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诚 《老区建设》2022,(14):66-72
<正>近年来,全南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奋进新征程,争当排头兵,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明显激励县、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谋划部署"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宁波市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由此深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宁波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出位置。百尺竿头,如何更进一步?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大花园建设,宁波不断深化"千万工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在四明大地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也是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各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浙江全面启动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持续推进"千万工程",全省乡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有效转化,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提升,走出了一条以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乡村振兴的路子,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基本实现高水平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建设行动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安徽省F市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整体规划滞后、参与主体单一、持续发力不足、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F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需把握好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因地制宜与分类指导的关系、政府推动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关系,从而形成规划先行、多元主体参与、建护并重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提出明确要求。本文阐述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六四二三"工作思路,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倾力服务辽宁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
正以创建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为引领,对标杆、补短板,抓管理、促长效,全域治理、全面提升、全景打造、全民共建、全体共享,努力打造宁海美丽乡村升级版。全域治理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大整治,全面构建户集、村收、镇运、县填埋的垃圾处置网络,建立覆盖全县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坚决把"垃圾革命"进行到底,坚决不把违章建筑、不把污泥浊水、不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深化城乡环境整治以"六治三清"为整治重点,进一步加强城  相似文献   

8.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抓手.本人通过对江西赣州各县(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了赣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和成因,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创新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其实质是在现有农村土地整理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农业、建设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对沟渠路林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对标准农田进行连片提质建设,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集中盘活,对美丽乡村和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进行集约精准保障,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统一治理修复,从而进一步发挥土地资源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基础性、引导性和控制性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张艳华 《发展》2022,(3):55-57
<正>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质量,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事关农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事关美丽中国建设。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出过程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探索经历了从地方探索到全国推进的一个历程。2003年浙江最早开始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2018年2月,中央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厕所革命则是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课题组通过对滨海县厕所革命三年计划的验收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发现滨海县农村公厕建设基础设施趋于完善、且注重人文关怀和高科技的应用。但仍存在功能性厕间建设不规范、厕所系统管理服务不到位、厕所标识系统不规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从"有"向"优"、由"少"到"多"的转变;从供给导向转到需求导向;明确施工单位明确建设标准;科学布局规划建设厕所系统;重视厕所文化及配套设施建设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胜隽 《宁波通讯》2013,(19):15-18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的难点重点在农村。浙江省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区,坚持不懈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现农村环境面貌大改观,美丽乡村成为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金名片。宁波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百千工程"(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一任接一任扎实推进,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生态宁波建设的重要抓手,一年接一年积极实施。通过两轮"百千工程"建设,全市共创建全面小康村479个,实现村庄环境整治全覆盖,农村"脏、乱、差、散"现象得到极大改观,普  相似文献   

13.
《宁波通讯》2012,(3):4-5
近年来,宁海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城乡促"三农",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底止,全县已建成省市县级全面小康村91个,环境整治实现全覆盖。积极实施"美丽乡村,美好生活"五年行动计划,以新产业发展带动新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浙江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35元,农业总产值1508.6亿元,累计完成环境整治村8236个,全面小康示范村852个,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7年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根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按照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整体推进的要求安排工作,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廖荣 《老区建设》2020,(7):60-61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建县,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299个行政村和35个居委会,总人口85万,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特困片区县。近年来,宁都县将"空心房"整治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宅基地管理试点、发展乡村旅游和土地“增减挂”等工作相结合,多措并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解决农村宅基地布局分散、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优化了农村人居环境,全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6.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关乎农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基于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住房条件、经济发展及社会服务5个方面研究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发现目前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乡村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从治理资源、资金投入、劳动力结构、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行走金秋时节的南昌县广福镇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迸发着勤劳奋斗奔小康的激情。广福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让村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美丽村庄篇     
近年来,北仑区围绕全域都市化的目标,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文明向农村覆盖和延伸,把品质城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城乡均衡和谐发展,先后涌现出九峰山片区、紫石片区等美丽乡村示范点,获得了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区称号。  相似文献   

19.
为切实解决好农村突出水环境问题,全面改善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开展农村黑臭水体调查,摸清了研究区农村水环境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治理方案主要有6点,包括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和监管维护.农村水环境治理可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庵东镇位于慈溪市北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是宁波杭州湾新区唯一的乡镇。全镇面积171.26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村居合一)、7个社区,户籍人口7.14万人、外来人口6.53万人。近年来,镇切实肩负起推进自身发展和服务新区开发建设两大使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创建成国家卫生镇、省首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达标乡镇、市幸福美丽新家园先进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