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夏文才 《现代经济》2003,(11):47-47
为了学习和贯彻我国第一部物业管理的全国性的行政法规——《物业管理条例》的精神,更好地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从而达到规范和发展安徽省的物业管理行业之目的,安徽省建设厅厅长谢之平于2003年8月26日在学习和贯彻《物业管理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2003,(7):46-49
《物业管理条例》已经2003年5月28日国务院第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3.
2003年6月8日,温家宝总理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79号令。为此,经2003年5月28日国务院第9次常务会议通过的《物业管理条例》,即将于200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笔者认为,随着《物业管理条例》的正式施行,中国物业将形成依法促管。依法促兴之景气,即将在业主应享有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物管公司的职能定位和物管诸多关系的理顺等方面,因逐步纳入法制轨道而使中国物业呈现欣欣向荣之景气。为何这样说呢?笔者特结合《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即将施行,就物业业主将依法享有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物管公司将依法定位的职能,以及物管业将依法理顺政出多门之现状,借此文作一较详细的分析,从而使上述笔者的论点得  相似文献   

4.
我国物业管理活动中业主的地位,在2004年以来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其变化的缘由,一是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3年9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条例》的第二章“业主及业主大会”15个条款为业主的地位赋予了法律依据;二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业商品化私有化,以及物业管理企业的专业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经济》2003,(9):58-59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辅市房地产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物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79号,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3年6月8日颁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全面、准确地贯彻《条例》,依法加强对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是各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了更好地贯彻《条例》,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为与《物业管理条例》配套的规范性文件--《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建设部已于2004年3月1 7日正式公布,5月1日起实施.《新办法》与2000年开始实施的《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旧办法》)相比,突出了以《物业管理条例》为依据,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建立物业管理秩序、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为目的,充分考虑了我国物业管理的变化与发展,是一部比较完善的部门规章.应当说《新办法》与《旧办法》相比,内容更充实,条款更具体,用语更准确,实用性更强.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新办法》,本文拟对《新办法》与《旧办法》的主要条款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2003年6月8日颁布了《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而《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今天,我们迎来了《条例》颁发一周年。那么这一年中。物业管理企业是如何贯彻实施《条例》的呢?《条例》的颁发又为物企带来什么样的收获?为此本刊对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员.广东省物业管理协会会员、汕头市房地产业协会理事单位——广东联泰集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简秀芳女士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8.
翟峰 《现代经济》2004,(3):8-10
200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 "国家提倡建设单位按照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相分离的原则,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住宅物业的建设单位,应当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投标人少于3人或者住宅规模较小的,经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采用协议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9.
周宏泉 《现代经济》2003,(10):22-25
首部全国性《物业管理条例》已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命令颁布,并自200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以国家的名义,从法律的角度确立了物业管理这个新兴行业的地位,规范了物业管理行为,指明了行业及企业创新努力的方向;解决了目前行业中也已凸显的许多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物业管理这个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利好消息,必将推动行业更快速、持续、健康地进步。同时,也  相似文献   

10.
物业管理是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产物,是一个新兴行业。物业管理的发展,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环境,促进住宅品质建设,实现社会再就业等都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经过近3年的广泛讨论和征求意见,经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省条例首创了物业保修金制度,省条例是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和浙江省物管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更具适用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李云亮 《现代经济》2007,(11S):37-39
2007年8月31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物业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决定修改2003年版〈物业管理条例〉第十条(修改第一款、删除第二款)、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九条(修改第二款);将“物业管理企业”修改为“物业服务企业”.将“业主公约”修改为“管理规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2003年6月26日,国家建设部以"建住房(2003)130号文件"印发了《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供各地贯彻执行.《暂行办法》是《物业管理条例》的重要配套文件.《暂行办法》的出台,对于全面贯彻执行《物业管理条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暂行办法》出台至今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但贯彻执行情况却不尽人意.以重庆为例,每年开工、竣工的商品住宅均以数百万计,但见诸媒体的通过招投标选聘前期物业管理企业的住宅小区,仅见渝北区的一个体量约4万平米的小区.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辽宁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从2009年2月1日起施行。《条例》依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对各项规定进行了更深一层的细化。  相似文献   

14.
今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在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的工作中,业界各方依据实际,提出了不少意见,以及一些需要继续探讨研究的问题。日前,专栏记者特邀在京的部分业界人士撰文,谈了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经济》2003,(2):60-64
《天津市物业管理条例》已由天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2年10月24日  相似文献   

16.
《物业管理条例》将物业管理的适用范围规定在“物业管理区域”,并以此作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只能有一个物业管理企业和一个业主大会的基本规定,在第九条中将对物业管理区域的解释权交给了各地方部门:“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应当考虑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具体办法由省、  相似文献   

17.
杨苓 《现代经济》2004,(8):50-51
为了加强对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2004年3月17日,我国建设部发布了《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4年5月1日开始施行.《办法》取代了原建设部《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试行办法》,并对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审核条件的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增加了一条重要的内容,即明确规定一、二、三级物业管理企业须"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系统".这对我国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无疑是具有指导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2006,(9):48-4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建设厅(建委、房地产管理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中央管理的企业: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为规范物业管理行为,现将《物业管理师制度暂行规定》、《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物业管理师资格认定考试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9.
今年9月1日即将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出台了,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可是件大事。这部法律也不同于其它法律,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第一个由律师们起草的法律,它是第一个在出台之前向老百姓征集意见的法律,它是第一次在每年一度的3·15晚会上集中报道和讨论并引起广泛反响的法律。经过修订的《物业管理条例》,对原来的《物业管理条例(草案)》进行了近60处的修改,足见老百姓的意见得到了  相似文献   

20.
物业管理合同是服务合同不是委托合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颜 《现代经济》2002,(12):49-51
物业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还足服务合同一直是业内人士迷惑不清的问题,经常听说有纠纷涉及这个问题却事后又没有结论。笔者查了几份相关的地方法规,发现《上海市居住物业管理条例》将物业管理合同表达为“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而《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与《北京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办法》则分别称为“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委托管理合同”,究竟如何表述更合理、更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