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经济》2009,(6):76-76
欧盟委员会近日提出一份名为“共担就业责任”的建议草案,拟设190亿欧元专项基金用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提高工人技能。  相似文献   

2.
“马太效应”指代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我国大学生就业中也呈现出了“马太效应”,主要表现为就业地域和就业行业之间的人才分布失衡以及就业者之间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本文从心里学的角度分析,认为从众心理、成就需要、自我暗示以及光环效应是大学生就业中“马太效应”形成的原因。最后,从就业观、就业心态和大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三方面提出应对“马太效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美国金融形势评论 2012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的两个关键词是:高开低走、贸易保护。 一,年仞美国经济呈加速好转迹象,但进入3月份后呈“高开低走”态势,尤其是就业数据持续下行。美联储虽一直观望,但若经济形势持续恶化,进一步宽松政策或将到来。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8日】25年前,邓小平首次提出能源“是经济的头等大事”,能源如今的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能源主导着中国的外交、国防和经济政策:它影响着中国与中东、非洲和中亚的关系;它决定着中国军队如何发展、保卫珍贵的能源供给线也为中国处于躁动期的广大人口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5.
《乡镇经济》2007,(12):17
12月11日,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主办、国家发改委支持的“首届中国中小企业节”在北京举行。据了解,伴随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小企业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并吸纳了75%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就业消纳主渠道。  相似文献   

6.
对美国经济,近期以来国内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少数人甚至断言,美国经济是“泡沫经济”,果真如此吗?根据现实情况来看,美国基本经济层面迄今仍较健康,投资扩大与效益同步增长,经济发展并没有失衡,仍然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应当说,美国从1991年3月经济复苏以来,到今年3月份,已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6,(15):16-18
美国对华贸易赤字日益扩大,华盛顿对此发出阵阵刺耳的抗议声,其中一个声音引起特别强烈的政治共鸣:中国的不公平竞争正在让美国制造业走向灭亡,还“偷走了美国的就业机会”。这种看法如此普遍,仿佛已成为事实,然而,它几乎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李勇  王跃西 《东北之窗》2010,(11):50-51
中国3月份将手中的美国国债增加了177亿美元.达到8952亿美元的庞大规模。这是中国时隔半年之后首次增持美国国债,此前,中国“一直处于减持美国国债的通道内”,曾被解读为“利用金融实力向世界发出不信任美国经济的信号”。那么.这次中国的“改弦易辙”是不是发出另外的信号呢?  相似文献   

9.
战后初期,美国在日本先后设立了“救济基金”和“复兴基金”,对这两种基金究竟应当如何看街,这是中国的日本史,日本经济史学界长期以来很少有人探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本人经研究认为,“美国占领地区救济基金”的设立旨在控制日本的对外贸易;“美国占领地区复兴基金”的设立旨在直接控制日本经济和左右日本政治,这两种基金最终都成了日本的“债务”,它实质上是美国的一种变相资本输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2008,(3):15-15
2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正式签署一项总额达168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的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大多数美国纳税人将在3个月后收到政府寄出的300-1200美元不等的退税支票。这项计划还包括向中小企业减免购置税的若干措施,以鼓励企业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布什称这个法案将有效鼓励消费,扩大就业,是低迷的美国经济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贸易当局在伦敦又达成了一个关于纺织品贸易为期三年“双赢”协议,此时中国国家主席刚抵达伦敦,美国总统即将访华,订单量占中国出口总量1/3的广交会也为期不远。中国官员认为协议保证了中国出口商的市场渠道(而不是被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对手替代),尽管10%-17%的增长率设限让出口商根本“吃不饱”,而美方则表示美国纺织品行业的就业岗位得到了保证,甚至还能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严重的下岗失业问题正在对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中国在新世纪十年中最为严峻的发展挑战。 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不应只是对下岗职工承诺“就业保障”,而是要保障人人就业机会平等,帮助具有劳动能力者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最近,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完成的一份《论宏观政策取向的调整: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就业的压力。在此期间,我国共创造了1.7亿多个就业岗位,然而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报告建议,国家宏观政策取向要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报告执笔人赵晓认为,中国已进入商品过剩时期,最短缺的是什么呢?是工作岗位,是饭碗。他举例说,先不算需转移出来的富余人员,我国需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为1.77亿人,相当于全部劳动力总数的1/4。再加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富余人…  相似文献   

14.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3月1日公布了最新一期美国经济褐皮书。联储对美国主要经济地区的调查显示,美国经济普遍呈现温和增长,但进入全面快速增长尚待时日。“褐皮书”报告指出,1月份和2月份,与汽车相关的制造业呈现复苏,但是整体经济状况仍呈弱态;  相似文献   

15.
《环球财经》2011,(10):123-123
不单单是中国人热衷于“土鸡蛋”,很多欧美人也会认为放养鸡生下来的“土鸡蛋”就是比集中笼养的鸡蛋更有营养。但9月旧披露的一项美国最新研究声称,价格更高的“土鸡蛋”与普通鸡蛋相比,营养上的差别并不明显。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家禽科学系教授Kenneth E Anderson博士进行了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将500只刚刚孵化的雏鸡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3,(9):39-39
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就业是依靠就业而不断增加的.一批人就业了,他们有了收入,就会花掉,于是就使另一批人获得了就业机会,而后者有了就业机会,又会花掉,这样又会促成更多的人就业,这就是"以就业扩大就业"的方针.  相似文献   

17.
章红华 《特区经济》2007,225(10):241-243
就业权是有关公民生存、发展的重大权利,就业权与劳动合同法有很紧密的关系。劳动合同法应当成为保障公民的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证券市场的周期性异象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6年多来中国证券市场大盘指数和基金指数的周内、月内及年内效应,并对其相互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检验。实证表明,中国市场存在“周二周四”的周内效应;市场大盘指数2月份的收益率相对最高,基金指数在3月份、12月份的收益率较高,同时大盘指数和基金指数9月份的收益率都显著较低;各指数第三季度收益率相对最低;上半年收益率要高于下半年。联动性检验显示。周二、周四与月内的不同时段交互作用并不显著;周四与10月份对大部分市场大盘指数和基金指数有负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9.
美国小企业群体被誉为“美国经济的脊梁”,它们不仅能提高就业机会,还能推动技术创新,对美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就业。天津市河东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就业援助机制”,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天津财经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小分队第二小组的同学们通过深入调研、现场走访,掌握了大量的河东区实施、完善“就业援助机制”的第一手资料,归纳、总结了这一机制的主要内容、基本做法、突出成效和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