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小云 《中国金融》1998,(10):16-18,40
近年来,一些单位或个人非法设立金融机构和非法从事金融业务活动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破坏了社会的安定,侵害了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给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虽然现行的金融法律、行政法规中,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是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取缔机关,但是...  相似文献   

2.
王其杰 《金卡工程》2010,14(7):45-46
正义不仅要得到实现,而且应该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然而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致使时至今日我国尚未制定出一部完整的证据法典。与西方发达国家日臻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相比,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显然先天"残疾"。本文剖析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论述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体现程序正义和司法文明、保障人权、抑制非法取证行为、减少和防止冤假错案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重点从我国国情出发,兼顾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采用平衡兼顾原则合理确定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提出了对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构想,希望有助于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地区非法集资活动情况,探寻非法集资活动的构成机理,有针对性地打击非法集资活动,丹东银监分局近日对辖内非法集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非法集资呈现高发态势,社会各界对非法集资问题认识不一,认清该领域的困惑和问题对有效防止非法集资蔓延极其关键.本文从非法集资的界定、处置及顶层设计三个层面进行解惑剖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改革顶层设计、实施疏堵之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三个方面提出了非法集资综合治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勤 《新疆金融》2009,(9):35-37
近年来,非法集资在我国许多地区重新抬头,并向多领域和职业化发展,本文归纳了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以案例形式分析了发生在新疆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提出了如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非法集资不仅是扰乱金融秩序、分散社会资金的违法行为,而且还是引发社会动荡的导火线。1998年郑州“三星”公司、“百花”集团等非法集资案件的被查处,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人们在蒙受经济损失的同时,对非法集资的危害有了切肤之痛。在冷静反思非法集资给社...  相似文献   

7.
戈金梁 《金卡工程》2009,13(11):110-110
非法证据应如何排除是刑事诉讼领域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分析了在我国建立非法证据规则需要正视的现状和问题,进而探讨了在我国建立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当确保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熊迟 《中国证券期货》2012,(11):282-283
非法集资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笔者根据对九大类非法集资案例的总结与特征分析,就处置非法集资问题提出了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监测预警、完善法规制度、提升宣传效果、改革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金融事业繁荣昌盛的局面。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龌龊肮脏的东西,非法集资便是一例。近些年来,不少媒体报道了一些地方发生的非法集资案,无一不是大案特案。面对将千百万老百姓推入痛苦深渊的非法集资,我们  相似文献   

10.
《理财》2009,(5)
从投诉和处理的案件来看,2008年以来我国非法证券活动发生了若干新变化、新动向。一是随着大小非解禁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一些地方出现了以低价兜售大小非解禁股为名。收取大小非解禁股配售定金的非法证券活动;二是在发行审核过程中,一些非法证券机构冒充通过证监会审核的公司,编造虚假网下配售新股信息,诈骗投资者认购新股款项;三是在国内投资渠道有限的背景下,黄金现货和期货非法交易盛行.  相似文献   

11.
张咏臻  王洪坤 《时代金融》2012,(35):184-185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是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罪名,但是对罪行如何认定、损失如何计算、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界限,都有必要进行厘清。实际销售的商品如果存在内外包装,二者只有配套使用才能发挥作为完整包装上注册商标的识别区分功能,不宜简单以内外包装的累加数量作为对涉案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的认定依据。同时,刑法的相关规定也应该在相关问题上做出进一步的规定或解释。  相似文献   

12.
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国近年来多次开展专项整治,非法金融活动风险高发势头得以遏制,但防范化解非法金融活动长效机制仍待完善。本文总结了我国两次金融乱象治理的经验教训,并借鉴美国非法金融活动治理思路,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加大惩戒、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强化宣传教育五方面提出构建防范化解非法金融活动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及危害,并对银行员工这一特殊主体参与非法集资犯罪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强化银行内控管理、加强员工行为监管、开展职业操守教育等方面提出防范银行员工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华 《新疆金融》2007,(10):32-33
进入2006年下半年以来,涉嫌非法集资的案件在全国呈现高发态势,国务院针对案件多、金额大的情况,专门成立了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并指出当前最大的金融风险来自于非法集资。一、非法集资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15.
黄林雯 《金卡工程》2010,14(8):52-5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自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后,迅速被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和联合机构所采纳。然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理论界却备受争议。批评者认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的后果是放纵了一些犯罪的人,这些犯罪的人因为警察的的错误逃避了处罚,从而逍遥法外。更多的人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持赞誉的态度,这一规则对于保护人权,维护法律的权威、阻止警察的违法行为,发扬执法道德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从非法证据的概念和排除规则入手,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在构建中的矛盾对立及其对我国刑事诉讼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海燕 《金卡工程》2010,14(8):232-232
积极查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必须对其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与认定。本文指出了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行为的危害性,分析了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的主观和客观要件。  相似文献   

17.
2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发布《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非法集资领域的首部专门法规正式出台。早在2017年,国务院法制办就出台了《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在此基础上,今年出台的新规不仅内容上更加完善,在监管方法和监管原则上也有重大突破,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编织非法集资“防控网”。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已经初步确认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雏形,但是由于我国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缺乏全面的研究,也没有设立相应的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操作程序,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2006年以来,非法集资成为银监会重点打击对象,银监会处置非法集资的机构做了一个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十个省,已经发现大型非法集资案例达到170多起,涉及金额100多亿元非法集资的情况延伸到了证券、股权的销售买卖领域,与集资有关的犯罪,不但往往涉案金额惊人,而且涉及被害人群广泛。我国调整非法集资的制度规范可归纳  相似文献   

20.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争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目繁多的非法集资行为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危及经济和社会稳定。对于某些危害严重的非法集资行为,仅依靠民事和行政手段来规制是不够的,而必须用刑事的手段来予以打击。目前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种非法集资类的犯罪,分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