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忠梅 《中国经贸》2014,(16):258-259
土地使用权的转移是行使土地使用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土地使用权转让中税费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较大金额土地使用权的转移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税务筹划可以充分发挥节约税费的作用。为了对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税费进行详细分析,本文以案例的形式,对土地使用权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采取股权收购土地使用权等常见的三种土地使用权转移方式所产生的税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地调查、文献研究、定性定量相结合和案例比较等方法,对两江新区工业用地供应现状及工业用地供应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细致梳理,通过对国外工业用地使用权年租制度实践成功案例的分析,从两江新区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出发,提出建立工业用地使用权弹性年租制度。研究果可以为政府及开发区构建多样化土地供应制度提供实践支撑,并可在一定程度充实和丰富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铁铮 《魅力中国》2010,(13):29-30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本文通过笔者对我国现行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相关法律研读与考察,发现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试图探究该权利制度的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4.
1 土地流转概况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流转,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经营权。土地流转是将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者之间流动,从而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的原因,供销社系统占用的土地面积广大,在原有的体制下,这些土地是一大笔闲置资产,各级供销社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出租、抵押等,而土地产权不具有可转让性的必然结果是,土地的占用凝固化,土地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状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宪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相继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是实现土地优化配置的基本形式.因而,尽快形成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和完善对这一市场的宏观管理,是当前土地使用制度深化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让农业产业化活起来土地流转是指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流转,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经营权。土地流转是将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者之间流动,从而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合作经济》2000,(6):43-48
为了指导各地供销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盘活供销社系统的存量资产,防止土地资产的流失与浪费,防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过程中引发的纠纷,降低土地开发、利用环节中不必要的费用负担,维护各地供销社的合法权益,总社法制办将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摘录汇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以下简称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所有权人或承包经营权人在其权利存续期间,依法将其享有使用权的土地通过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拍卖等方式,进行合理流动,以获取收益的一种行为,它的前提是农村土地使用权与土地经营权相分离。  相似文献   

10.
论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律性质李寿廷,杨守信一九八八年四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和同年十二月通过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都明确规定了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一九九0年国务院发布和施行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相似文献   

11.
《开放潮》2005,(1):4-4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和监察厅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除按现行规定必须实行招拍挂出让的经营性土地外,工业用地也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招拍挂出让对同一宗工业用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必须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各地要认真总结工业项目、特别是开发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业用地实行招拍挂出让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政制法规     
查经营性土地使用权违法违规转让从有关部门获悉:土资源部今年将集中力量查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面的案件,以及滥用职权,违法行政,严重破坏国有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案件。国土资源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特别强调,对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规避招标拍卖挂牌,仍采取协议出让和划拨的;对执法犯法、给不法分子大开方便之门的;对在土地市场交易中搞非法入市、扰乱秩序、牟取暴利的;对领导干部干预和插手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各种非法占用和转让土地的,必须坚决依法依纪惩处。…  相似文献   

13.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地农民的现状。失地农民是指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因非农建设需要征用农民集体土地从而失去土地使用权的那部分农民。中国正在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大步迈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离不开农业的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也必须以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为前提。在这个过程中,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要素被重新优化配置,利益格局被重新调整,部分农业用地、居住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农民离开土地变为城市居民,形成农地非农化、农民市民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吴芳军 《魅力中国》2010,(10):113-114
某公司,由于发展方向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急需将一宗土地使用权进行变现处置。该宗土地为受让的政府出让地,面积312亩,每亩单价20万元人民币,预计处置时土地价值每亩50万元人民币。公司拟处置的方案有:1、直接处置方案,即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2、间接处置方案,以土地使用权作为出资方式对外投资与某公司合资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  相似文献   

1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包括转让、入股、抵押等方式.但是最主要的方式是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属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原承包人退出承包关系,受让人成为新的承包人.  相似文献   

16.
黄常青 《特区经济》2009,(6):243-245
本文研究了我国特别是深圳地区的农村城市化改造的情况后发现,非依法律行为而发生的土地物权变动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非常必要。笔者对各地政府普遍采用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进行了深刻地批判,肯定了深圳市政府2005年通过国有化改制转变土地物权性质的做法,进而对土地物权国有化转制后急待解决的土地使用权年限、土地使用权转让、规范"炒地皮"、闲置土地收回、土地使用权转让方式等后续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吴剑辉 《南方经济》2002,151(4):52-55
文章就洞庭湖平原地区在土地使用权转让中土地使用权拥有者在出让权利时还必须向权利受让方支付每亩50元的耕作补贴费这一经济现象展开经济分析,经过农户行为的理性分析--土地资源是否剩-引入分配机制进行的经济分析这三个步骤的逻辑推导,分析得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土地产权的模糊界定和行政手段分配机制,并且文章基于土地产权的明确界定和市场分配制提出了另一种机制设置。  相似文献   

18.
孙健萍 《产权导刊》2015,(10):25-26
2015年7月10日,兰州市榆中县宗地编号为“2014—HP—09C”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以5376万元的价格在甘肃省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成功转让,这是交易所自2009年以来在国有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一级市场交易领域的第32宗项目。近年来,交易所充分发挥产权市场平台功能,服务于甘肃省一级土地市场出让、二级土地市场转让等土地流转业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各类土地使用权交易46宗,总成交额接近24亿元,其中一级市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项目32宗,总成交额近17亿元。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流转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伊明 《发展》2004,(2):56-57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提出现阶段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农地产权在现有的土地制度下被分解为三种权利:集体拥有的所有权、农民拥有的承包权和经营权(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就是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区建设》2008,(11):17-17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并不妨碍土地的规模经营,土地使用权仍可流转。所有关于土地问题的政策和法律,都强调以下两点:第一,强调稳定农村的承包关系;第二,在承包期内,允许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依法有偿地流转土地。这里的关键是要明确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前提和主体。所谓前提,就是土地的承包关系必须稳定。所谓主体,就是已经承包到户的土地,到底是自己经营还是转让给别人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