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经济增长理论从增长方式看包括平衡增长理论和不平衡增长理论,从研究对象上看可分为产业增长(发展)理论和区域增长(发展)理论。本文仅对产业的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理论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夏锦文  章仁俊 《现代财经》2005,25(10):58-60
早在20世纪4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就提出了平衡增长理论和不平衡增长理论,之后又有很多的学者加入平衡和不平衡增长的讨论,然而有关平衡和不平衡增长的定量研究一直是理论的薄弱之处。本文以我国的产业发展为样本,在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确切的数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的结构问题。本文以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为基本假设条件,对高速增长和结构不平衡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中国经济不平衡增长方式是在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技术引进背景下形成的,并且要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就必须采取不平衡增长方式。在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下,高端部门对低端部门具有生产力和收入传递效应。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对高低端两部门的不平衡结构演变及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原有经济增长方式难以维系,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使得中国经济向更为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结构转变的核心在于技术进步方式的转变,只有自主创新替代技术引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印度不平衡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中国和印度近年来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情况,并分析了不平衡增长对不均等和贫困的影响。通过对家庭调查数据和官方加总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增长存在不平衡——区域间、产业间和家庭层面上,这表明减贫工作进展不平衡,若增长更平衡,减贫效果可能更好;另外,收入不均等程度也在提高。本文探讨了增长不平衡及其应引起重视的原因。具体讨论围绕"有利的"和"不利的"不均等两个概念展开——不均等与不平衡增长对公平性以及长期增长与发展的有利或不利影响。我们认为,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保持有利的不均等——继续鼓励创新和投资,同时降低不利的不均等的程度,尤其是通过人力资本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帮助贫困人口参与市场。  相似文献   

5.
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大江 《财经研究》2011,(2):104-111,123
文章指出,传统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难以对现实经济做出有力解释,究其本质是其忽视了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之间相互匹配在区域经济长期变动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区域性要素禀赋,非区域性要素和区域性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绩效组合是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显示,要素适宜度不仅可以澄清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也可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本质、现实区域经济增长在时间维度上的非连续性做出新的理论判断。  相似文献   

6.
梁勇 《技术经济》2006,25(1):46-47
经济的健康增长,贵在平衡。平衡是大自然的规则,是一切系统结构的共性,也是经济增长的必然路向。面对我国当前三大产业的失衡状况,应该努力促进平衡的增长。平衡增长意味着经济结构的一元化;平衡增长意味着经济活动的非趋同化;平衡增长意味着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徐楠 《经济研究导刊》2010,(13):101-102
介绍了新古典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指出其与现实存在的诸多矛盾,并进一步阐述不平衡增长的思想理论,包含了佩鲁提出的经济增长极概念,进而引出经济增长极理论,探讨该理论的发展、演进过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其在中国的发展和在实际建设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并反思当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重庆经济发展速度快,质量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GDP指标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深层次结构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某些问题,诸如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平衡是长期累积的历史问题,短期内较难解决,另一些问题,如三次产业比例不平衡、就业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则是产业发展政策、要素禀赋等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使得未来重庆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空间更大,经济结构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深圳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增长速度、增长方式都呈现出不同特征.本文应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二十几年间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和增长方式的变化形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深圳经济增长经历了90年代中期的下滑之后,正在经历由资本主导型增长向技术主导型增长的转换,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平衡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平衡增长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平衡增长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对中国经济失衡的主要特征、原因、经济平衡增长路径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平衡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性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就该问题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区增长不平衡与所有制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了1952-2002年数据研究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问题。我们发现:(1)计划经济时期,地区间的不平衡持续上升,到七十年代后期达到顶峰。八十年代地区不平衡有所下降,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又有上升趋势。(2)初始时期的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比重)相当大程度上解释了1978-2002期间各省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差异。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比重高的地区经济发展快,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比重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慢。我们还对所有制改革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虽然亚洲面临着世界经济增长不平衡、石油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升、美元持续贬值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亚洲仍旧和北美共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者。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然而,伴随着区域一体化、区域化的发展,我国各种矛盾也不断涌现;比如贫富差距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城乡户籍限制严重、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运用所学产业经济学、教育学、西方经济学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平衡发展理论,简述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对中国经济平衡增长中总量和结构失衡的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相关学者对影响中国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原因(也是平衡增长的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Blanchard & Giavazzi认为,社会保障不足下的居民高储蓄意愿和人民币币值高估是中国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Aziz认为,导致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高投资、低消费的原因是资本成本太低。扩张性的逆周期货币政策使得利  相似文献   

15.
2012年的中国经济将面临深度再平衡和多重周期叠加共振问题。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背景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等因素是威胁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增长动力的缺失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内因素,而执行严格的紧缩政策,促进财政、国际收支和生产消费的平衡是全球重新步入稳定增长轨道的重要保证。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来自内部,只有实现沿着现代服务业发展、绿色更新周期下的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和消费升级等重大发展取向进行有效的结构性改革,消除影响居民消费、产业层次提升的体制、政策壁垒,建立起市场创新机制,才能实现内生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金融行业对经济的影响一向是非常直接的,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就是分布不平衡,产生产业集聚现象.而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从金融产业集聚的理论入手,首先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动因进行了总结,然后分布介绍了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与途径,最后结合北京金融集聚的实例进行研究.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就是为了让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加清晰,为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对相关理论起到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1985—2002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的同归分析,测算了中小企业在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我们发现,中小企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组织因素。  相似文献   

18.
彭水军  包群 《财经研究》2006,32(6):110-119
文章通过将存量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引入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首先,通过对模型的市场均衡分析,给出了平衡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以及均衡解存在的一个充分性条件,系统地探讨了在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不断耗竭的约束条件下内生技术进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其次,通过对平衡增长路径进行比较静态分析,讨论了各经济变量以及经济环境参数的变化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给出其经济学解释;最后是综合结论及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9.
既有经济增长及货币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单期生产模型的跨期迭代生产基础上。本论文认为,宏观经济最本质的特征,乃在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串联生产和并行生产,以及货币流和实物流的相互配合,它们使宏观经济成为一个横向和纵向联系、货币与实物联系的整体。本论文构造了平衡增长模型,对经济危机的一般规律进行了解释,并以美国次贷为例进行了简明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安徽省2000~2011年不同区域农产品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发现安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提出通过加快建设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吸引外资以及完善金融创新体系,解决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生产加工、融资困难等多方面问题,从而通过扩大就业、投资等渠道带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