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开发区在哈尔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特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区等各类开发区的设立和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助推器,城市化的加速器。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开发区的功能从过去的“四个窗口”、“三为主”,进化为扩展老城区发展空间,加快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孵化器。与此同时,众多开发区作为产业集聚的载体,开始从“政策区”向“产业区”转换,在中国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广州市的新城区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优化全区经济社会和人文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层次和产业效益,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开发区(新城区)人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使开发区成为广州东部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相似文献   

3.
基本概况巴瑞朗(BARELANG)是印度尼西亚巴塔姆、瑞邦和加朗三座岛屿的简称。1971年10月26日巴塔姆工业开发区成立。由于投资的发展和对开发空间的需求,1992年,巴塔姆工业开发区扩展到周边瑞邦和加朗2个岛及其他39个小岛,并更名为巴瑞朗工业开发区。目前整个开发区面积为715平方公里,比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还大出15%。尽管冠以工业开发区之名,巴塔姆的开发功能实际包含4个方面,即工业、贸易、旅游和海洋运输。从1978年开始,整个巴瑞朗地区都被定为保税区,进入该地区的所有商品都免税,不仅包括资本货物,也包括生活消费品。巴塔…  相似文献   

4.
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柳州市是工业发展历史悠久的重镇。当前,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仍然是柳州市的总体发展定位,然而,重点开发区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加速的城镇化势必造成更加尖锐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依据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工业城市柳州市重点开发区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制定实施绿色发展策略,对于推进重点开发区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立高技术开发区或技术公园是澳大利亚近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这也是澳政府推行工业砩究与开发鼓励政策的一个结果。各州为了振兴自己的工业,加速高技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便使自己的技术产品早日打入国际市场,都在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来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区或技术公园。  相似文献   

6.
谈到青岛环海开发区,青岛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日本朋友高松大至郎先生这样告诉大家:“环海这个地方虽然小,但这里的人好”,并开玩笑说:“我以前工作时经常发脾气,现在好多了。”环海的魅力,就在于它“诚信、和谐”的服务模式和“开放、创新”的园区文化氛围,青岛环海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一位领导接着说。青岛环海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曾多次被评为省级先进开发区、市级文明单位、青岛市外商投资企业“双爱双评”活动先进集体、工会工作标兵单位,去年又被评为青岛市第一家三星级…  相似文献   

7.
黄芳 《时代经贸》2012,(2):14-15
开发区是内地经济发展的“窗口”和“排头兵”,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加快发展方面起着带头和表率作用。内地开发区要从立足区位发展、突出特色产业优势考虑,抓住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坚持科学规划,明确产业定位,从而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环境经济》2004,(12):8-8
根据国土资源部最近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工业项目建设要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在工业开发区(园区)或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5,(10)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对各类开发区进行清理整顿,目的就是要求开发区不能片面追求规模和总量,必须要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放在首位,追求集约化的发展。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广州开发区要继续坚持走集约发展之路。文章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步伐,释放制度红利;聚焦城镇化新模式发展,进一步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统筹城乡发展的各种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筹专业园区、开发区与行政区融合发展的资源,促使各功能区资源合理利用;加强土地管理,集约利用土地;合理规划,严格按园区功能发展工业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吉林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完成“十五”计划,提前实现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 贯彻落实省八次党代会精神,要求我们从事开发区宏观管理的同志,放开眼界,与时俱进,从一个比较高的视角去观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认真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开发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上海私营经济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上海私营经济从1992年开始走上“园区模式”的发展轨道。至今,全市6万多户私营企业已有75%落户于地处郊区和县的各个开发区中,其中嘉定区、青浦县是目前上海市私营经济开发区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12.
梁峰 《经济论坛》2010,(3):134-137
借鉴空间经济学方法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空间集聚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省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空间联系不断加强,四大地理空间集聚区与我国最新划分的东、中、西部、东北大体一致。从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空间重心来讲,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经历了“南迁”、“东进”、“北上”等三次比较明显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3.
“产城融合”体现了区域产业空间与社会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主要拟基于“产城融合”、社会资本创造与产业区优化发展之间的互促关系,并结合对昆山的实地调研,初步探索通过“产城融合”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研究认为,我国的开发区建设主要刺激了普通劳动力的聚集,但难以促进城市功能和社会网络的优化,很有必要通过产业区与城区的协调发展,改善区域人口结构和社会资本状况,从而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对昆山的调研也显示,协调推进产业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演变、构建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网络以及促进人口结构优化等已经成为开发区升级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10年的创业,造就了泉州开发区的辉煌:在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70亿,财政收入3.4亿,平均增长速度达40%以上,超过全国开发区的平均增长速度;2006年突破工业总产值100亿,财政收入4.2亿,比增24%;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福建著名商标"、"福建名牌产品"等达35件.  相似文献   

15.
《经济视角》2002,(7):6-7
吉林省开发区始建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共有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28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个,省级开发区23个。按照产业特点,可分为经济开发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和生态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贸易开发区和旅游经济开发区等5种类型。开发区总规划面积为211.186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44.166平方公里,已完成“六通一平”的面积达75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6.
关于开发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各种形式的开发区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据最近报导,各类开发区的总数已逾1900个,总规划面积达5000km~2。开发区的大量涌现,标志着我国的地区产业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开发区对其所在地区投资环境改善、吸引外资、促进产业开发等,的确是非常有效的综合手段。但是也必须看到,如果规划或管理不当,也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及时大力开展开发区问题研究,为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运营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及参考,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 开发区的目的和效果对于形式多样的开发区,可以用这样一段话来对其共同特征进行描述:“开发区是人为划定的一个空间范围,政府或其它开发  相似文献   

17.
《经济视角》2002,(7):9-10
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开发区要实现的目标是:到2005年,全省开发区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23%;财政收入80亿元,年均增长20%。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采取如下对策: 1、继续解放思想,切实加强领导 解放思想是开发区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开发建设的力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18.
龚震 《环境经济》2004,(8):60-61
据国土资源部资料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5005.92万公顷减少至2002年的12593万公顷,2002年耕地面积比上年减少1.52%,其中建设占用耕地19.65万公顷。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比上年又减少了2%,近260万公顷,其中非法圈地、盲目建设占用耕地22.9万公顷。大批不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征而不开”、“开而不发”,造成大量耕地闲置撂荒,全国开发区土地45%闲置。  相似文献   

19.
试论广州开发区的现状、发展思路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开发区是我国首批批准建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曾领风起之先,对广州市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广州市重要的产业基地和经济增长点。步入新世纪后,广州开发区进入第二次创业时期。在新一轮创业中,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其原有的政策和体制两大优势正不断弱化,广州开发区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在进一步开放的市场竞争新形势下保持广州开发区的竞争领先针位,保持二次创业中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本文就此分析了广州开发区的现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思路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20.
1984年以来,开发区成为我国优化城市要素组织的尺度工具。基于尺度重构理论,以江苏省开发区整合转型为研究对象,借助统计案例研究与访谈调研,通过“领域空间—权力层级—治理结构”三个基本维度,构建开发区尺度重构分析框架。研究指出:(1)开发区尺度重构以特定范围内资源要素组织的优化为主线,通过领域空间的构建形成加速要素活动的平台。根据规模工业化、新城化、产业转型等不同时期发展需求,经历了多区合一、区政合一、平台融合三个阶段。(2)开发区通过权力关系重构,在特定尺度形成对于领域与资源的调控能力,包括权力层级重构与治理结构重构两个方面,经历了托管型、合署型、平台型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研究也立足开发区尺度重构历程,探讨中国城市尺度动态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