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位于常熟、昆山、太仓三市交界的阳澄水网地区的沙家浜水乡。四十多年来,在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常德盛书记的带领下,蒋巷村真正成了一个拥有迷人田园风光的鱼米之乡。全村共有186户,839人,村辖面积3平方公里。2010年全村经济总产值12亿元,主体工业产值销售超过1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9年超过2万美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2万元(不包括集体福利和别墅房补贴),人均社区股份制分红5000元。通过多年对农业的持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从江县洛香镇洛香村是一个典型的侗族聚居村寨。9年前,该村还是一个“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贫困村,截止199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430元,人均占有粮食220公斤,村集体没有一分积累。然而,到2000年全村总产值实现351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600元,人均占有粮345公斤;村集体经济年收入8.5万元,一跃成为全县出了名的富裕村。是什么力量使洛香村在短短几年时间发生如此巨变?村党支部书记陆成超告诉笔者:这是几届村委班子团结奋进,顽强拼搏,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带领全村群众苦干实干加巧干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马军村委员会位于建水县临安镇东部,距县城5公里。全村有826个农户,总人口3102人,其中劳动力2241人。全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75。有山林面积2000亩,其中林地16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50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3240元,比全州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高出1210元,人均有粮426公斤。  相似文献   

4.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村级经济张侠忠,沈向彬江苏省新沂市时集乡西洪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走出了一条稳粮扩桑、靠农业致富的新路子。199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突破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98元,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跨越了一大步。西洪村调整农村产业...  相似文献   

5.
从2002年开始,“青竹模式”就在湖南叫响了。“青竹模式”源于湘潭县响水乡青竹村。过去,那里的资源是稻谷加稻草,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2001年,青竹村成立了青竹生猪产业发展协会,到2004年,全村年出栏生猪2.8万头,人均18头,增长157%。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30元,到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9600元,年平均递增30.8%,  相似文献   

6.
李昌平 《中国改革》2006,(11):42-43
云南澜沧县木嘎乡拉巴村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08户,2639人,其中妇女1299人;2004年人均收入580元,人均口粮329公斤。全村100%的拉祜族。距离澜沧县城108公里,距离木嘎乡政府18公里。木嘎乡拉巴村最早于1962年开始搞合作医疗,并且一直坚持到今天,从来没有间断过。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全村人均0.5元钱从1962年一直坚持到1971年;人均1元钱从1971年一直坚持到1997年;1997年至今是人均5~8元。就这点钱,竟然保证小病免费,大病报销30%,收支基本平衡。拉巴村合作医疗的起源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拉巴村常见的病主要有风寒感冒、痢疾、疟疾…  相似文献   

7.
枫芸村是思南县的一个边沿干旱穷山村,全村347户,1344人,有耕地1719亩,人均耕地1.27亩。在全村805亩田中,除30亩有水源保证外,其余都是“望天田”。过去由于地处边沿、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干旱缺水、灾害频繁,收入低下,1978年前、人均粮食不足25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300元,是一个生产靠贷款,吃粮靠供应、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们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逐步摆脱贫困走向了富裕。全村1993年粮食总产达到67.46万公斤,人均502公斤,比1978年翻一番多;人均纯收入1429元,比1978年翻两番多。这个村已成为思南小康第一村。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镇新坊村共有12个经济合作社,527户,人口1822人,耕地2301亩。199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仅有25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0万元,占23.8%;农民人均收入780元,而时隔6年后的新坊村,情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1996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460万元,增长13.7倍,其中工业产值28O0万元,增长46.7倍,占总产值的80.92%;农民人均纯收入3632元,增长4.66倍。新坊村在短短几年中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他们的做法确给人以启示:启示之一,始终坚持一个方向,即坚持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的方向,走集体、个人一齐上的路子。村党支部认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年盘点青山村:全村现金收入10万元,人均粮食400公斤,人均收入1300元;有星级文明户10户,连续5年被乡政府评为文明村寨。谈到青山村的变化,村民们无不从心底里感激雷山县人武部的官兵,是他们使青山村在跨入新世纪之际与贫困挥手告别。 (一) 望丰乡青山村有85户388人,1996年以前,全村人均收入不足400元,人均口粮仅210公斤,是雷山县的贫困村之一。1996年初,该县人武部选定青山村作为扶贫点,开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针对该村村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的这一实际情况,人武部决定以帮助村…  相似文献   

10.
建平县牤牛营子乡井龙沟村是个回族聚居村,几年来,这个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根据回族的风俗习惯和当地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养牛养羊,促进了脱贫致富。全村黄牛饲养量由1985年的332头发展到1989年的957头,增加1.9倍。其中饲养10头以上的21户;羊的饲养量由1985年的210只发展到1989年的505只,增加1.4倍,其中饲养20只以上的6户。两项纯收入1989年达5.1万元,人均增加36元。全村人均收入由1985年的202元增加到1989年的350元;贫困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七里甸镇金星村,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市的南郊,地处宁镇、镇常、镇丹公路交汇处。全村现有人口736人,在村劳动力350人,菜田39亩。这样一个“弹丸”小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兴办、发展了化工、碳素、汽车修理保养、汽车配件、食品等厂以及营业部、饭店、装卸队等第三产业。1991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达450万元,人均6000多元,工业销售1050万元,创利税117.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52%、72.72%,全村人均收入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曾是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丘北县双龙营镇普者黑村民委仙人洞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旅游产业作文章,经过十年的努力,全村实现人均有粮360千克,人均纯收入3000元,成为丘北县的富裕村,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受到中央文明委的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3.
牛场乡大寨村曾是六枝特区出了名的极贫村。全村辖 7个村民小组、 209户 896人。实 施“八七”扶贫攻坚前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 300元, 95%的人家住的是茅草房, 80%的村 民玉米饭只够吃半年,绝大部分村民生活在极贫线以下。然而,到 1998年底,大寨村人均 纯收入 2200元,是 1993年的 7 3倍;人均占有粮 500公斤,是 1993年的 2 5倍;全 村已全部越过温饱线,村民不仅吃饱了,穿好了,还建起了新楼,迈入了小康生活。那么, 大寨村是怎样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实现从极贫村到小康村的跨越的呢 ?   一、穷则思变,选准路子 大寨村的…  相似文献   

14.
三元朱村是中国特色经济村,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全村共有215户,800口人,耕地面积1290亩,其中蔬菜面积1000亩,冬暖式蔬菜大棚500个。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三元朱经济的迅猛发展。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9800元,村经济总收入3308万元,各类存款余额168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冬季,在半年辛苦半年闲的农村,是围着火炉侃大山、走亲串威拉家常的季节。然而,也就是一个冬季,芦荻人创造了人均土变田近半亩的奇迹。 (一) 芦荻,这个伴随红枫湖而诞生的移民村,在红枫湖为清镇人民造福的同时,芦荻人也被迁上了湖边瘦薄的黄土坡。全村248户、1075人,耕地面积914亩,其中田391亩。在这个以黄土坡为生存条件、以种植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村,1996年全村人均占粮400公斤,人均收入1500多元。芦荻村算不上贫困,但也不富裕,在清镇市  相似文献   

16.
牟定县在1996年农民人均有粮394千克,人均收入1220元,到1999年底农民人均有粮401千克,人均纯收入1459元,回顾九五期间农业发展的成就,主要有以下成功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长兴县夹浦镇父子岭村,位于浙江省的最北端,104国道苏浙交界处,东临太湖,三面环山。全村420户,1585人,党员72名。改革开放以来,父子岭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1991年,该村的农村总产值仅2.36万元,人均收入1600元;到了2000年,该村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98亿元,人均收入8500元,平均以3年翻一番的速度持续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到 2000年底,脚尧村年人均粮食已突破 430公斤,人均收入达 2500元,人均存款超千元;全村家家通电通水,计划生育率、初等教育普及率达 100%;全村绝大多数农户购买了收录机、 VCD、电视机等家用电器,还开通了无绳电话……脚尧,这个昔日生产靠贷款,吃粮靠供给,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如今已开始步入小康。   “脚尧村这几年发展得这么快,倾注了我们村支书吴秀忠的心血和汗水。”脚尧村民快言快语。   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然而这里山高水冷,一年辛劳下来,人均粮食不足 200公斤,人均…  相似文献   

19.
遵义县共青村位于龙坑镇的中心,210、326国道和贵遵高等级公路在这里交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较好。全村有13个村民组,670户,2552人,1478个劳动力,耕地1991亩。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这个村坚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办好村办企业,当好全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多方面牵引着全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带领全村群众率先进入了小康行列。199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25万元,比1984年增长5.9倍;人均纯收入1700元,比1984年增长2.73倍;村级集体总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武强县北谷庄村共255户,1231人,耕地2534亩。自1992年以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黄瓜经济”发展之路。到1998年底,全村255户搞起黄瓜大棚410个。全村农民人均收入由1992年的不足80元,1998年达到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