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金生 《济南金融》2006,(11):69-70
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增强其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个别商业银行发生大案、要案。究其原因都与内控制度不健全、存在缺陷和未落实有关。科学有效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应当是一个从决策、实施到管理、监督全过程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2014年9月12日印发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引入制衡性、内控管理部门独立性、内控监督全覆盖等先进理念,对进一步完善央行基层行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央行基层行内部控制组织实施职责有待厘清、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有待改善、内部控制监督工作效果有待提高.应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制度体系、理顺基层央行内控组织管理、完善人民银行内控评价、加强人民银行内控监督.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入世后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日益暴露,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缺陷,导致违规操作和经济案件频繁发生。因此,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日益成为实施科学规范化管理和目标的客观需要。本文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和《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建设经验,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结合工商银行的实际情况,从内控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内控措施和信息交流与监督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赖斌 《国际融资》2007,(1):46-47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内控调查研究报告》报告出台的背景? 刘建新:2005年,银监会先后发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等一系列监管条例,督促商业银行尽快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及内控体系,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近期,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高层更多次在公开场合不断强调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国内的金融市场在2006年底对外资全面开放,而外资银行为了抢占进入中国市场的先机,早在2005年就开始纷纷选择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合作对象.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内控机制是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屏障。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新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内控建设,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农业银行按照央行制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全行上下重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防范金融风险,实现稳健经营,促进有效发展起到了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机构众多,其中商业银行与国民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各商业银行纷纷抢滩设点,规模不断扩张。然而机构规模的庞大,内控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国内商业银行违法违纪的不良事件频频出现,商业银行的一些特大违规事件不仅给其自身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影响到了商业银行在国民心中的形象和国民对整个经济的信心,研究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缺陷、改进其不足有现实的必要性。本文旨在从银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内控制度的建设两个方面剖析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本文对商业银行健全内控机制的原则、内容、措施及方法进行了思考,以寻求商业银行切实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内控机制是确保农行稳健经营的前提,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屏障。近年来,农行内部控制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对照良好商业银行标准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要求,仍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农行分支机构的内控工作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新的问题,出现了许多本应可以避免的风险和案件。因此,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内控建设,有效防范控制经营风险是摆在农行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杨静 《金融会计》2007,(12):33-37
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9月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对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重点这样描述:"实行会计工作统一管理,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操作规程,运用计算机技术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合法,严禁设置账外账,严禁乱用会计科目,严禁编制和报送虚假会计信息"。可以看出,运用计算机技术实施会计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合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并规定了企业实施内控的具体时间表。两个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  相似文献   

12.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并对如何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安全、高效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步伐的加快,金融监管体制日益完善,监管水平不断提高,银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金融企业内部管理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一、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内涵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第二条规定: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上内部控制理论先后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以及最新的全面风险管理总体框架五个阶段。1992年,美国著名的内部控制研究机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提出了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专题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也称COSO报告,成为内部控制领域最为权威的文献之一。我国监管机构发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基本上沿袭了COSO内部控制报告的框架。2004年,COSO又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报告,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总框架。本文对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内控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不足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巴林银行倒闭后,全球连续频繁的发生了多例巨额损失案件.大和银行、爱尔兰联合银行等因内部员工越权或私自交易遭致巨损,年初法兴银行交易欺诈案损失71.4亿美元又一次令人瞠目结舌.被公认为金融监管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风险控制最为出色的银行尚且发生如此大的失误,放眼国内:广东中行的特大贪污案,黑龙江中行的票据诈骗案,邯郸农行金库被盗案等等,纷纷敲响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内控的警钟.  相似文献   

16.
2004年2月1日开始施行的《商业银行法》引进了国际通行的审慎经营理念,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提出“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本行的业务规划,建立、健全本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增强“内部压力”,进行更加彻底的自身改革。从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看,外部监管的力量相对有限,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立足点应该是内控体系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7.
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塑造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银监会在对国内商业银行监管方面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日益加快。继2004年相继推出《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后,银监会于2005年1月8日又颁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旨在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价,引导国内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从根本上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第二条)。它是保障银行  相似文献   

20.
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风险的关键,也是衡量金融机构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进一步完善了对金融机构加强内部控制的内容、原则、要求、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规定。这对我国金融机构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