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日本电通公司去年夏天就“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重视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一项舆论调查,对象是住在东京的15~59岁的男女居民2,623人。该公司从食品、服装、生话用品等五个领域选出50种商品,以调查每个人在选择商品时的新倾向。调查结果表明,日本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出现了四大新倾向:“轻”、“我”、“华”、“鲜”。“轻”,是指轻便、轻快和具有现代感;“我”,指有个性和雅致;“华”,指雍容华贵;“鲜”则是指新鲜和健康。消费者们列举了代表这四大倾向的一些商品的典型。希望具有“轻”感觉的有:携带式立体声录音机、小餐具等;希望具有“我”感觉的有家用计算机、文化设施等;希望雍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万千而市场研究公司却凤毛麟角。 是我们的企业从产品研制开发》加工生产到走向市场用不着进行专门的市场调查吗? 不是,绝对不是! 中国的企业太需要开展这项工作了,而目前市场调查恰是许多企业的“盲点”。 市场调查是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市场的需求以及消费者对所购买商品的意见、动机,通过对有关市场营销问题的资料的分析与研究,从中得出商品、劳务的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消费争议的商品送检规定》日前出台 ,并同时公布了全国各地294个消费争议商品检测机构的名单。有关消费争议的商品送检 ,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 ,发生商品争议 ,消费者自愿或者与经营者协商一致后 ,将该商品提交到有关消费争议的商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获得有关数据和结论。《有关消费争议的商品送检规定》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何处送检” ?消费者遇有商品消费争议需要送检时 ,可以到公布的受理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检测单位对送检商品不得无正当理由拒检。二、“如何送检” ?消费…  相似文献   

4.
乐于消费比重接近50%、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更快、房价下跌预期平稳2014年你对未来的家庭收入如何看待?你对未来的物价水平、房价走势是升是降如何判断?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一般通过消费者信心调查,根据消费者对当前宏观经济、家庭收入、就业的满意程度和对未来预期的乐观程度以及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意愿进行计算;与此同时,消费者信心调查还会了解消费者对物价水平、房价水平以及汽车、  相似文献   

5.
前言 如何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中选择到自己中意的商品?如何经过货比三家选择最为物美价廉的商品?消费者的心理是个琢磨不透的过程,但我愿意站在一名消费者的角度,洞察消费视角,感受消费观念.为此,建立我的“购物比价网站”,便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职业选择.与各大供货商亲密合作,为消费者们提供购物前的参考平台.让消费者们能安心、省心、放心的购物,这是我的初衷,更是我的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过去消费的特征,表现为满足物质上缺乏的话。那么,现如今消费的特征,已开始向着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发展了。 一、个性心理 最近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市场调查,“您是在什么情况下买皮鞋的?”多数人表示:“见到合适的就买。”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商品,消费者认为是合适的呢?许多经营者抱怨市场预测越来越难,消费者的心理难以捉摸。 有一年夏天,街上流行起黄裙子,一些女士不考虑自己的年龄、肤色、身材,盲目地仿效起来,一时间大街上黄澄澄一片,经营厂家一看抢手,纷纷上马,结果不到一个月很快被人们厌倦了,造成大量产品积压。这就是一种盲目的消费心理。而如今,人们正朝着代表自己个性的消费心理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样式好看、价格便宜、穿着舒服、经久耐穿,已不再是人们追著的时尚,而那种标新立意,个性突出,小批量,独此一件的商品更受青年的青睐。有个工厂的女工在商店里看上一件样式、价格都满意的服装,但想到班组里两个姐妹已有同样的衣服时,便忍痛割爱了。这就说明了某种商品的畅销,只能代表适合部分消费者的需要,但不一定适合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如何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企业经营者需要下决心研究的问题。诚然,这是一道“众口难调”的菜。甜、咸、苦、辣、酸,各人有各人的口味。  相似文献   

7.
1994年是贯彻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开展保护消费者活动十周年。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们走访了辽宁省消费者协会、沈阳市消费者协会,了解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有关反映。“消协”是消费者投诉的中心,是了解有问题商品和服务的窗口,然而在这里,我们却有了意外的收获;两家“消协”不约而同地向我们介绍了一家产品质量好、消费者满意的单位——沈阳双喜压力锅制造公司。故此,我们采访了沈阳双喜压力锅制造公司总经理何义成同志及该公司售后服务中心的姜天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哪些名优品牌主宰我国消费品市场?这是各企业和消费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促进各企业名优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销路和知名度,沟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商品社会评价中心与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司合作,于1994年10月进行了第二次主要消费品市场占有率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61类主要消费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陕西掀起了一股“还本销售”热。所谓“还本销售”就是一些商业和企业许诺,凡在本部门购买商品者,三至五年间可得到无偿返还的购货款。今年10月,国内贸易部发出通知,认定“还本销售”在一定范围内和程度上已构成了对消费者的欺骗行为,并要求“所有国有商业企业在推销活动中一律不准采用返本销售的方法推销商品。”那么,“还本销售”能不能保证按期返本呢?记者10月底到陕西进行了实地采访。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说,一切事物本身都是存在矛盾的。大萧条也不例外。“口红效应”是大萧条的伴生现象。其实,在灰黑的萧条年代,并不只存在这一抹红色。萧条时期,消费者最大的变化一是金钱减少,一是压力增加。此时有助于消费者省钱的商品,以及有助于消费者抗压疗伤的商品。也就成为了能逆市而上的“口红商品”。  相似文献   

11.
《新财经》2003,(7):4-5
影响轿车销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造型设计。消费者对其做出的是一种严格且喜好分明的感性判断。而汽车制造商则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待造型设计的——消费者有何种价值观?如何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怎样使消费者清楚地认识商品的卖点?等等。 造型设计在反映商品策划的意图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出色的造型设计需要高超的制造技术作支撑,充满魅力给人激情的造型是企业综合力量的见证。  相似文献   

12.
“十点利”让消费者喜出望外;“仓储式销售”让消费者耳目一新;“要买商品,你自己定价”又让消费者真正当上了上帝……不知不觉中——  相似文献   

13.
“还本销售”是我国目前消费品市场的一个热点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所谓“还本销售”,是工商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附加条件式的销售行为,即在销售时许诺:凡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额的商品,一年或数年后将购物款的部分或全部返还给购买者。这种商业活动发端于陕西咸阳,然后扩及陕西各主要城市和其他省的一些城市。一时间,企业纷纷效尤,消费者竞相参与:原因何在?恐怕还在“还本”二字上;企业在还本上大做文章,消费者因“还本”之利诱而盲目投资。企业真能“还本”,消费者真能获利吗?我们在对这一销售行为的始作佣者——陕西咸阳某装饰广告公司的盈利情况作  相似文献   

14.
一种商品在种种营销渠道中,都经过了“回扣”的层层盘剥。而这些“回扣”都被作为经营成本计入商品价值。导致其价格不断攀升。而消费者无疑是“回扣”的最终埋单者。调查证实,商业贿赂这个“毒瘤”已蔓延到我国经济各领域。并已经或了企业竞争“法宝”和行业“潜规则”。如果任其发展,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秩序,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内伤”。 中央政府发出指令:向商业贿赂开炮! 人民群众翘首企盼:专项治理要见成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对于稍有市场感觉的西安人而言,西安商品零售业经营的“业态”(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经营方式)的巨大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其标志性的变量即是传统百货商场数目锐减,代之而起的是大型的仓储式超市和各种专卖店,传统百货业“独领风骚”的盛况不再,而是各色“业态”的并立。面对这一眼花缭乱的变化,西安百货业将如何应对?新兴“业态”中隐藏的危机又是什么?针对此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愈来愈多的企业和经销商大叹生意越来越难做。商品是越来越多,不同牌号的同质商品少则十个八个,多则成百上千。消费者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会精打细算。如何吸引消费者来购买自己的产品?如何稳住消费者的忠诚度?光靠在电视、报纸等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十年中,企业界和新闻媒体都十分热衷于品牌话题,并将此提到了企业生死攸关的高度,可我们却只能用一首流行歌曲的歌名来形容它,叫做“糊涂的爱”。为什么呢?一是消费者糊涂。品牌本来是为了消费者现场购买方便,而消费者对商品的实际价值缺乏鉴别力,全凭认识价值购物,这就是只能被品牌  相似文献   

18.
面对同质化的商品和琳琅满目的品牌,消费者该如何做出品牌取舍的决策呢?文章按照先归纳后实证的研究逻辑,通过开放式调查、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三项系列研究,以手机行业消费为例,对影响消费者品牌决策的关键因素及其维度结构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影响消费者品牌决策的因素主要包括营销刺激因素和消费心理因素在两个方面,其中营销刺激因素包括产品要求,广告诱导,促销吸引3个维度;消费心理因素包括风险规避,个性化偏好,群体参照3个维度,这些影响因素与西方经典理论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也显示了中国消费者蕴含着特有的“平衡”特征.  相似文献   

19.
潘真 《沪港经济》2001,(4):72-73
1999年底,国际著名的AC尼尔森调研公司对中国消费者的调查结果表明,“肯德基”是他们最喜爱的国际“第一品牌”。2000年,AC尼尔森调研公司在中国30个城市进行调查,10个“顾客最常惠顾”的国际品牌中,“肯德基”又独占鳌头。 “肯德基”何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1月20日,甘肃省消费者协会成立。省消协成立之初,正值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召开不久,党中央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省消协适时地把工作重点放到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治理和整顿上来,并围绕这一重点履行消协职能。时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飞青同志强调指出:“甘肃省消费者协会一定要在十三大路线的指引下,迎头赶上,在深化改革中求实创新,开拓前进,急起直追把工作做好。”1998年,曾任甘肃省委书记的李子奇同志在担任甘肃省消费者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名誉会长时讲到:“省消费者协会积极参与行政监督部门对市场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开展了打假治劣,开展了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开展了咨询服务,开展了消费调查和消费教育,受理调解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投诉,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消费者协会的确是一个无偿为人民服务的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