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成都有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普遍缺水的今天,它显得尤为珍贵。几千年来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滋养了成都人民生息繁衍,造就了成都传统建筑的环境要素“井”,影响了传统建筑的空间格局,随之带来一些与之相关的生活习俗。随着岁月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井”已失去了当年的使用价值,但它却记载着一段生活,见证着一段历史。在成都传统建筑的环境中适当保留井,既是当年场景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人们保护今天的地下水资源的无声警示。  相似文献   

2.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以至传承千年仍能影响到我们的现代生活,而其对乡村生活的影响更体现在诸多方面.特别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探究农耕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经济发展,挖掘其中的价值与内涵,更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21世纪,我们正在昂首迈向工业文明,但也不能就此停止对农耕文化的考察,我们应该做的是尽我所能,调准焦距,看清人类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自觉将传统农耕文化应用于现代农业,才能在传统与现代转换的十字路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3.
展望未来     
《英才》2000,(1)
全世界几十亿人终于盼到了这一刻——千禧年来到了。真的迎来新的千年,原本激动的心却一下变得平静了,因为我们的地球,我们的世界并没有因新千年的到来而发生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高山依然耸立,大海依然汹涌,人们也依然在生活。但是,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惟一洋溢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我们不可能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无动于衷,对于未来总要有所展望。  相似文献   

4.
走进2000年     
2000年曾是我们热切祈盼的一个年头。因为我们将在这一年实现三步发展目标的第二步,国家强盛,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今天,我们终于走进了2000年。我们激动,我们成了跨世纪的一员! 2000年是新千年的开端,人类社会的美好前景随着新千年的展开带给人们无尽的遥想。2000年又恰逢龙年,新千年与龙年交会,3000年才有一回,这是西方历法创立以来的第一次。这应当是不平凡的日子。 生活就是这样展开着迷人的画图。我们庆幸,我们生活在过去几千年人类文明成果的积累之上,我们还将迎来新世纪新千年更新更快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最新的考古资料对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的起源作了新的研究.本文认为成都不是如过去所说的只有2300多年的城市文明史,成都平原古城群和金沙遗址、大型船棺群遗址的先后发现,把成都城市的历史上推到距今4500多年前.同时也以充分的实物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而以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几千年来,成都城市文明的最突出特征,一是历史悠久,二是几千年来城址不变、城名不改、发展历史不断.几千年来成都城市虽然几度兴衰,但始终是在原址上不断再生、扩展,直到今天发展成为一个朝现代化迈进的特大城市,这在中国城市史乃至世界城市史上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6.
靳世军 《公司》2000,(4):11-12
新千年的钟声刚刚敲过,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便已吹响。作为西南省会城市和重要工业基地的成都工业,正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最难得、最珍贵的历史机遇。但是,成都人能否牢牢地把握住这次机遇,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缩小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差距,把成都早日建成雄距西南的现代化工业重镇,将取决于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程度,取决于向农耕文化宣战的决心和行动。 成都,在全国各大城市中被列为“最悠闲的城市”,这是成都人自古以来形成的以慢节奏的思想文化氛围和安于享乐的生活方式为核心内容的农耕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不论是省外的人,还…  相似文献   

7.
梁有 《中外管理》2014,(9):30-30
一边是小微企业的生存之困,一边是政策一再要求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处于十字路口的商业银行无奈而又焦灼。  相似文献   

8.
一边是电子商务的大举进攻,另一边是与家电厂商之间的艰难博弈.国内家电连锁巨头们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9.
两岸首家合资寿险公司在上海涎生,一边是台湾地区总资产最大的保险公司.另一边是祖国大陆三大骨干航空运输集团之一;同文同种的强强结合.难免会碰撞出火花  相似文献   

10.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成都,向来就以它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优美舒适的人居自然环境,散发着其特有的魅力……那么对于在成都生活的本地人和外地人,他们眼中的成都是怎样的?他们心目中成都的特色又在哪些地方呢?在成都的城市建设中,看到了哪些问题,又有哪些话要说呢?我们特别策划了这一期的采访,一起来听听大家是怎样说的……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导刊》2012,(10):76-77
铂雅苑是星河湾和雅居乐两家集团首个合作项目,项目地选在成都。为什么选成都?因为近些年成都的变化日新月异,并从继北上广之后的“中国第四城”上升到“中国幸福第一城”的全新定位。我理解成都有两个特点:一是传承,一是融合。成都传承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同时又融合了最新的包括国外、国内开发投资、经商的所有理念,在整个城市里面得到很好的融合。另外,成都也是一个休闲、安逸、宜居的城市,去过成都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来成都就不想走的一个城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农耕文明历史的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伴随了农耕文明几千年。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就会知道中国也是一个“饥荒的国度”,水旱自然灾害一直不曾问断。但是多难兴邦,中国农耕文明却延续了五千年。几千年来中国的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为我们积累和留下了许多减灾防灾的历史经验,也留下了很多至今值得我们记取的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13.
祝福     
祝福冰星一九九六年的蜡烛闪闪地点亮了在浅浅的光晕里我亲近梦幻和宁静与熙熙攘攘的秋天相比冬天就是一种宁静昨天和朋友在这里交接这个季节充满回忆在经济发达的都市和城镇我们一边体会现代的生活一边被大厦下的阴影困扰于是,就有了你孜孜不倦的话题你让逆境的企业得到...  相似文献   

14.
<正>三月江南春草芳,在这个最美好的季节,我们迎来了长篇报告文学《杭州传》的正式出版。坦率地说,写杭州传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边是它的历史悠久,一边是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均超越中国其他城市,甚至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初开始的西部大开发,给成都这个历史文化古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城市的记忆存储在城市的建筑里,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将这个地区的建筑设计倾向及其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对新项目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纵观近年来的成都建筑,可以看到建筑创作中出现的多种风格,值得加以分析和评论。中国建筑传统导向的古典主义风格对一个民族社会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因此而产生的对象征民族凝聚力的古典主义建筑形式的维持,是这种建筑风格出现的动机。民族传统的承传不是简单的复古、仿古,而是在吸收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前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深圳总公司在沈阳注册了第七个分公司,一些外派的员工背井离乡,踏上了北上的路途,虽说我原来就在沈阳生活了8年,但是也算是个异乡人。就这样,沈阳分公司成了我们这些异乡人共同的大家庭,大家成了彼此的兄弟姐妹,我们互相帮忙,我们谈笑风生。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参加工作以来,我逐渐从一个校园味特浓的好好学生,变成了一个懂得如何处理事务的管理者。物业工作是琐碎的,一边是与社会基层工作者的磨合,一边是与社会中产阶级甚至更高者的对话,我们每天就在两者中间游走。我和同事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们之间感情却如家人、战友、朋友一样。不管以后我们是否会分离,但是此时此刻我感到无比幸福,我珍惜与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缘起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这一点并不稀奇,世界文明古国颇有几个。但是,中华民族最爱历史,简直可以说有“历史癖”,我们有几千年之久的历史典籍,连绵不断。每一次朝代更换,下一个朝代在百废待举的情况下,第一批要做的事情中往往就有为前代修史。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真可以算得上稀奇了。  相似文献   

18.
寻访来苏渡     
正文化是根,历史是魂,我们不能淡忘,不能做断线的风筝。——题记高安的来苏渡在哪里?这个,恐怕连当地人也没几个能说清楚。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的苏辙、苏轼,在这个江南小城留下的传说与故事,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当然,二苏在千年古邑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有一段历史文化渊源,这是真的,千真万确,史册可寻。这一段闪亮的交集,为今天的高安人民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对话城市     
城市的发展引领着我们走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在多元化的碰撞之中,沉淀下来的是思想的精髓。当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正在上路,成都正在上路的同时,“十字路口”的纵横交错之间,贯穿着理性的赞扬、尖锐的批评以及深远的反省……以及由此带来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成都武侯祠从其兴建到现在,中间是几经破坏,经历了多次修葺才留下了今天的这个面貌。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忠君爱国、鞠躬尽瘁的智慧形象,历代名人游历武侯祠时候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从这些文字资料当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历史地位的变化。从收集到的资料文字资料来看,诸葛亮的历史地位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也就是从两晋到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历史地位有明显的变化,从中肯的评价到形象深化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这种历史地位的变化反映了漫长的历史变化和中国的文化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