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定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弱质性决定了我们要对本国农业大力支持和保护。因为支持保护必须在政府与农民间建立一条联系的纽带,农业政策性金融充当了这一角色。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与支持“三农”的内在矛盾、农村金融支农功能的弱化都客观的要求认真定位我国农业政策金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国家粮棉油购销政策的落实,以及保护农民利益。1998年以来,农发行积极推进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等三项政策,同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使中央财政与央行基础贷币投放压力…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0年初 ,温家宝副总理在农发行给国务院的报告上批示 :“要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农业政策性信贷工作的路子” ;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 ,要完善和发挥政策性银行功能 ;最近一个时期 ,包括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内的有关金融改革的方案正在设计中。对此 ,笔者就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思考。一、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众所周知 ,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来源于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作为政策性金融的一部分 ,农业政策性金融自改革初期依附于专业金融 ,到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分离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 ,在农村…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混在一起的矛盾,是个长期议而未决的问题。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发布后,金融体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使解决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矛盾有了强烈的紧迫性。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成立农业政策性银行,为真正实现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创造了决定性条件,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更地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抓紧组建农业政策性银行,建立起农业政策性金融有效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对此,笔者就农发行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谈一点认识和体会。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催生农发行(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必须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早在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他还强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追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不朽功绩,研究金融改革开放、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关系,对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办好农业政策性银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一、改革开放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原动力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因此,对我国农业发展银行乃至整个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尝试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改革研究中政策性贷款的担保问题提供一些合理建议。以美国的政府补助和个人信用体系的模式为主,以发展中国家的以农业产品抵押担保或偿还贷款的模式为辅,各地可以因地制宜采取适应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特点的其他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义贯穿始终,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短板问题,研究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框架、实践路径和政治保障,旨在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刻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握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使命任务和发展规律,推动农业政策性金融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政策性金融是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无法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优选择。对政策性金融的创新研究不仅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和股份制改革,而且有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实现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关于经济转型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农村商业性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和农村政策性金融共同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格局。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和优势,支持和保护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一探讨,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做出努力。一、农业政策性金融设立的理论基础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行状况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不仅面临着自然风险,同…  相似文献   

10.
有云:花看半开,酒饮微醉.十五是个吉祥的数字,同样透着中庸、和谐之美.念叨着十五这个中国人钟情的数字,我仿佛看到一轮皓月当空,蟾宫的伐桂人吴刚,正在虔诚地劳作、折桂,只为嫦娥仙子酿出香气馥郁的桂花酒.  相似文献   

11.
行长寄语     
15年前,伴随金融改革的澎湃涛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农业发展与金融》随之应运而生。15年来,《农业发展与金融》把握导向,引导舆论,成为农业政策性金融宣传的主阵地。2005年7月,在新的办行理念指导下,《农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政策金融改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农村政策金融改革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留”、“撤”、“并”的历史命题,需要在对中国农村政策金融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之后,才能做出判断。本文在研究后认为,农村政策金融的供给,属于准公共金融产品,可以由公共部门提供,也可以由私人部门提供。并且,政策金融的商业化操作已成为国外政策金融运作的基本形式。应以满足非盈利性公共部门领域的金融需求和非市场性的有效金融需求为宗旨,对中国农村政策金融进行体制重组与机制转型,走商业化道路,构建中国新型农村政策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自1994年9月成立以来,已走过整整十年的历程.它是时代需要的产物,它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在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渔区经济、社会不可缺少的社团组织.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执法监察的目的与特点农业政策哇金融执法监察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社会成效大。一方面,农业发展银行经营货币的特殊性决定其不同于其它经济部门,是有关经济单位的信贷。结算及现金管理中心,而金融违法违纪行为和社会经济案件往往是以货币为媒介,通过货币运动来实现。加强农业政策性金融执法监察,不仅可以防止或减少农业发展银行系统发生违法违纪案件,而且对相关经济单位的违法违纪问题也将起到积极的遏制作用。另一方面,农业发展银行专司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的特殊性决定其不同于其它商业银行,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到国民…  相似文献   

15.
一、农业发展银行运行状况客观评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自1994年4月批准成立以来,从总体运行情况看,政策金融职能作用得到了初步发挥,独立运行的经营体系初步形成,政策金融的经营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为建立适合农业政策性金融自身发展的经营体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自1994年成立以来,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已经走过了18年的历程,在其长期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涵,目前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和不断推进的过程之中。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发行的改革与发展步入新阶段,要将农发行打造成为一流的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就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投放的特殊性出发,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利用CD模型对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国开行首先推行商业化运作,这是当前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决策.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农发行应如何改革?笔者认为必须确立四个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9.
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思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业务范围的调整1 993年 ,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三家政策性银行 ,按照当时国务院设立政策性银行的目的可以理解为 :一是确保国家调整经济结构政策的落实 ,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是解决原来国有专业银行身兼两任的问题 ,将其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分离出来 ,为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化转轨创造条件 ;三是从根本上解决原专业银行挤占粮棉油收购资金及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为落实粮棉油收购政策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农业政策性银行自成立以来其业务范围经历了四…  相似文献   

20.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中央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关键举措。本文梳理了我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政策演变脉络、入市情况和重要效能;分析了入市各阶段的资金需求、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及潜在的信贷业务空间;研究了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的主要项目类型及其运作模式;探讨了金融支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需关注的重点问题,并提出从做足项目储备、做活业务模式、做长服务链条、做实风险防控四方面优化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