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城镇化发展和乡镇企业兴起,改变了农民的分配地位。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乡镇企业和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寻找加速城镇化的新模式和新政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湖北与浙苏粤的农村城镇化率、乡镇企业集群和就业集聚度的比较与分析,证明了三者之间存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乡镇企业集群提供了长期稳定足够的就业岗位和稳定收入,吸收农村居民向小城镇迁移,导致农村城镇化率的大幅度提高;解释了苏浙粤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集群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而湖北城镇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集群起步晚、规模小;提出了以乡镇企业集群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加速农村家庭迁移的农村城镇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目前,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出现非城镇化现象,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障碍。要实现乡镇企业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必须对我国农村工业化的指导方针、农村工业布局以及人口迁移等政策进行全面调整。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城镇的发展经历了“低度城镇化”向“过度城镇化”的转变。早在六七年前,笔者就提出了“低度城镇化”和“过度城镇化”的命题。上世纪80年代,因土地成本较低,大批乡镇企业在原来社队企业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但乡镇企业总体布局分散,它虽吸纳了众多劳动力就业,但没有实现人口空间上的稳定转移,农民只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影响了人口的城镇化进程,因此称之为“低度城镇化”,即缺乏城镇化支撑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突飞猛进,至1999年底,共有城市667个,建制镇1.9万多个,城镇化水平灰30.9%,年均增长0.63个百分点,是世界同期城市化平均速度的2倍。中国城镇化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中国乡镇企业对此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造成乡镇劳动力因产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的非同步性而滞留在农村,又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因此,如何改变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促进企业集聚,是目前城镇化与乡镇企业发展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突飞猛进 ,至 1 999年底 ,共有城市 6 6 7个 ,建制镇 1 .9万多个 ,城镇化水平达 30 .9% ,年均增长 0 .6 3个百分点 ,是世界同期城市化平均速度的 2倍。中国城镇化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 ,中国乡镇企业对此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 ,造成乡村劳动力因产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的非同步性而滞留在农村 ,又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因此 ,如何改变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 ,促进企业集聚 ,是目前城镇化与乡镇企业发展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天津市张家窝镇、中塘镇及河北省大河镇曲寨村 (以下简…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无锡作为苏南经济发达地区,乡镇总体发展态势较好,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一、无锡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与成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无锡在国内较早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新路子。无锡的城镇化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8.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当务之急。文章基于城镇化质量的基本内涵和国内相关研究,以福建省为例,从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城乡协调度等6个方面构建了福建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福建省9个地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通过系统聚类将全省9地市划分为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城镇化质量中等地区和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其中厦门市为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莆田、福州、漳州、宁德和泉州市为中等质量地区,南平、三明和龙岩市为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9地市的城镇化质量参差不齐,空间差异显著,城镇化质量主要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其中,厦门市的城镇化质量在全省中形成突出一极,与其它地市拉开较大的差距,而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省会,在城镇化质量评价中表现平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度2006~2016年福建省城镇化水平,明确福建省城镇化发展优势和劣势。为政府构建和完善城镇化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从而不断优化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方法]文章选取24个具有较强代表性和科学性的评价指标构建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利用福建省2006~2016年9个地级市统计数据,采用Topsis改进的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进行测度,采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到福建省9个地级市2006~2016年综合得分。[结果]福建省9个地级市2006~2016年城镇化质量水平排名(综合得分)为:泉州(0.206)福州(0.163)厦门(0.161)漳州(0.146)龙岩(0.124)三明(0.122)莆田(0.096)宁德(0.082)南平(0.050)。[结论]福建省9个地级市城镇化发展差异显著,发展不平衡,存在城镇化质量水平虚高情况;整体城镇化质量较低,重点城市带动不足;求"量"不求"质",城镇化质量与速度严重脱节。  相似文献   

10.
乡镇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导,是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生力军,为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回顾了广州乡镇企业3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转制改革后广州乡镇企业的主要特色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乡村衰败是国内外城市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城市繁荣与乡村衰败形成了鲜明对比。由于较早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国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乡村衰败出现较早,其应对乡村衰败的经验丰富且相对成熟,梳理发达国家及地区乡村衰败的应对经验及理论模式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方法 文章首先回顾了美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分析其城乡人口流动最新趋势,从人口、就业及物质设施等方面梳理城市化背景下美国乡村衰败的基本特征,总结其应对乡村衰败实践经验及理论探讨。结果 从美国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城市对乡村的发展至关重要,至少可从三个方面获得解释。结论 美国乡村衰败应对历程对其他国家乡村问题解决具有多个经验启示,具体包括从城市化历史进程中去理解乡村衰败现象、重视城市对乡村的带动及反哺作用、承认乡村的地域差异并采取不同应对措施、重视互联网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等等,上述经验启示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土地征收的视点切入,分析完善农村住房体系建设的可能性,提出统筹城乡一体化住房体系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调研相结合。研究结论: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需要解决居住问题,而现有城市住房体系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完善农村住房体系,建设新农村,是推进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分析经济、社会、产业、空间、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6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的贡献度。研究方法:固定效应模型、Shapley值分解法。研究结果:(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形成各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平均贡献率为97.79%,其次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水平差异化还受到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影响,平均贡献率为13.71%,人口密度、第三产业就业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也是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水平差异化的原因,但贡献率较小,分别为0.51%、0.24%和0.03%;(2)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GDP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化的贡献率为负,是缩小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水平发展差异的因素。研究结论: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及工业结构的调整,各影响因素对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的发展贡献度不同,即形成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水平差异化的主导因素具有动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农村城镇化发展称为必然,而如今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研究利用河南省统计年鉴等资料11年来对河南省18个县市城市和乡村人口变化的统计数据,以城市化率为测度指标,将传统统计学方法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相结合,通过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探讨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差异性,并对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豫中和豫西城市化率较高,豫南和豫东城市化率较低,但增长速度较快;(2)各区域内农村城镇化发展空间差异较大,豫中表现最为明显,但总体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3)2004~2014年间,Moran’I由0.441 1上升到0.453 2,表明河南省农村城镇化格局的空间集聚性在不断加强,农村城镇化结构化特征明显。(4)从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河南省城市布局基本合理,但是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需要加大辐射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珠江—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城乡收入差距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方法]文章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这两个角度,利用2005—2018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市级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LSDV估计方法与IV-GMM估计方法检验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结果]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既能通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又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推进城镇化进程这两个间接途径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结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显著。带域内各城市要明确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有效衔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带域内各城市城镇化进程,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其发展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增殖和胁迫效应,关键是怎样把握其促进作用;提出构建生态安全型城镇政策应该是:搞好小城镇的生态规划建设,合理规划水环境和实行废物管理,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完善小城镇环保体系,实现农村城镇化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Land transfer in rural areas and labor migration from rural areas to cities are both becoming common in China due to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the non-agricultural sector resulting from rapid urbanization. Many rural labours who migrated to cities left their land in rural areas, and in most cases, this land was abandoned. To make full use of abandoned land in rural area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China has formulated policies to promote rural land transfer, but rural land transfer still lags far behind labor migration in China. Drivers of rural land transfer still need to be explored. In addition, the labor migration scale shows dynamic features as the labor migration of more family members is substituted for that of individuals recent years. Thus, the phased feature of household labor migra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examine the phased influence of the labor migration scale on rural land transfer. Considering the probability threshold effect of the impact of labor migration on rural land transfer, a threshold model was used to perform the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threshold model and CHARLS 2015 data, this study empirically analysed the impact of the labor migration scale on rural land transfer. On the national level, labor migration will significantly promote rural land transfer if it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0.125, but when it is greater than 0.125, its impact on land transfer is not significant. On the basis of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land transfer, four regions were divided to do the regional threshold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level, the thresholds of labor migration scale of the central region, the east region and the west region are 0.112, 0.221 and 0.133 respectively, and there is no threshold in the north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bor migration have a phased impact on rural land transfer in China and policies should be targeted to different labor migration phas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了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将赣州各县市按城市化水平高低分为3大类,并提出加快城市化水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探索土地因素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镇意愿的影响,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摆脱土地束缚、顺利实现人口城镇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方法]文章基于川鄂苏黑4省农村转移劳动力调研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了土地因素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镇意愿的影响效应。[结果](1)土地利用自由度越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定居意愿选择会倾向于异地城镇,在乡镇、县城、地级市还是省会城市的选择上也倾向于往更高一级的城镇定居;(2)农地功能的感知程度越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在乡镇、县城、地级市还是省会城市的选择上,会倾向于选择更高一级的城镇;(3)土地流转会推动劳动力定居于异地城镇,且在乡镇、县城、地级市与省会城市选择上更青睐更高一级的城镇;(4)受土地调整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会倾向于选择定居异地城镇,在乡镇、县城、地级市或省会城市中也倾向于选择更高一级城镇;(5)相对江苏省,四川、湖北及黑龙江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倾向于定居异地城镇和高级别城镇。[结论]农村土地是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镇意愿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土地因素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镇意愿的束缚,政府应着重关注放活土地经营权、强化农村土地流转服务、鼓励新型经营主体等,同时政策的制定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0.
特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进程分析--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由过去的乡村城镇化逐步转向以城市为主的城市化,尤其是特大城市发展的政策性壁垒逐步消除,使特大城市发挥越来越明显的区域带动与增长极核效应。特大城市边缘区经济增长、土地利用以及社会发展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特大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以武汉市江夏区为实证,分析特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进程,以期得到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