金融》2012,(3):73-75
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中介,在引导绿色金融业务、促进低碳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已经从绿色运营开始,积极实施绿色金融业务,加大了对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的绿色信贷业务。相比国外商业银行完善的绿色金融业务体系,我国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产品较单一,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需要营造发展绿色金融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促进绿色金融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