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界领袖》2004,(2):130-131
随着市场经济发育日渐成熟,商品的品牌形象已成为消费认知的第一要素,房地产产品也不例外。当前业界普遍存在的一个误解是将房地产的品牌效应简单地等同于案名效应,片面注重楼盘的案名设计,而忽视了对房地产这种复杂商品在质量、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品质提升。同时,由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
张希颖  任志新 《商业时代》2005,(24):54-54,76
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营销方式也处在不断的变革中:从传统的推动式和说服式营销发展到感动营销方式,应当说是营销方式的重要变革.然而随着消费者的理性程度提高和信息的共享性的提升,仅仅依靠感动营销已经不足以打动消费者的心,因此构建新型的信任营销模式就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营销包括过程和业绩,而前者往往被忽略,企业总是过分地追求业绩,尤其在一个市场化竞争极为激烈的环境中。营销结果是瞬间的行为,无法管理,于是,只关注结果的营销,其执行力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4.
正如好的企业没有什么惊险的事情发生,真正优秀的营销人也往往没有太惊险的坎儿可以过,因为他们懂得准备和预防。所以,对营销人来说,学会提纲挈领,然后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应该做好的事,就是最成功的过坎儿。[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保健品行业是本土非常活跃的一个行业,广告营销,概念营销,深度营销,会议营销,各种准直销等营销模式和方法层出不穷,对本土其他行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保健品行业也是一个混乱而又危险的行业,任何一种营销模式带来短暂的辉煌之后,便迅速走向困顿。面对一个有巨大需求的市场,大企业举步维艰,业绩提升乏力,中小企业更是时时挣扎在生死边缘。在这种形势下,伴随着国家对保健品行业的管控力度空前增大,保健品行业的营销创新与升级再次成为保健品行业的中心话题。  相似文献   

6.
知识营销:营销理论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产生,营销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知识营销阶段。知识营销是一种全新的营销理论,无论从营销的主体、客体,还是从营销的手段和方法各个方面来看,知识营销都呈现出与传统营销所不同的特征,它代表了未来营销理论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7.
李豹 《广告导报》2004,(8):113-114
伴随媒体转型步伐的加剧,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作为省级地面频道,不仅面临来自中央台的压力,还面临众多城市台的夹击,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如何脱颖而出,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媒介营销道路,成为众多省级地面频道在发展过程中倍感困惑的问题。作为安徽电视媒体中的旗舰,安徽经视频道在多年的媒介经营实践中,整合频道资源,  相似文献   

8.
唐克敏 《商业科技》2008,(13):178-179
本文分别从营销理论演进过程、营销发展趋势,以及营销自身定义三个方面,对营销实质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从宏观上分析,营销应该贯穿在企业的整个价值创造与增值活动中,可以营销来整合企业资源,并通过营销在市场中进行有效传递客体价值,从而真正把市场与企业紧密相连,它是时代的产物并与时俱进。从微观层面看,营销之产生是因为众多剩余产品的存在,推销剩余产品是营销发展的初始动力;克服推销阻力构成营销发展的第二次动力;加强营销管理、缩短营销渠道、减少促销努力、使推销成为多余,是营销发展的第三次动力,也是营销最高境界。总之,营销注重实战,它首先是一门艺术,然后再逐渐归纳、完善营销经验,从而形成独特的营销理论体系并最终成为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9.
我国入世以后,中国的企业迎来了与世界企业的全面合作与竞争。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方式也应该随着企业市场营销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用创新的市场营销方式来面对全球企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江志明 《商业时代》2004,(26):29-29
一对一营销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以来,就以其神奇的魔力迅速风靡全球。它所倡导的一次一个顾客地建造关系、关注顾客份额而非市场份额、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等理念,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迅速征服了营销理论界,而“顾客不再是上帝”等口号更是为人津津乐道。近年来,随着互联网、IT技术的实际推动,以及CRM热潮的兴起,一对一营销大有甚嚣尘上之势。在这股潮流之中,有人大肆鼓吹大众营销战略已经没落,一对一营销将重新改写营销概念,甚至引爆中国营销的第三次革命。然而,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1.
很久以前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一个远离大都市的穷乡僻壤的地方,那里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居住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中的人们闻之纷纷前往观光。随着游客蜂拥而至,当地人摆脱了贫穷,收入日益增加。他们想.如果把条件改善就会吸引更多的观光游客,于是大兴土木,修筑道路,建造楼堂。然而,令其始料未及的是,随着当地条件越来越改善,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接近于大都市,游客却日渐稀少。他们也许怎么也想不通,条件好了游客们却不来了。  相似文献   

12.
营销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市场国际化越来越明显,企业要在国际化的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击败竞争,争取到更多的顾客,光有质量优势和成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应用一些新的营销技巧,从未来市场看,营销垢发展方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精细化营销     
“精细化营销”是企业真正以客户为导向进行市场细分,采取精耕细作的营销方式掌握客户的需求,并提供其所需,最终实现企业的预期收益。本专题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的问题:1、精细化营销要求企业对市场细分、把握与控制,并且要集中所有营销资源,合理加以运用,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2、精细化营销要求企业将科学的营销管理方法贯穿于整个营销过程,达到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彭旭知 《销售与管理》2007,(1):96-96,97
公益营销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不仅仅要破除观念上的保守,勇敢地将公益作为一场营销活动来做,也要善于总结经验,把握公益营销成功的关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人容易得各种眼病,企业也一样,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往往容易患营销近视症,营销远视症,营销散光症,营销斜视症,营销红眼病等,这些眼病尽管症状表现不同,但都会对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患营销眼病的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使企业的营销活动步入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16.
楚桥 《广告导报》2006,(12):116-117
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已日趋多元化,创新就会创造奇迹。曾经的单一的广告投放,已经被体育营销、娱乐营销等等五花八门的名头淹没。而在短短三年问即成长为亚洲最大购物网站、中国首选购物网站的淘宝网,除了其吸引人的免费政策之外,还得益于其独特的营销手法。在互联网界,淘宝网是第一个做电影营销的企业。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7.
张曙临 《消费经济》2001,17(4):41-43
从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市场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长期以来以短缺为特征的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目前,主要商品已由卖方市场全部转变为买方市场,进入物质产品相对地剩的经济时代,相对过剩引发了众多领域企业之间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大战”、“广告大战”,各种名目的促销式样不断翻新,传统的促销方式受到挑战,营销方式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和营销学界所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在2000年10月召开的海尔全国商务合作交易会上,海尔集团推出了空调、冰箱等58个门类9200多种基本产品类型,加上提供的上千种“佐料”(基本功能模块)供经销商自由选择,经销商可以根据消费者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功能重新组合设计,定制顾客喜爱的海尔产品并可以独家经营这种产品,因此,海尔空调新产品受到众商家和消费者的追捧,使海尔空调2001制冷年度的答约达到157亿元,比上年度增长45%,创造了我国空调行业新产品定货之最,这种营销方式就是被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誉为21世纪市场营销最新领域之一的“定制营销”。事实表明,定制营销能更好地满足顾客个性化消费的需求,是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营销方式,这些企业推出的“定制营销”不仅使企业摆脱了营销困境,而且开辟了我国营销方式创新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交易营销理论受到关系营销理论越来越严重的批判,大有被关系营销取代之势。笔者认为,关系营销关注于顾客的价值获得,交易营销关注于企业的操作策略,两者应该相整合,在整合关系营销的顾客价值和顾客信息的基础上设计企业的具体营销策略:明确价值前提,确定客户群;创造价值;价值定价;交付价值;管理和保持顾客的满意。  相似文献   

19.
吴炜  ;谢小云 《商业科技》2007,(2Z):146-146
营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并决定企业的生存。在产品不断创新的时代,如何有效地开展营销模式的创新,始终有效地说服顾客,最终赢得市场,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权变营销的内涵及其方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事件营销是一种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借助具有企划力和创意性的活动或事件,迅速造势以实现营销目标的营销利器。消费者的“口碑”,媒体的“助成”是事件营销与传统营销在本质上的最大不同之处。文章认为制造话题、关联性、渗透性、持续性是成功事件营销的四大要素。事件营销通过事件来整合媒体、公众、企业乃至政府的资源,实现了广告效应、宣传效应、促销效应和公关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