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四平 《管理观察》2012,(11):122-123
职业性别隔离(Occupational Gender Segregation)一词最早由Gross在1968年提出,意指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因性别不同而被分配、集中到不同的职业类别,担任不同性质的工作.本文浅谈高校教师性别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2.
再过10多天,我们将迎来新的世纪。新世纪将会给职业岗位需求带来巨大变化:一是传统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社会服务领域就业岗位增加:二是生产劳动一线就业岗位减少、经营管理就业岗位增加:三是蓝领工人就业岗位(体力劳动型)减少.白领工人就业岗位(技术型、脑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8,(5):212-213
本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陶瓷方向)的主要就业岗位,进行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专业技术知识、工作职责、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和归纳,对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职业岗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对职业标准进行分解与分析,并设置了相应课程。  相似文献   

5.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你办《关于公布第二批粮食行业特有工种目录和修订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粮食行业部分)的请示》(国粮办人[2004]33号)收悉。经研究,同意将粮食购销员等7个职业列入粮食行业特有职业范围。鉴于粮油管理员职业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已不再存在,我部同意取消该职业,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粮食行业部分)进行相应修订和调整。请你们组织专家积极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粮食行业部分)的有关修订准备工作。同时,要结合粮食行业职业岗位的特点,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部核准的特有职业(工种)范围内,组织本行  相似文献   

6.
陈宝军  张雪筠  吴绪奎 《活力》2012,(16):49-49
一、工作过程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式: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任务结构为框架.以工作情境为支撑,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在对工作岗位群进行充分调研分析、从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人手,打破学科体系.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提出切削加工岗位群应具备的知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确定《切削加工》课程的具体项目。2009年8月《切削加工》作为教学改革规划教材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让收入中的一部分和自己的劳动绩效挂起钩来,是现代工资制度设计中的普遍做法,不仅能够体现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还能够充分调动劳动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2003年,虹口区就业促进中心出台了职业介绍岗位考核办法,开始对职业介绍岗位进行工作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服务的相关职业岗位深入研究,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总结岗位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点,合理序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地区用人企业的涉税岗位以及涉税岗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高职税务专业职业标准的建议,明确了各种职业能力与各种资质证书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对税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流程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周蓉 《物流科技》2012,(4):27-31
高职作为物流人才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其在构建切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时,应以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的分析为基础。文章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地区物流行业的一线技能岗位及其发展岗位的职业能力,论述如何和企业共同开发构建适应物流发展特色、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求职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对称,择业观念与市场需求不对称,职业匹配率不高是导致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流失的重要原因。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是消除“不对称”,提高匹配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上海职业介绍浦东分中心以“提升职业指导质量,提高匹配率”为目标,在通过职业指导提高匹配率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以高职教育的目标确立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和职业阶梯,指出高职项目课程的开发应在职业阶梯的主导下进行适当的项目选择,课程内容及教学实施在注意技能训练支持职业阶梯起点的同时,还应注意理论延伸支持职业阶梯整个路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明确职业导向,引导第一线人才的职业归位是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基于提升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专业课程的重塑则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应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有利于工读循环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的职业教育应该将学生所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从课程设置上着手,逐步改变教学模式,使之向更加符合社会有关职业需求的方向靠拢。据此我们对我国部分企业营销岗位进行了调研,总结出企业对营销类岗位的技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3,(18):236-237
对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和依据。文章对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确定了各岗位的职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梁洁 《乡镇企业科技》2014,(20):239-239
本论文是以《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实施教学改革为例,论述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应该将课程内容岗位化,按照工作流程来设计,更实现内容与职业证书的结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按照“教、学、做、评一体化”要求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由掌握单项知识能力的培养到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采用系统化项目教学法,实现该课程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7,(14):209-212
本文通过广泛的调研、座谈、工作现场观察与访谈、工作体验、职业能力分析会等多种途径,总结提炼出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形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及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布汇总表,明确了每一岗位所要完成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以此为基础,确定相应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为构建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社会,劳动都通过劳动力市场(含人才市场)双向选择实现就业。那么,人们知道如何选择学习专业技能吗?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职业尽快就业吗?职业指导就是为人们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因为职业指导在当代社会是通过为劳动提供职业心理测试和职业选择分析,进行职业观教育活动,在劳动与就业岗位之间架起桥梁和沟通作用的一种服务事业。其主要任务是向劳动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和服务,促进实现双向选择。具体来说,就是对将要升学或就业的体力、智力、学历、经历、个人性格、志向、家庭及社会环境等条件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并根据社会职业需要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教育有别于短期职业培训,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较强的适应未来发展的本领。由于长期重视的是“岗位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教育,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可能更为缺乏。不久的将来,高等教育中的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地位将会不断上升。本文从实际研究出发,提出了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育训练方案,并对其实施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组织内部的会计岗位、销售岗位、采购岗位和技术岗位为对象,研究这四种职业的文化价值观及管理控制偏好.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249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1)不同岗位类型对分权、正规化和业绩基础财务报酬的偏好有显著差异;不同岗位类型对预算参与和预算基础业绩评价的偏好没有显著差异;(2)不同岗位之间的权力距离指数和不确定回避指数有显著差异;不同岗位的个人主义指数和雄心指数没有显著差异;(3)个人主义和雄心对分权偏好、正规化、预算参与和预算基础业绩评价偏好没有显著影响;个人主义与业绩基础财务报酬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上述发现告诉我们,组织内部不同职业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和管理控制偏好在某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管理控制偏好的差异。所以,在设计管理控制系统时,要考虑这种职业差异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