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交易规模日趋增长,与海量网购同时而来的是快递包装的急剧增加,快递包装行业的发展呈现朝阳之势,但是快递包装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却不断突出,因此快递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业应运而生。从财政的角度出发,分析该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合理提出适合快递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情况的财政措施,以促进我国快递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也日渐重视.论述了包装废弃物在回收运输流程,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LING0软件进行优化求解,从而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浪费,提升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3.
目前流行使用一次性包装用品,造成了大量的包装废弃物和资源浪费。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探讨一次性包装材料的技术创新,提出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利用蔗渣、淀粉、方解石等生产出可在泥土中自行分解的一次性包装用品。  相似文献   

4.
高海亲 《商场现代化》2007,(12):132-133
绿色包装是绿色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绿色物流包装的主要手段入手,提出了发展绿色物流包装的对策:加强绿色包装意识、推行绿色包装设计,采用新型包装材料、加强物流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实施绿色标志等。  相似文献   

5.
出口商品都需要包装,所有的包装最终都将成为废弃物。庞大的与日俱增的包装废弃物已成为污染社会环境的来源之一。这些垃圾一部分被土埋、一部分被焚化,一部分被回收再生。但是土埋牵涉到寻觅土地不易,并将污染地下水;焚化会污染大气环境。因此,选择对环境无害的或可以回收再生的包装材料,已成为今日选择包装材料的首要前提。各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6.
国外对木包装中砷的限制及我们应采取的限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欧盟及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关于对用砷进行防腐处理木材限制使用的相关法规.并通过深圳口岸从进境木包装中检出砷的事实说明砷污染传入的风险,并建议我国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有毒有害包装废弃物的风险评估,制定相关法规,防止含砷木包装等外来危险废弃物传入国内,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电商行业飞速发展,快递包装废弃物的产生也随之增加。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使得绿色快递包装推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基于绿色快递包装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包装标准、回收体系、政府干预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化工科技市场》2005,28(7):51-52
在控制白色污染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将再出新举对各类包装废弃物实行分类征税。由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与上海市环保工业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食品包装在循环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提出应对上海市各类包装废弃物实行分类征税的建议。建议得到上海市人大的响应。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商品包装的需求量及快递商品包装废弃物日益增大,并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本文从快递商品包装现状着手,分析了现今我国快递商品绿色物流包装的必要性及快递商品包装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包装产业的绿色化是当前我国包装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从整体上看,要实现我国包装产业的绿色化,必须提高全行业和全社会对绿色包装的正确认识:制定、健全绿色包装的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大力开发绿色包装材料;坚决贯彻执行绿色包装设计;推动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建立、健全包装废弃物有效回收处置的运行系统和运行机制;完善包装法规体系,加大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11.
构建绿色包装体系有效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过度包装和包装废弃物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绿色包装的浪潮。绿色包装可促进社会持续发展,实施绿色包装策略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但同时也会成为贸易保护主义国家限制他国进口的手段,形成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因此,构建我国企业绿色包装体系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绿色壁垒的最佳选择。一、绿色包装的特点(1)材料最省,废弃物最少,且节省资源与能源,讲求适度包装;(2)易于回收,可循环利用,使资源再生;(3)包装材料可自行降解,且降解周期可控;(4)包装材料对人体和生物系统应无害无毒,不含有毒的物质,或将其含量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5)包装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即从原料采集、材料加工、产品制造、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焚烧处理等均不产生环境污染。4R1D原则是绿色包装产品的基本准则,即Reduce(减量)、Reuse(重复使用)、Reoycle(再回收)、Recover(能量再生)、Degradable(可降解)。二、国际贸易中对包装的环保要求及影响为防止包装材料及其形成的包装废弃物给环境造成危害,或结构不合理的包装容器可能损害使用者的健康,国际贸易中对包装制定了较高且比较完善的包装材料标准,但某些过于严格的绿色包装措施,则可能妨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引发贸易争端。具体体现在生态保护、包装材料的使用、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技术标准的建立等方面1.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因包装中的病虫、细菌、微生物等造成的危害,许多国家对包装物作出严格限定。如美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禁止使用稻草捆扎商品或作为包装的填充材料;德国、日本禁止使用木版作包装材料;美国、澳大利亚禁止使用未经熏蒸的木材、竹片作包装材料;新西兰禁止使用旧麻袋作包装。2、通过法律法规在包装材料的使用方面作出特殊规定。如德国等国禁止使用PVC收缩包装膜作为包装产品,禁止使用含氯氟烃(CFCS)的泡沫塑料作包装容器或包装衬垫;美国等国限制使用不能再生或不能分解的塑料;法国等国家的法律强制包装材料再循环或再利用。3、运用税费等经济杠杆调节,鼓励使用再循环资源。如向生产包装材料的企  相似文献   

12.
《WTO经济导刊》2012,(11):18-18
2012年10月,可口可乐公司宣布采用两项新的活动以改进循环利用行为和基础设施,这是公司迈向低碳零废弃物企业的重要一步。可口可乐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承诺将制定可持续包装的标准,在自己的运营中达到零污染物排放,并使循环利用的包装超过自身所使用的包装数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交易规模的日趋增长,由快递包装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不断突出。目前,我国快递包装废弃物再利用方面存在着快递包装回收率较低、快递包装循环利用技术落后、制度不健全、各方回收意识低等问题。为有效、系统地解决快递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我国应对快递包装进行分类回收,转变快递包装处理技术及规范快递包装,提高多方快递包装回收意识,建立健全快递包装循环管理制度,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对绿色包装概念模糊,绿色包装往往被片面地理解为包装产品的绿化,错误地将使用易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产品视为绿色包装.不同企业实行绿色包装的时间不同步,绿色包装发展失衡.循环经济背景下,发展绿色包装应以清洁生产为理念,开发、生产新的绿色包装材料,倡导绿色消费,营造绿色包装良好的市场氛围,加强回收与再利用,实现包装废弃物的生态化循环.  相似文献   

15.
谭伟 《消费导刊》2009,(7):30-31
学习、研究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关于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令对发展中欧贸易、促进我国包装行业立法以及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很重要意义。自2004年2月11日和2005年3月9日对此指令修改后,新版的包装指令未见有相关中文翻译和介绍。本译文根据2005年4月25日《欧盟公报》发布的法律文档(1994L0062-EN-05.04.2005-003.001)翻译,仅用于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谭伟 《消费导刊》2009,(6):50-51
学习、研究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关于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令对发展中欧贸易、促进我国包装行业立法以及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很重要意义。自2004年2月11日和2005年3月9日对此指令修改后,新版的包装指令未见有相关中文翻译和介绍。本译文根据2005年4月25日《欧盟公报》发布的法律文档(1994L0062-EN-05.04.2005-003.001)翻译,仅用于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绿色包装的内涵及商品包装的功能,并结合过度的商品包装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以及我国商品出口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绿色包装壁垒问题,论述了对出口商品施行绿色包装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绿色包装材料的选用、清洁生产的实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相关政策、法律的支持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对出口商品进行绿色包装的措施,以促进我国商品的顺利出口。  相似文献   

18.
德国继1991年的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后,再订定“电子电器产品废弃物处理办法”。这个在1996年实施的法规强制规范制造商、进口商、贸易商、经销商及零售商,负责免费回收及再利用使用过的电子、电器用品及零件。  相似文献   

19.
目前,塑料绿色包装行业存在9种发展趋势:1)研究开发可回收利用的绿色包装材料。包装废弃物法规因地而异,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鼓励少用原材料。在包装设计上应尽量使用同一材料、可分离可共存的材料并趋向于使用结构简单、容易循环再生的材料。在满足包装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量,从而呈现包装薄膜轻量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浅议我国鲜活农产品在绿色流通中的保值增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活农产品对"鲜活"的生物·洼要求极高,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水平较低,绿色通道不"绿"、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包装和加工程度低,废弃物物流成本高,导致鲜活农产品在流通环节损耗巨大.因此,如何使其在流通过程中有效地保值增值,是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往业循环经济下,必须发展鲜活农产品绿色流通战略,它要求选择绿色运输,提倡绿色包装,搜集绿色信息,开展绿色加工,培育绿色市场,建立废弃物物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