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金融业务的发展,现金结算的缺点日益显现,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势在必行。但由于我国现阶段现金管理制度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现金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进非现金支付工具,创新支付方式,健全合理的收费制度,加大对非现金支付宣传力度等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快速发展,金融业电子化进程不断加快,本文对现行的非现金支付环境的特点进行研究,并根据目前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不断完善的支付系统等基础设施、票据电子化等有利条件提出了改革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预期目标,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韩晓松 《云南金融》2012,(3Z):35-36
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快速发展,金融业电子化进程不断加快,本文对现行的非现金支付环境的特点进行研究,并根据目前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不断完善的支付系统等基础设施、票据电子化等有利条件提出了改革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预期目标,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推广非现金支付重在工具创新和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平 《南方金融》2007,(12):56-58
近年来,随着东莞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现金流通量不断膨胀,不仅降低了资金流动效率,也增加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本。支付工具创新不足、支付体系建设规划滞后、支付环境有待改进以及支付观念存在偏差,是制约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为此,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要着重从加强支付工具创新、优化支付环境、引导公众转变支付观念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非现金支付领域业务创新层出不穷,业务发展日新月异。本文从非现金支付服务市场主体、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使用渠道和功能领域等方面对目前非现金支付业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从加快完善基础性法规制度,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培育创新业务市场应用、提升管理效能、强化风险防范和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非现金支付业务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付晓亮 《金融与市场》2015,(1):63-64,70
使用现代化非现金支付工具可以减少现金流通,节约社会交易成本,而且能有效防止偷逃税款、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但受各地不同主客观因素制约,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存在诸多难题。文章以锡林郭勒盟为例,从当前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现状入手,通过货币投放、农牧区支付环境变化分析了当前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个人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的重点在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辖区支付系统建设发展迅速,个人支付结算功能进一步增强,非现金支付工具得到推广,商业银行柜台资源得到整合,支付结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但商业银行柜台办理跨行转账及通存通兑业务尚需进一步加强,农村支付结算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加强支付结算宣传,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仍是支付结算工作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使用,能有效地减少现金流通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社会信用水平.但由于支付工具的安全及受理市场等问题,致使非现金支付工具未能大量使用.本文就制约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的七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支付结算体系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努力拓展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范围,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善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结算环境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公众对支付便捷化需求的不断增强,支付方式日益呈现出便捷化、全天候、高效率的特征,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蓬勃发展,而在支付过程中摒弃了实体银行卡片的无卡支付成为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对国外无卡支付业务的最新发展及国内无卡支付业务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充分借鉴国外无卡支付业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和促进我国无卡支付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地区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是人民银行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对农村支付环境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李雨帆 《云南金融》2011,(8X):95-95
在农村地区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是人民银行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对农村支付环境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公众对支付便捷化需求的不断增强,支付方式日益呈现出便捷化、全天候、高效率的特征,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蓬勃发展,而在支付过程中摒弃了实体银行卡片的无卡支付成为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对国内无卡支付业务现状及国外无卡支付业务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研究.在充分借鉴国外无卡支付业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和促进我国无卡支付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非现金支付工具是相对于现金而言,传达收、付款人支付指令、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和货币资金转移的载体。我国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以汇票、支票、本票及银行卡为主体,以汇兑、定期借记、定期贷记以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为补充。近年来,随着支付基础设施的不断建成和完善、支付服务组织的健全以及社会信用的发展,非现金支付工具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所接受,其对现金的替代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5.
陈磊  刘元甲 《征信》2016,(12):44-46
非现金支付工具对构建良好信用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当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采集了经济主体的信用卡还款记录、贷款还款记录、银行承兑汇票签发及兑付记录,但仍有许多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记录尚未纳入征信系统.因此,应扩大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非现金支付数据采集范围,充分发挥商业信用支付工具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推动支付机构与征信机构的资源共享,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客户互联网交易记录的价值,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互利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支付结算需求,金融机构大力推广各种非现金支付工具,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也得到了各金融机构的推广与应用。但据古浪县统计数据显示,移动支付工具推广不容乐观,业务发展乏力。 原因分析 (一)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制约业务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非现金支付业务发展不均衡,本文通过分析制约在农村地区推广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的推广和使用,完善农村结算体系,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大力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积极推动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应用普及和创新,实现“全面提升农村支付服务水平,缩小农村与城市在支付服务方面的差距”的工作目标,央行和各家涉农金融机构,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探索改善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推动农村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和使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现代经济社会中,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的特点,是一种现代化支付手段。在农村地区仍然以现金结算为主,为了改善农村支付环境,要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一些因素制约着农村地区推广和应用非现金结算工具。以县城为重点,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是人民银行的工作重点。为了改变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应用比重低的问题,要采取积极改善农村支付服务体系,落实人民银行工作要求等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改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环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民银行金塔县支行在不断探索创新“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中,采取“引导、宣传、普及、推广”措施,加大农村现代支付工具的推广使用,以金融需求刺激金融支付工具供给,推进农村支付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发现,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意识薄弱,农民对银行卡用卡热情不高,电子支付手段单一等,制约着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