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两晋十六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呈现出先分后合,之后再度分野的发展脉络。北方曹魏土地所有制存在双轨制现象,一方面通过屯田以应对军事斗争需要,另一方面仍然致力于私有小农经济的恢复。南方东吴土地制度更多体现为国家政权主导下的土地国有制。西晋占田制是曹魏屯田制瓦解的必然结果和法律确认,一方面确立小农私有制,另一方面承认地主土地所有制即庄园经济的既成事实。西晋灭亡后,南北土地制度再度分野。南方东晋政权为换取世家大族的支持而有意识地强化西晋占田令中的荫客制度而形成“给客制度”;在五胡统治下的北方,私有小农经济丧失殆尽,庄园经济却因其封闭性和地方性而得以存活。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了本纪、世家和列传等体裁。其中本纪即帝王的传记,如"五帝本纪"、"高祖本纪"等,而项羽未称帝,却被列入本纪之列,本文就《史记》中为何把项羽列入"本纪",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的治国之道充满了管理的智慧,他以兴汉灭魏为目标,帮助刘备取荆、益两州建立蜀汉政权,与魏、吴成鼎足之势。在国家管理方面,强调立法施度,集思广益,举贤任能,赏善罚恶,劝农节用,使蜀汉国富兵强。对外则东联孙吴,南抚彝越,西和诸戎,为蜀汉求得了后方的安定与广大的外援。这一切对今天的社会和企业的管理都有着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毛泽东领袖形象构建的完成,延安"太阳城"符号对知识分子的吸引力,中共对"革命文学"的指导,使得毛泽东颂歌在这特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下得到发展;其表达了老百姓对毛泽东和边区生活的热爱,抗战必胜的信念,对民主新政权的向往等主题;在创作形式、创作主体、流传区域、创作特色、诗歌意象选择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新的历史特点;其作为工农兵文学的典范,成为了抗战动员的有效形式,反映了党领导下的知识分子创作倾向的转型,"红太阳"升起,成为了建国之后毛泽东神坛颂歌的滥觞。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入手,结合军队审计工作实际,对军队审计免疫系统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以免疫系统的概念为出发点,得出军队审计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军队审计免疫系统理论对军队审计实务的影响,并在具体对策的设计上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法学视角的讨论,认为赋予地方政权所有权地位的制度创新,有利于以下问题的根本解决:地方政权无所有权地位;国有制内部不同利益主体难以确立;因“所有者缺位”引起国有资产流失;地方政府融资的困难和权利义务不对称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等等。  相似文献   

7.
管子学派以"法天合德"作为政权立法的法理依据;以社会发展规律、社会成员的一般知识水准和行为习惯作为立法的现实依据。管子学派将法律分为九类并界定了各自的特征;提出了详细的立法调查提纲和立法论证原则;确定了严格的法律颁布程序;论证了法律语言的具体要求。管子学派的立法理论影响了中国封建政权的立法活动。  相似文献   

8.
"仁"是先秦儒学的核心,在文学上表现为"人学"——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即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主张民有所产,平抑赋税;注重机会公平。这些主张对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地权分配的理论,在学术界约定俗成的出现了诸如"华北模式"、"关中模式"、"江南模式"等等一系列说法,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完全符合近代河南地权分配的特征。近代河南,地权分配的动荡性与农家村落的多样性明显,不同于华北、江南、关中地区较强的内生源结构特征,河南地权分配的特点是:地权分配在民国时期较为分散;在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阶层构成上,中小地主和有少量土地的自耕农民所占比重均较大;近代中原文化的保守迷信性,影响了农家村落的结构,也影响了近代河南工商业的发展,近代河南工商业不发达,地主进行土地积累的主要手段依靠高利贷;地权分配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外向型特征明显。近代河南在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方面,有很强的区域特征,影响到农村地权分配也有很强的区域特征,称之为"中原模式"。  相似文献   

10.
劳乃宣出身于浙江嘉兴府桐乡县一个官宦世家、书香门第,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受劳家家学影响并不明显,主要得益于母亲沈蕊及沈家。这些为其后的从政及学术研究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