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北大荒农垦集团八五〇农场有限公司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实现新作为;围绕高质量发展,在完善农业体系架构上构建新格局;践行新发展理念,在推动全面绿色发展上集聚新优势;彰显军垦文化特色,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上打造新高地,努力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紧紧围绕“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上有新突破,在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上有新提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成效”等几方面有序开展、扎实推进。既取得了实效,又彰显出特色。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要重点做好三个坚持,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势。  相似文献   

3.
"农场社企分离改革后,如何推动农场公司转型发展?"这一问题事关农垦企业后续的生存与发展,是推动农垦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本文基于南通农场社企分离改革后,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总结了新成立的苏垦南通公司加强资产管理、优化股权投资、推进项目开发"三个着力",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构筑发展新蓝图的探索,旨在为农场公司化运作后,推进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文件强调,要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当前农村发展进入了新时期,然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尚有7017万贫困人口,约占农村居民的7.2%。农村的脱贫有两个标志,一是农业得到发展,即通过农业的"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推动农业进一步发展;二是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即通过农村的"管理"体制创新,对农村进行社区化管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本文就这两个脱贫标志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北大荒精神是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中的宝贵财富,是历久弥新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的强大动力。在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建场初期,牢记周总理"出粮食、出经验、出人才"的殷殷嘱托,推动农场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排头兵。正值改革发展新时期,农场正以时不我待的勇气,勇争第一的豪情,不忘"三出"新内涵,用北大荒精神引领农场职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6.
正迈步"十四五",启航新征程,如何提高农业供给侧的适应性,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指明了方向。3月18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不仅正式将其概括为"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也制定了农业生产新升级的具体作战图。  相似文献   

7.
地质精神是中国地质人的精神镜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地质精神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地质人不仅要在强国建设上有新作为,也要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上作出新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地质精神,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引领中国地质事业发展的应然之举,也是推进地学文化宣传普及的题中之意。在实践中,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奋力谱写地学文化建设和地质精神传播的"时代之笔"。  相似文献   

8.
时事评点     
农业现代化须破农地碎片化【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新闻提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土地收益分配应透明博弈【关键词】"三旧"改造【新闻提要】据《广州日报》报道,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人  相似文献   

9.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黑龙江垦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是在新常态下奋力走出一条全面振兴垦区新路子的路径之一。本文从什么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入手,探讨垦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殊意义、基本策略和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贵州要"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遵义市牢记嘱托,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抓手,着力在山地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上做文章,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个体系"建设,走出一条具有遵义特色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大食物观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提出的粮食安全新观点。大食物观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而发生演变,食物结构更加完善,食物质量更有保障,食物供应更为稳定,对新时代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践行大食物观,以开发利用广大非耕地资源为基础,创新科技赋能食物系统供给,不断推动食物产业结构优化,构建生态可持续食物供给。  相似文献   

12.
最近召开的中共上海市委七届十次会议提出,2002年将是上海的“持续发展年”。从1992年到2001年,上海实现了连续十年超过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如何在过去十年连续快速增长的平台上,在中国入世之后发展背景发生变革的情况下,进一步谋求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是上海需要思考的战略性课题。显然,2002年在上海持续发展中具有夯实基础、提升水平的历史性地位,我们需要为未来的良好发展盘点思路。对此,从三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在经济、社会、环境的整合中保持高速发展 上海新—轮的持续发展需要有高起点的思想平台。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 …  相似文献   

13.
农业发展新阶段与农村深化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这半个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结束了人民不得温饱的历史,迈向人民向往的小康目标。正确认识农业发展所处的新阶段与农村深化改革的问题,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建国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的农村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带来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巨大变化,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有三点:第一,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大幅度增长,从总量上看,告别了短缺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实…  相似文献   

14.
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级形态,推动数字农业建设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当前,特别是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三农"工作过程中,各地在以数字农业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但是在数据驱动农业标准化建设、数字农业技术创新和转化和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等方面需提供更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为农业高质量且可持续发展催生新业态,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5.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最近在全国农业政策法规工作会议上指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变化很快。迫切需要农业理论创新。没有创新,就提不出新的政策措施建议。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入分析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代倩倩  仉文睿 《山西农经》2024,(3):10-12+2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西藏人口主要聚集在农牧区,发展农牧区城乡经济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当地人均收入与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西藏农牧区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显现的城乡收入差距大、公共服务发展不均和生产要素流动不通畅等问题出发,阐述农牧区基本发展情况,详述相关案例,以期为西藏农牧区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发。  相似文献   

17.
《农家之友》2009,(15):1-1
自治区党委决定,把“农事村办”这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模式、新载体、新机制,在全区范围内重点推广,对我区全力加快推动农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务必要把它抓好落实。一是把“农事村办”作为当前我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平台和重要抓手,推动“农事村办”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粮食行业发展到今天,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即从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拼产值的旧的发展模式上解放出来,走上集约型发展道路。笔者认为,今后粮食工作的着眼点要放在实现"市场化运作、创新型驱动、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增长"上。这就是转型升级的实质和目标,在新形势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有新高度,行动要有新步伐,工作要有新成效,争取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双循环”时代的到来,要求地方经济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下,要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推动衡阳产业提质升级。应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市场、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开发世界市场、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具体实施,助力实现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上已达3000余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迅速、最有活力的一支力量.其企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国企业的60%和40%,并创造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巨大就业岗位、为国家提供新税源、深化社会生产的专业分工、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