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是消解金融排斥,向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通过回顾分析普惠金融的发展实践,我们认识到发展普惠金融应坚持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原则,激励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符合弱势群体金融需求、成本适度的金融产品,以营造普惠金融发展的持续动力,实现互利共赢,才能推动普惠金融大发展。普惠金融不是无条件向所有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而是有服务边界的。  相似文献   

2.
发展普惠金融是国家战略。现有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一般都是从政府和金融机构角度进行普惠金融的内涵、实现途径等进行研究,而少有从金融消费者角度进行阐述,论文在此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当前,普惠金融发展有进步但很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目前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生产性需求,小微企业融资难,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与普惠金融目标相差甚远等。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国际上的孟加拉乡村银行、美国社区银行和印度规模银行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为此,我们要针对性地强化对低收入人群的金融知识教育,建设可满足金融消费者金融可得性的基础设施,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金融产品以及充分利用新技术等以改善之。  相似文献   

3.
贫困地区金融供求分析与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引入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正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本文从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和金融服务状况入手,阐述了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对满足贫困地区特殊的金融需求、改善贫困地区金融供给难以适应金融需求的现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黄石市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服务功能有效发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滞后、农村地区硬件资源配置薄弱、行业发展不平衡已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认为,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应着力推进金融改革,构建普惠金融顶层设计框架,提高金融市场开放度,实现县域融资领域的充分竞争,引导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广互联网金融,扩大普惠金融服务渗透率。  相似文献   

5.
推广普惠金融服务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贷是最适合扶贫的金融形式,可以有效满足农村贫困人群的金融需求。金融业有必要大力发展小额信贷,推广普惠金融服务,构建全面有效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本文在阐释普惠金融的内涵及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框架、总结国内外发展小额信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福建省三明市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实践,分析了普惠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服务对象、服务提供者、市场建设、立法和宏观政策协调四个层面,阐述推广普惠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时代金融》2019,(3):6-7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普惠金融是国家助力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的有效金融服务体系,是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渠道。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助,而是为了帮助受益群体提升造血功能,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发展可持续。在新时代,如何发挥普惠金融的重大作用,是社会主义金融体制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普惠金融是确保弱势群体和低收入阶层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基本的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但是,现有的一些法律制度限制或影响着普惠金融的发展,尤其是差异性制度供给的缺乏直接阻碍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我们应该针对普惠金融中低收入者等金融排斥主体采取特殊的监管制度,并以此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普惠金融推动乡村发展的逻辑机理,从政策导向、信贷投放、金融服务和弱势群体金融支持等方面总结白银市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指出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金融的商业性、弱势群体的偿还能力、资金的管理与运用等方面,提出应在数字普惠金融、乡村产业和农村信用体系等方面着力突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普惠金融的目标是缓解金融排斥,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但不应实现全覆盖。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是通过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成本,进而使其价格为弱势群体可负担,重点是降低弱势群体人格化信用信息搜集成本,搜寻更多的高信用服务对象。据此,论文提出深化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即以低成本、高准确性方式获得弱势群体人格化信用信息,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构建农村普惠金融风险缓释机制,发挥政府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对于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人多地广的河北省来说,也因自身存在各种金融劣势问题以致发展普惠金融势在必行。本文分为三部分,首先,从河北省金融服务供给、薄弱环节融资以及数字化应用角度给出河北省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其次,根据当下的现状找出河北省仍然面临的供给与需求上的各方面问题。最后,对河北省的各种问题给出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以及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可得,发展河北省普惠金融有利于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弱势群体获得所需资金,同时对经济的发展、公平程度的完善以及社会稳定可持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城乡差距逐步加大,这实质上是由乡镇中的企业发展不足造成的.这种巨大的差距体现了我国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这时现有金融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普惠金融体系就应运而生.信用社主要是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信用社通过构建普惠金融体系能够推动贫困和偏远地区的发展并为之提供更为合理的金融服务,以期能够扩大金融服务覆盖区域,更好更大限度地满足各个阶层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2.
普惠金融实质上更多表现为农村普惠金融,这决定了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推动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按照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原则,激励金融机构创新符 合弱势群体金融需求、成本适度的金融产品。普惠金融和扶贫金融的服务对象虽然都是弱势群 体,但扶贫金融更加关注较为贫困的弱势群体,决定了前者具有商业性金融属性,后者具有政 策性金融属性。但鉴于普惠金融和扶贫金融的金融属性,不能寄望于通过发挥两者作用推动所 有弱势群体尤其是极度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和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体量小、人民收入水平不高、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普惠金融发展程度也有限,部分偏远地区和弱势群体无法得到有效、充分和公平的金融服务。本文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将对普惠金融的定性分析与对金融排除的定量分析相结合,对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与其金融供给、需求和产品功能等方面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剖析、揭示问题成因,并提出运用互联网技术,从扩大普惠金融宽度、增加普惠金融深度、提高普惠金融粘合度等五个方面来发展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和发展普惠金融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普惠金融同时具有共享性和商业可持续性双重特征,在传统金融体制下,制约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商业可持续性。互联网金融具有普惠金融和微金融的属性,能够实现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向"弱势群体"或草根阶层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目标。互联网金融有望为中国普惠金融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然而在鼓励和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要对P2P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加强监管,实现风险可控基础上的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15.
普惠金融又叫包容性金融,是一种全方位有效的为全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理念,是金融发展的必然产物.普惠金融的发展涉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通过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实现金融的公平化,使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普惠金融得到金融服务.本文系统、全面的对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立足于金融需求对普惠金融进行SWOT分析.  相似文献   

16.
数字普惠金融依托数字技术应用,在降低普惠金融从业机构运营成本、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满足疫情期间“非接触式”金融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挑战,并针对性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统金融市场当前整体处于创新不足,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压抑状态,这为互联网跨界金融留下巨大空间。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为平台,打破时空及规模限制,让更多的人以更低成本享受到金融服务。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开放性、广域性、低成本及草根性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加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是当前经济金融新常态下普惠金融深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未来普惠金融发展还需从国家政策层面,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加大互联网产业资金技术投入、鼓励产品创新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西藏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进行剖析,介绍西藏普惠金融服务于农牧区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致力于促进金融公平、改善当地农牧区金融缺失现状,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促使这些不易被传统金融机构所重视的偏远地区、乡镇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让他们能享受到平等、合理、有效的金融服务。大力促进西藏农牧区普惠金融发展,加快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助力西藏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机构单一,金融供求总量存在较大缺口,金融供给远不能满足农村弱势群体的需要。农信社作为唯一的农村供给机构,面对农村弱势群体巨大的金融需求,没有足够实力提供金融供给,并且已提供的金融服务也不符合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村银行的经验证明,加强"弱势群体金融"是弱势群体由"弱"变"强"的出路。因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要采用疏堵结合的办法来补充金融供给,同时,加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分工协作,提高金融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将其作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普惠金融旨在通过构建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让弱势群体能够平等地享受到金融服务,从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近年来,在银监会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福建银监局结合辖内实际,积极探索推进普惠金融,重点扩大金融服务在区域、领域和群体上“三个覆盖”,提升金融服务均衡性;强化金融产品、服务和监管“三个创新”,促进普惠金融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