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用是和商品生产货币经济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商品买卖中的延期付款或货币的借贷行为也随之发展。  相似文献   

2.
信用是体现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借贷行为。它是由于商品交换、货币关系的存在而存在的。信用的形式主要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是资本主义信用体系的基础,存社会主义条件下既然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业信用就不可避免的发挥作用。例如,在我国建国以后。  相似文献   

3.
信用是体现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借贷行为。它是由于商品交换、货币关系的存在而存在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既然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业信用就不可避免地要发挥作用。我国建国以后,曾有一段时间商业信用比较活跃,它对壮大国营经济,发展合作经济,改造资本主义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计  相似文献   

4.
货币是从属于商品的一个经济范畴。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就有货币和货币流通。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社会,广泛地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此,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和货币流通也就必然存在。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必须借助于货币和货币流通来完成,因此,货币流通就成为社会主义再生  相似文献   

5.
傅义林  叶望居 《金融研究》1980,(S1):349-354
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存在不存在"经济危机"、"通货膨胀"?这个问题,经济学界正在讨论。我们认为经济危机就是买和卖的分离。有商品生产,就有卖买分离的可能性,也就孕育着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社会主义社会有商品生产,因此也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同时,社会主义社会还保留货币交换,货币的五种职能仍然存在,当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可供量的时候,也会发生通货膨胀。从我国建国三十年来的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6.
一、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信用是从属于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当商品通过赊销而让渡,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随之产生。只要存在着商品货币经济的社会,就存在着信用。马克思曾指出:信用“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就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资本论》第3卷第390页)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既论票据是在商品交换和信用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信用工具。商品或货币所有者将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转让给别人后,为反映这种借或贷的关系,客观上要求凭借某种信用工具来确认。票据及其流通,出现于中世纪;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商业信用的发展,才开始广泛应用。在资本主义国家和旧中国,票据可以转让,成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也可通过贴现,成为融通资金的工具。因此,它对促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运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衡量市场货币流通情况,是一个重要而简捷的方法。货币中依附于商品的,商品的存在决定了货币的存在,商品的流通引起了货币的流通。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量,完个受商品流通的需要而决定。马克思把流通界货币必要量规律,概括为以下这个著名的公式,即:“不论货币是当作流通手段或当作支付手段,已知  相似文献   

9.
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性。信贷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搞好信贷工作,正确发挥信贷对各项经济活动的促进和监督作用,具有重要重义。信贷资金运动的规律是什么我们知道,信贷是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就必然存在着信贷。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  相似文献   

10.
今年四月二十二日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列宁诞生八十五周年。列宁关於信用和货币问题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人民民主国家银行工作的指南针。在我国银行制度正处於社会主义改造的今天,加紧学习马克思列宁关於信用和货币的学说,加紧学习苏联货币银行理论和先进经验,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苏联‘货币与信用’这篇社论,简要地介绍了列宁关於信用和货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的基本理论,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逐步由货币经济转向信用经济,信用经济的形式,使社会主义银行获得了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经济基础。这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趋势。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或自然基础,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发展程度不同,使商品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即简单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商品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从自然经济占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经济理论界对商品货币理论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争论,取得了很大成就。现就几个主要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不要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对这个问题,列宁和斯大林始终是把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在我国建国初期却是一个无可争议的问题,因为当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必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可是,后来在“左”的思想的影响和反革命势力的煽动下,出现了两次大的反复。一次是在“大跃进”时期,张春桥鼓吹破除资产阶级法权,陈伯达鼓吹假共产主义,他们制造“商品货币无用”论,主张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在农村大搞“一平二调”,在城市搞无人会计,不计成  相似文献   

13.
经济理论界出现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按劳分配只适用于产品社会主义。在产品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商品、货币、价值和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现阶段不是产品社会主义,而是商品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货币、价值和价值规律,因此,认为按劳分配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现阶段。社会主义现阶段,要不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是一个十分重要问题,有必要弄清楚。首先谈谈按劳分配存在的决定性条件以及按劳分配同产品经济或商品经济经济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林义 《金融研究》1985,(4):14-17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信用控制是调节货币流通的基本途径。信用控制不仅是指总量控制,而且包括对信用量构成的调节与控制。但对于后者,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视,笔者打算对此作一些初步探索。一、信用量构成调节与控制的必要性所谓信用量构成的调节是指调节银行贷款的投向及投量,使货币流向与商品可供量的构成相适应。信用量构成其所以必要,因为通过银行贷款投向各部门、各行业、各类产品的比例不同,直接影响货币流向和商品供应构成相适应的程度。如果经由贷款投放的货币的流向与商品可供量的构成不适应、出现较大的背离,即使货币投放总量并未突破经济所能承受的限度,也很难实现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货币流通亦很难适应经济的需要。就一般而论,贷款的投向必将影响两种构成,一是贷款投向哪个部门、行业,就会促进其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15.
一、信用的基本特征什么是信用?信用是指债权和债务关系,就是借贷行为。凡是借贷行为,则必然存在借款人(债务人)和贷款人(债权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贷款人把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商品贷给借款人,借款人便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使用这些货币或商品,到期把本息都偿还给贷款人。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主义需要大银行 银行是经营货币、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机构,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从历史上看,最早的银行正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相当发展的基础上,由货币经营业(即经营货币商品的商业)逐步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高度社会化,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并占居统治地位。不仅生产和商品流通规模巨大,需要大量的货  相似文献   

17.
从货币本位看,货币发展经历了一个商品本位、商品与信用共同本位、信用本位的过程。在信用本位的货币体系中,货币供给过快难以保持货币价值稳定,而货币价值不稳定是经济混乱的根本原因之一。虽然货币本位不可能再简单回归到商品本位,但商品本位中价值稳定的思想应该得到传承,并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卓炯 《金融研究》1981,(S1):1-2
我对货币、信用没有接触实际,也很少做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会上听到同志们的发言,不少是闻所未闻的,使我学到很多东西。大家知道,货币、资金运动必然伴随着物资运动,从而推动生产的发展,这就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前提或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我这里谈谈对货币理论和价值规律的一些看法。当前货币理论的争论,无论"黄金派"与"非黄金派",我认为有一个商品拜物教和劳动异化问题,应该引起注意。马克思认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前面几讲,大家知道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经济组织。大家对货币已经有所了解,知道信用,就是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借贷行为,是借贷活动的总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银行信用是借贷资本的活动形式,是资本家用来补充资本,扩大剥削的一种形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信用集中于国家银行,它是国家动员闲散资金,有计划地用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一种形式。人们通常把银行信用叫做“信贷”。信贷包括着存款和贷款。前一讲,我们已经讲了银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性信用有多重含义。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信用是和商品生产、货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是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有条件的商品或货币让渡行为,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