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彦宁 《公司》2001,(1):19-21
一、日本企业管理的发展 战后日本企业管理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6年~1950年,企业管理体制、制度的整顿阶段。 当时日本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企业管理落后,设备陈旧,管理手段落后,原始记录也不准确。这个阶段,在企业管理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废除旧财阀对企业的家长式统治,引进美国的董事会制度,起用一批富有资本主义进取精神的经营专家办企业,为大量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创造了前提条件,开始积极推行企业管理的“合理化”和“民主化”。进行了整个体制和劳动组织的整顿,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单位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2.
金仁仙 《财会通讯》2014,(8):120-124
在韩国经济发展背景下,本文考察财阀与政府、市民社会的关系演变,对财阀CSR活动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研究显示:韩国长期存在的“不劳亦获”现象与韩国财阀企业依托政府的发展方式、迫于民众批评被动履行CSR密切相关。即韩国财阀CSR涉及到企业本身与政府、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中自身定位的结构性问题。在财阀企业履行CSR过程中,政府需搭建企业与市民社会之间的桥梁,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金仁仙 《财会通讯》2014,(10):95-98
本文以韩国经济与财阀企业发展为基础,以"现代"财阀为案例,综合分析"现代"财阀发展过程中与主要利益相关方间的关系变迁,探讨韩国CSR发展过程和趋势,为CSR研究和开展提参考。"现代"财阀CSR经历了从漠视到重视,从被动到主动,从单项到体系,从国内到国际,从短视到战略的发展过程,已上升为战略性CSR。韩国财阀中心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企业与政府和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自身定位的转变直接影响到韩国财阀CSR发展。  相似文献   

4.
反垄断法向来被视为“经济宪法”,在整个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二战后,日本把反垄断法作为规定经济秩序的基本法,是日本现代经济法的核心。本文旨在介绍日本反垄断法的基本法律制度及反垄断法的几次修正等有关情况,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反垄断立法提出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日本反垄断立法的历史背景 二战前的日本经济主要由少数大财阀控制,走上了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大财阀在国家政权的直接帮助下,空前地扩大了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垄断,到1937年上半年,八大老财阀和五大新财阀通过他们遍布全国的卡特尔网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为日本全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研究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时发现,日本企业都有一种文化积淀。正是这种文化积淀,引领日本企业一路高歌、披荆斩棘、不断超越,铸就了企业的强大竞争力,从而敲开了世界市场的大门。自从企业文化进入中国以来,越来越被国人看重,企业文化已经成为所有企业家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一直以来,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却...  相似文献   

6.
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十多年的经济萧条中,日本制造业开始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财阀出身的日立、三菱等老牌大企业习惯于用钱解决问题,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而丰田、本田、理光、佳能等更加专注于制造技术和制造管理研究的企业却日益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世人瞩目,由此日本企业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引起了全球管理学界的关注。可以说,日本企业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日本经济的腾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而使该管理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欧美企业模仿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后来居上的经济巨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企业经营中,忠诚精神、集体主义、“和”文化构成了日本企业文化的基础,由此而形成其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世事如棋,上世纪80年代日元经济横扫全球之际,日本企业获得广泛的赞誉,终身雇佣制和集体主义成了国际企业的样板。可当日本经济陷入失落的十年之时,日本企业又因为创新匮乏和反应迟钝成为被批判的靶子。然而迄今为止,在财富500强排行榜中,日本企业比比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  相似文献   

10.
一、日本企业的现状 二战后,日本经济及企业经营的特点,在于政府对民间企业活动的积极干预、企业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强调稳定的企业组织及人事管理制度.其中大多是在二战时期,整体性有效地利用国家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的.这种被称为"1940年体制"的日本模式,对于战后赶超欧美的技术水平和扩大日本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日本禁止垄断立法的历史背景.日本禁止垄断立法是随着日本垄断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日本企业制度的演变而日益完善的.二战之前的日本垄断企业集团一般称为财阀,这些财阀在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兴办企业的时候,是先以合伙公司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孙红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奇迹般地发展。奥秘之一在于他们把东方的哲学思想、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理论与日本传统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加以改进和完善,形成了自已独特的企业文化。正是这些企业文化的作用,把日本企业职工凝聚起来,产生了1+...  相似文献   

13.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韩国的财阀企业制度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1997年10月22日韩国第八大财团--起亚集团宣布破产;1999年11月1日韩国第二大财团-大宇集团宣布解体;今年以来,法国雷诺公司和美国投资公司又分别收购了三星汽车公司和韩宝钢铁公司。而且,其余波至今未息;2000年5月31日,韩国第一大财团--现代财团名誉会长郑周永又宣布,他和他的两个儿子郑梦宪和郑梦九同时隐退,不再担任现代集团的领导职务,现代集团郑同永家庭的隐退,标志着韩国财阀企业制度的大崩溃,在此除旧布新之际,探讨韩国财阀企业制度的形成原因,总结其经验教训,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一度处于低迷状态。这种形势使日本国内的消费者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国内企业生存环境变得更加严峻。面对经济低迷期的诸多困难,日本企业必须重新选择营销战略,改进营销战术,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种营销变革的成功也带给我国企业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日本企业的营销理念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文件中提到:日本经济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名列第二;国民生产总值名列第二。面对日本的经验,人们试图从各个方面去研究、解释,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日本企业的市场营销。正是这种独特的市场营销,使得日本企业从本土走向世界,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名牌,占领了一片又一片的国际市场。 一、日本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 日本企业的营销观念,是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融合而逐步产生的。它是形成日本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的重要因素。 社会利益观念 社会利益观念主张“企业是社会之公器”,企业的利…  相似文献   

16.
彭艳 《价值工程》2012,31(25):150-151
日本的终身雇佣制是日本社会发展的特有的产物,被称为日本特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这一管理模式在日本社会中开始动摇,有的企业表示不再坚持这一管理制度,有的企业则仍然相信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文章对其存在的价值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晓吾 《价值工程》1997,(2):37-39
日本的企业经营管理文化一瞥●晓吾在全球科技和经济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决定企业竞争的优势,除资源、技术、人才等众所周知的因素外,还与企业经营管理文化战略这一要素相关。日本企业界有人认为,日本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合金文化”。其经营管理文化的背景中会有东方...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国际经济中,日本企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在50年代还是个被欧美视为二、三流的国家,到80年代却已经是欧美企业的强劲对手。这除了技术上的原因,独特的营销策略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的企业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本拟就日本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儒学传入日本,最早是在公元285年王仁将《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带到日本开始的。儒家思想在圣德太子时期开始巩固和发展,直至近现代在得以日本广泛传播。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复苏,西欧自由主义盛行,儒家文化的地位被削弱。但人们仍认可其对日本的影响之深,也从未间断过儒学教育。儒学在日本历史长河中得以积淀与融合,虽然逐渐被世俗化,儒家文化"以人为本"与"和"的思想,却在日本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层面上深深扎根,推动了现代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世界范围内反垄断立法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企业合并控制规则,作为日本反垄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地体现了规制企业合并、阻却经济力量过度集中的客观合理性。日本企业合并规则对于构建和完善我国企业合并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