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一、引言牧民定居工程,是改善牧区牧民生活条件,缩小农区和牧区、农民和牧民收入差距的一项重要举措。新疆现有牧民27.58万户116.47万人,其中真正达到定居标准的仅占牧民总户数的38.6%,仍有六成以上的牧民处于游牧状态。根据《新疆实施牧民定居工程规划》,自2011年起,新疆将利用10年时间,帮助76万名牧民逐步改变逐水草而居、四季游牧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2.
游牧民定居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牧民定居关系到加快边疆地区发展,牧民尽快脱贫致富,缩小我国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游牧民族由于受传统宗教、历史、文化的影响,对定居这项百年大计的工程,存在着定而不居、定居质量不高等问题,但经过党和政府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引导,财政加大投入,这项伟大工程最终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在新牧区建设草原牧区放牧方式的选择上应吸收和借鉴乌兰夫所提倡的定居游牧思想:实行定居游牧是发展畜牧业生产和提高牧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好办法;科学地指出在草原牧区实行定牧不利于草场保护与畜牧业发展,提倡在草原牧区推行游牧;提出在草原牧区实行定居游牧与组织牧民互助合作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尊重牧民群众意愿,推行定居游牧要通过宣传教育与实际示范稳步地实现等。  相似文献   

4.
罗勇 《西南金融》2009,(11):57-58
江巴村位于康定县塔公乡,是四川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示范村之一,距塔公乡30多公里,距康定100多公里。该村以畜牧业为主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基础设施、交通状况较差。全村共有牧民270户,106户开工建设定居房。  相似文献   

5.
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既是广大藏区农牧民尽快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藏区长治久安的重要决策。本文结合青海省藏区实际分析了青海省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开行对青海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6.
村庄规划最重要的是要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治理。村庄人居环境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所好转,但是村民庭院建设参差不齐,排水排污设施不畅,人畜居住混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齐备等仍然是目前村民急需改善的主要方面。立足窝尔图天山牧场牧民定居的实际需求,制订规划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十项措施:1.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起,我国提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安排资金134亿元用于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及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等。截至目前,内蒙古、新疆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笔者在调研中看到,在国家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机制的鼓励下,内蒙古许多牧民借助牧业联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支持政策,着力从六个方面积极支持农林生态建设与保护,成效显著。一是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12.3亿亩禁牧草原实施禁牧补助,对26亿亩草畜平衡草原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1.2亿亩人工草场实施牧草良种补贴,对284万户牧民给予牧民生产资料补贴,并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地区给予奖励。草原生态保护补助政策实施以来,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牲畜  相似文献   

10.
何炜  张训常 《财政研究》2023,(11):112-128
新业态下,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巨增的同时,灵活的用工模式使其在社会保障方式选择上拥有了较大的自主性。本文研究发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对灵活就业人员定居意愿具有非线性影响,流入地公共服务是养老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定居意愿的重要机制。具体地,居住证政策实施后养老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减弱;养老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在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更为显著;排他性较强的公共品供给会降低养老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对定居意愿的影响,而外部性较强的公共品供给则会增强养老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劳动要素流动并定居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引擎,本研究成果从社会保险缴纳和公共服务提供角度为流动人口市民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是新疆的"民生建设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决定实施涉及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保障住房、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等22项重点民生工程80件实事。为了给"民生建设年"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自治区各级财政部门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  相似文献   

12.
退牧还草工程持续有效实施面临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牧还草等草原生态建设工程问题,是事关牧区全面小康、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谐新牧区的关键性研究命题。本文揭示了退牧还草工程面临问题与困惑:工程实施缺乏统一规划和技术标准、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资金不落实、牧民收入短期内下降、后续产业建设困难、牧区社会问题凸现等;系统剖析了面临问题的成因: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工程配套资金短缺、退牧还草工程与缓解“三牧”问题相脱节、退牧还草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草原产权制度不完善等,旨在为政府制定科学决策,推动退牧还草工程的持续有效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对阿勒泰和昌吉牧民的调查,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选取了影响牧民生产行为的7大因素。通过建立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对影响牧民生产行为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生活方式、政策、牧业收入、单位人工草场载畜量对牧民生产行为产生显著性影响,尤其是政策。而年龄、劳动力、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对其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生态移民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草原生态环境一直受到破坏,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的实施是乌拉特中旗草原保护和制度建设上的途径之一,但其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就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合理的草原流转制度机制,选择环境容量大的生态移民点,采用教育方式转移牧民,寻找多种补偿途径,建立长期稳定的草原生态经济补偿机制和建立科学的生态移民评价体系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牧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年牧民的后顾之忧,它的实行是改革开放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体现,但内蒙古牧区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并不完全适用。因此,有关部门在设计好相关制度的同时,应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牧民的财政支持力度;大力宣传牧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合作保险制度的宣传,提高牧民的保险意识;扩大蒙医蒙药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与锡林郭勒盟实际调研数据,运用模型对牧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需求及参与意愿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牧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受到牧民户主(家庭负责人)个人特征中的性别、教育水平以及对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态度的影响,而牧户的特征包括家庭规模、牧户的社会地位、家庭在当地收入水平因素也显著影响牧民的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17.
住房是百姓大事,也是国家大事;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是完善住房政策和供应体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政府投入大幅增加,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体系日益完善,各类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稳步推进。作为十二五时期保障和  相似文献   

18.
草原畜牧业近年来是国家研究的热点问题,牧民收入也越来越备受关注。只有牧民收入提高了,草原地方经济才能发展起来,城乡差距才能有效缩小,畜牧业才能更好地高效发展。但是地处偏远地区的牧民经济收入现状惨淡,收入水平低和增收滞后问题凸显,对牧民收入的研究就越发重要。目前前人的研究多从收入来源结构、政策和综合影响因素角度探讨牧民收入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提出新的产业链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国际融资》2006,(4):62-62
世界银行发起、多家机构共同参与举办的中国发展市场竞赛揭晓,30个民间组织的项目脱颖而出,获得赠款资助共计65万多美元.这些从100个入围项目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项目内容涉及多个领域,比如湖北恩施农村单亲特困母亲建设沼气池及三改(改厨、改厕、改圈)工程;为深圳拾荒人群建立一个互助性社会网络;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牧区牧民转移市场工程提供小额贷款帮助贫困牧民子女学习清真烹饪技术到城市就业等等.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城镇化与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工业化是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减少牧区牧业人口,减轻草原压力,是对草原生态系统投入的需要,能提高牧区居民受教育水平、进行人力资本积累。在进行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由于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要谨慎的选择牧区进行工业化、城镇化,确保牧民的主人翁地位,不能将牧民边缘化,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