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业务招待费是指纳税人因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应酬费用。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有严格规定。因此,企业需加强对业务招待费的税务筹划。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前端期,即从正式设立到取得预售收入期间。经营前端期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现行税务法律法规没有做出针对性的特定规范,造成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这一较长时段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无法在税前扣除,加重了企业经营成本的负担。本文研究了房地产开发企业适用现行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利弊,分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同经营阶段的特点,并提出了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纪宏奎 《税收征纳》2006,(9):35-36,38
纳税人为了联系业务或促销、处理社会关系等目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招待费用在所难免。对纳税人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之所以要加以限制。其目的:一是公平税负。由于业务招待费并无定数.有的纳税人发生的数额较大。有的发生的数额较小.而国家税收政策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所得应当就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如果按所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实行据实税前扣除.对业务招待费发生多的。相应就少缴了所得税。这显然有失公平:二是防止税收流失。  相似文献   

4.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的需要而发生的应酬费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实实在在、必须的费用支出,但由于其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因此税法对其税前扣除有限定。为防止税收流失,纳税人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按会计制度规定进行反映;超限额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要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并按相应税率缴纳所得税。通过纳税调整,对超限额业务招待费征收所得税,可以帮助纳税人增强节约意识,也可以起到提倡节约,遏制浪费的作用。所以业务招待费的限额列支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前,运河公司财务人员咨询,企业从2011年3月开始筹建,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在"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招待费)"科目核算。当筹建结束进入正常生产时,日常生产中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在"管理费用——招待费"中核算。两笔同样的业务招待费,分别在两个不同的科目核算,不知道税前扣除的标准是否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两法合并"后外资企业税前扣除政策的重大变化进行归纳总结:合理工资可以据实列支且不再需要审核;建造期超过12个月的存货借款费用应计入资产成本;汇兑损失税前扣除范围有变化;福利费支出范围扩大了;业务招待费只能按60%扣除;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公益性捐赠有了扣除限制;与固定资产折旧扣除有关的规定有了变化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新旧企业所得税制度中业务招待费(交际应酬费)税前扣除政策的不同,分别从适用对象、扣除比例、计算基数以及计算方法四个方面作了详细探讨,并举例演示了具体计算过程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关于企业业务招待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业务招待费,在财政部颁发的《工业企业财务制度》(1992.12.30)第49条中,对企业业务招待费的规定是这样的:“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关于企业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的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94财法字003号)中的第14条是这样规定的:“纳税人按财政部的规定支出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由纳税人提供确实记录或单据,经核准准予扣除”。但在实际工作中,业务招待费存在诸多问题,如真实性问题、税前扣除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腐败问题等。一、业务招待费的真实性企业进行业务上的招待是一个十分正常的商业作法,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常见的一项费用支出。但是,商业招待又不可避免地会掺合个人消费的成分,不少企业在业务招待费上大做文章。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方面:1.很多企业利用“业务招待费”这个招牌,以跑项目、联系业务、招揽生意为名,把不好入帐的个人消费、礼品、礼金、娱乐、补助等违规支出列入其中,加大经营成本,减少帐面利润,偷逃国家税收;2.不少效益好的企业,给职工定一个标准令其到指定的商场买东西,开成餐费、住宿、办公用品等发票报销,暗中流失个人所得税。3.还有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营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等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由于工资薪金、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捐赠等项目经常发生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现象,导致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加重了企业税负,因此,做好事先的税务筹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业务招待费是每一个正常经营企业都会涉及的日常费用支出。一年一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已经开始,现对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注意事项进行系统提示。业务招待费的支出有具体范围在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上,不论是财务会计制度还是新旧税法都未给予准确的界定。在税务执法实践中,通常将业务招待费的支付范围界定为餐饮、香烟、水、食品、正常的娱乐活动等产生的费用支出,具体范围如下:(1)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2)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  相似文献   

11.
<正>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营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等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由于工资薪金、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捐赠等项目经常发生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现象,导致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加重了企业税负,因此,做好事先的税务筹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试论商业银行企业所得税筹划的途径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营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等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由于许多企业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等项目经常发生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现象,导致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加重了企业税负,因此,做好事先的税务筹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现代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追求银行价值最大化是其内在的必然要求,如何通过企业所得税的筹划,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税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实务中,不少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经常发生超过税法规定扣除限额,而导致不能在税前扣除加重税收负担的现象。2008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上述三项期间费用相关规定做了不小的调整,为应对新变化,应在准确把握新政策的同时进行纳税筹划思路的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一、业务招待费计算基数 新税法规定,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收入的5‰。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取得的收入减去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做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从2008年1月1日开始,税率由33%调整为25%。由于许多企业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等项目经常发生超过税法扣除标准或存在费用支出不合理等现象.导致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加重了企业税负。因此.做好事先的税务筹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以下简称"15号公告")第五条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2012年5月9日,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作出了《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公告的解读》,其中的第六条对15  相似文献   

17.
《税收征纳》2007,(10):I0015-I0015
为加强保险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结合保险企业退保业务的实际情况,现对保险企业发生的与退保业务相关的佣金支出所得税前扣除问题通知如下: 一、保险公司退保业务发生之前已实际支付的与退保业务相关的佣金,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退保业务发生之后再支付与该退保业务相关的佣金,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新<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业务招待费在扣除标准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强业务招待费的管理,应切实把握好业务招待费的真实性和业务招待费列支的合理性,以增强纳税人的节约意识.  相似文献   

19.
程辉 《税收征纳》2013,(2):32-34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经营业务的需要而支付的应酬费用,但其超标扣除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也是所得税汇算时涉及调整最多的成本费用项目。因此,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正确列支,应引起企业财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徐双泉 《税收征纳》2005,(10):38-39
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的所得税处理是企业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在涉税处理中弄清两项费用的区别与联系,对正确进行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正确申报纳税很有必要、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均通过“营业费用”科目核算,期末全额抵减本年利润;但是两者的税前扣除条件及扣除标准并不相同;再加上有的行业广告宣传费不得税前扣除,有的行业的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可合并计算扣除等情况.这就要求企业税前扣除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时要特别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