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凌凤 《金卡工程》2009,13(8):21-22
商业秘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秘密武器,它能给权利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呈上升趋势,而相关立法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对重大损失的认定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欲从不同角度探讨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重大损失认定。  相似文献   

2.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行为方式包括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双重侵权行为、非法处分合法知悉的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和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文章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各种行为方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文娟 《上海金融》2023,(11):71-79
虽然《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重大损失”作为骗取贷款罪的唯一入罪标准,但在司法实务中“重大损失”的认定仍会面临诸多棘手问题。因此在骗取贷款罪的司法适用中,我们应确立“重大损失”的认定规则:第一,明确提供虚假申请资料获取的贷款金额不属于重大损失。第二,厘定民事诉讼程序操作对“重大损失”的认定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三,重大损失的主体对象和涵盖损失要素的选择应遵循有限性原则。第四,我们应构建“贷款到期时+执行程序终止时”重大损失的双重起算节点。如此方能契合贷款资金所有权保护的立法定位,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丽娜 《金卡工程》2010,14(5):188-188
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其正当性及必要性自无需多言,然而涉及到犯罪认定问题更需谨慎。脱胎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究竟在罪过形式上是故意还是过失,抑或两者兼具?本文试从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罪过形式几种学说入手,探析其罪过形式,以期更好地阐释其主观方面要件。  相似文献   

5.
谢焱 《当代金融研究》2020,2020(4):120-131
近年来,《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秘密条款被频繁修订,《刑法》中有关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条款和司法解释却没有随之更新。侵犯商业秘密罪应如何适用,两法如何衔接,成为当下的严峻问题。新《反不正当竞争法》改变了商业秘密的定义,增补了行为方式,《刑法》尚能应对,但侵犯商业秘密罪“重大损失”的标准过低,必须通过特别规定来解决。形式上有多种可能性,内容上要把握慎刑和谦抑原则,在划清民事侵权和刑事犯罪边界时要正确把握刑法的独立品格。具体说来,由于商业秘密涉及国家安全,要对有涉外因素的行为加重刑罚;对不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社会危害性进行质和量的区分,并与侵犯财产罪严格区分。另外,侵犯商业秘密的入罪标准“重大损失”过于单一、认定困难,建议增加“其他严重情节”。  相似文献   

6.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作为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之一,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中的复制发行如何理解存在不同看法。根据我国97《刑法》的修法基础,从实然角度将复制发行解释为既复制又发行更加符合罪刑法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网络生活日益丰富,但是网络的高速发展却给司法机关处理案件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障碍。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近几年来逐渐增多,侵犯了众多著作权人的知识产权,尤其在网络游戏方面,利用"外挂"方式获取利益,严重造成了网络世界的混乱。因此网络游戏立法迫在眉睫,对于网络游戏"外挂"行为,应明确该行为的性质及范畴,并且衔接好《刑法》与《著作权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周立波 《时代金融》2011,(29):34-36
商业秘密是一个动态的法律概念,正确揭示商业秘密的认定标准才能更好地把握商业秘密的具体内涵。商业秘密的新颖性不应独立于秘密性而存在,实用性和管理性也不是商业秘密独立的认定标准之一,商业秘密认定标准的核心应为:秘密性,价值性和保密性。商业秘密标准的确定对其范围的界定具有指导意义,将商业秘密的范围限定于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是合理可行的,符合关于商业秘密认定标准的信息都应受到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
如何认定违法发放贷款罪?本文主要围绕行为是否违反国家规定、贷款数额和重大损失的界定、行为人的主观状态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在具体讨论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司法实践情况之前,笔者想强调的是,本罪是典型的行政犯罪。  相似文献   

10.
徐飞 《中国外资》2011,(18):158+160-158,160
<正>当前,计算机已经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计算机要完成我们所要求其完成的工作任务必须为其安装一定的软件。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不少单位和个人购买正版软件进行使用。通常来讲,一个软件只能被安装在一台计算机上。但由于有些单位和个人需要在多个机器上安装同一软件,因此,许多软件提供商,例如微软公司,会向用户提供一份  相似文献   

11.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享受着信息高度流通带来的便利和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个人金融信息泄露乃至被滥用的风险.实践中,刑法与各部门法对公民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尚未协调统一、衔接融洽,导致在面对滥用公民个人金融信息案件时,法律适用时有产生缺位或错位现象.因此,基于权利保护平等性、个人隐私权的重新释义、刑法成文法主义与明确性原则的要求,以及域外刑事立法及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个人信息的扩张保护现状,滥用公民个人金融信息行为应当被纳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规制逻辑及路径上,应转变"源头治理"的立法思路,并以刑法谦抑性原则为指导,不创设新法益、新罪名,限制对滥用行为及罪名的扩张化解释,对符合违法阻却事由的个人知情同意事项进行实质性判断.另外,对行为入罪后"情节严重"的认定应当以隐私权的法益为指导、制约,避免对"情节严重"做出突破罪刑法定原则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顾飞 《上海会计》2003,(8):16-17
一、认定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罪的法律依据有关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的刑事处罚源于附属刑法的规定。1993年《会计法》第26条就涉及了此类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问题。1999年《会计法》加大了对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罪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会计法》第44条第1款明确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第45条第1款还特别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法典》正式将商业秘密列入了知识产权的客体,并冠以专有的权利之名,体现了商业秘密权利化的趋势。商业秘密走向财产权保护模式不仅是基于《民法典》的规定,更在于财产权保护模式的优势。作为一种结构化的认知图式,财产权保护模式能够更好地平衡商业秘密保护和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也更契合商业秘密保护的现实需求。在明确了这一前提的基础上,目前《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的相关规定与专有权的属性存在龃龉,不可不察。对侵犯商业秘密的手段要求具有不正当性和恶意第三人视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规定实际上并不符合专有权的逻辑,在实践中已被忽略和替代。对此,应当沿着专有权的观念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相关规则进行建构。具体表现为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规定为未经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同意,获取、披露、使用、许可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用共同侵权的规则取代恶意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规则,同时建构善意获取人的相关制度。除此之外,应当明确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主观要件为过错,并且构建相应的限制条款。这既符合商业秘密作为一种专有权的权利属性,也有利于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日益扩大,我国对外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外汇领域的违规违法现象增多,逃汇、套汇金额越来越大,对我国外汇收支产生了不利影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本文拟就逃汇罪的认定与预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香武 《金卡工程》2009,13(12):184-184
后续商业秘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理论和实践中常被人不当使用。本文通过对商业秘密概念的界定,指出后续商业秘密概念应为后续技术秘密所替代,进而对后续技术秘密的权利归属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贤亮 《中国外资》2013,(12):189-190
本文旨在从知识产权的视角,通过对商业秘密与传统知识产权的个性和共性的比较来分析和界定商业秘密权的知识产权性质,从作为创造性的智力成果的的角度来审视和研究商业秘密的特殊的知识产权的属性。  相似文献   

17.
杨勇 《金卡工程》2008,12(12):148-148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在客观方面中的行为方式上具有一致性,但在犯罪主体上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本文主要从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等方面探讨二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19.
蔡晓琪 《金卡工程》2009,13(7):155-155
针对时下商业秘密侵权日益增多的现象,本文拟从探讨商业秘密的特征入手,联系我国当前相关现状,从法律角度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能利于完善我国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0.
商业秘密的保护存在很多问题,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商业秘密被轻易泄漏,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探讨商业秘密的界定和目前相关立法的现状与问题,并就如何完善商业秘密的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