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敏 《中关村》2010,(12):40-41
危机往往也是转机,要破解当下中国经济、中国社会、中国人心的雾中迷局,需要的还是大智慧、大魄力。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家有时出现或经常"烦燥易怒"的占70.5%.情沮丧”33.1%.观失望”“疲惫不堪”的占62.7%,“心的占37.6%,“疑虑重重”的占“挫折感强”的占28.6%,“悲的占16.5%。  相似文献   

2.
走近凤凰岭     
在全球化和快速工业化的当下,我们可以向传统文化中借鉴智慧,尽量避免重蹈西方社会在生态方面的覆辙,保护好凤凰岭这块“风水宝地”。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2003,(6)
编者按: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 WTO 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外资外企的大量涌入及其本地化策略的实施,我国企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如何吸引和留住企业的核心人才,培养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激励他们不断创新、奋斗,与企业共同成长,已成为大多数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我们认为,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先进与否是能否留住明星员工的根本。而企业文化是否先进,关键则在于企业领导者、企业家自身文化知识的深浅与人文素质的高低。本刊特地约请数位学者、专家,就“人文企业家”论题展开笔谈,从不同视角,倡导“人文企业家”新理念,希冀能对中国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有所裨益。热诚欢迎企业界、经济理论界的有识之士来稿,阐发高见,众“智”成城,以共同办好即将专设的“人文企业家”栏目。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2009,(8):30-31
2008年6月19日下午,担任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长的段永基从北京飞赴宜昌,参加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家三峡高峰论坛。他说,面对金融危机,部分企业家有些悲观。觉得金融危机是个坎。难过。其实金融危机,正是考验企业家素质,考验企业家精神的最好时候。在中国企业界,段永基是一块响当当的“名牌”,就像有媒体将中国的电影先锋张艺谋个人评价为“一家跨国公司”一样,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2011,(11):13-13
在党中央发出“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勇进发”的号令声中,“中关村第一村民”纪世瀛先生倍受鼓舞,深感“中关村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华高科技创业历史的写照”。“中关村人”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战斗洗礼,让身处其间的民营企业家甘苦自知,百感交集,凝聚为一句话,那就是“中关村精神万岁”!纪世瀛先生30年来有多次进“万言书”的壮举,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2013,(8):16-16
欣闻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组团30多名重量级民营企业家访问法兰西,所到之处无不敬为上宾,听他们讲述“中国故事”。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已经超过60%,吸纳就业人口80%。在中国非金融领域海外投资总额中,  相似文献   

7.
张颐武 《中关村》2006,(11):106-107
最近有关“孔子标准像”的争议一直不断,形成了媒体的热点。这一争议涉及有关孔子的标准像是否真正“标准”?这是否是一种商业性运作?“标准像”能否真正对孔子起到弘扬的作用?等等。其实这些问题凸现了如何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面对今天文化“走出去”的诸多难点和困惑,值得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出现关系到新时代我们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和认知这样重要的课题。回想二十世纪的中国,对传统的批判一直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时代的“打倒孔家店”是当时重要的口号。这其实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现代性”为了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8.
李政 《中关村》2004,(11):70-71
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言,应当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复兴方案?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来自于文化的复兴,那么,文化复兴的方案是什么?因为文化与教育的密切互动性,这个文化复兴方案首先必定是一个教育方案。两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否在中国文化的未来选择中继承其成功的惯性?这还需要等待。但“,时不我待”,中国文化必须选择自己的未来,在这种痛苦的选择中,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统。  相似文献   

9.
有“打工皇帝”之誉的唐骏加盟“新华都”出任总裁后,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大举措就是仿照盖茨基金建立“新华都慈善基金会”,由著名民营企业家陈发树出资。据测算,仅捐赠股权的价值,约折合83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占陈发树个人资产的45%,超过了目前中国内地所有慈善基金会的总资产规模。  相似文献   

10.
20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无疑是个重量级论坛,在中国,第一次有这么多诺奖得主到场并参加到活动中来。包括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在内,有十多名世界顶级经济学大师会聚京城,与中国企业家“零距离”对话,这种别开生面的学术活动,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我国政府官员、经济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提供一个高水平的思想交流和务实对话的平台。在这次论坛中,组委会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企业家精神对话的专场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经过精心策划,专门设立了一个以“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发展”的分论坛,分论坛以“诺奖获得者与企业家对话专…  相似文献   

11.
张颐武 《中关村》2003,(1):100-102
《英雄》始终充满着对当下世界的隐喻。超越了六国的“天下”是直接指向当今的世界秩序的。从“外向化”到“内向化”再到跨出内外的界限以一种“全球化”强者的姿态出现,张艺谋经历的发展正是某种当下中国文化处境特殊的表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脱节之处在于,这个电影时代在中国是以张艺谋为代表的,而张艺谋电影却是整个中国电影文化的一个特别的“例外”。张艺谋仍然是一个孤独的英雄。  相似文献   

12.
李琳 《中关村》2007,(6):62-64
在中国,女性创业尤其不易。而刘迎霞却凭借自己的勤劳苦干,在一个传统的男权社会中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位年轻有为的女企业家集美貌、智慧、财富于一身,可以说是拥有令人羡慕的一切。这使得刘迎霞不仅在商界声名鹊起,而且也成为普通人关注的焦点,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式人物。  相似文献   

13.
袁岳 《中关村》2008,(9):28-28
当北京奥运圣火点燃的那一刻,中国的百年梦想已不再是梦想,我们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以积极自信的雄姿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每一位企业家的奋斗,离不开每一位企业家的付出和拼搏。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在这场如火如荼的奥运战场中,商场的企业家们作何感想?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王岳川 《中关村》2004,(1):112-114
近年来报刊上有一些文章,对季羡林先生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文化复兴”等说法提出了批评,坚持全盘西化立场,反映出当代知识界对中国现代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不认为季先生的看法“可笑”,倒认为是可爱。它体现出一种本土家园意识和人类资源共享意识。因为我们不能老依赖别人,靠知识输血过日子,也要有自己的文化精神生长点。全盘西化或只想脱亚入欧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不赞成全盘西化——在全球化同质化中还有一颗中国心。正如李慎之先生说:“我是一个一直做着‘中国文艺复兴之梦’的人。我希望且相信,中国文化首先是哲学会在21世纪有一个大的发展。不过,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中国文化自己必须要下一番去腐生新、推陈出新的功夫,要能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首先是要能包容、消化一直超越、与自己对立了这么些年的西方文化。”我提出不同于上面两种看法的“第三种”立场,即倡导“发现东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程桔华 《中关村》2006,(4):126-127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万物复苏。置身总部基地,您不仅能感受到一流商业社区带来的惬意,同时也能闻到一股独具特色的文化经济所散发出来的四溢芳香。总裁沙龙,坚持“启迪思想,管理争鸣”的原则,为企业家和专家建立了一个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知识分享、激情互动的沟通平台,共同探索企业经营管理之路。北京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素质的提升,推动着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新的市场关系正在建立,“总部基地”就是这样一个“总部市场”;因为,为总部服务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围绕“总部群”,将会逐渐…  相似文献   

16.
刘志明 《中关村》2006,(11):52-55
牛根生很成功。他以1000万元创立蒙牛,6年后营收100多亿,在速度、规模和效益上脱颖而出,在企业文化、企业家道德和公司社会责任上也是出类拔萃。牛根生很中国。没有MBA和海归背景,没有读过很多的洋书,在蒙牛成长中很少照搬西方的管理,言谈话语中没有时髦的名词和流行的术语,就靠着纯粹的“中国功夫”完成了企业的不断升级。于是,成功的中国企业家牛根生因为他体现出来的顽强的中国文化基因而成为一块不可多得的“活化石”。于是,研究牛根生的遗传变异规律,探讨牛根生的成长源泉和生命动力系统,就带有了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牛根生,很中…  相似文献   

17.
“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经典哲理。“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人王阳明的集大成哲理。“认识你自己,知行合一”是彭丽新对企业文化的感悟,也是她的人生追求。在我的见闻中,彭丽新是个非常特殊的企业家,她有着诸多一般企业家没有的特点:彭丽新今年只有29岁,可是由她白手起家,创立起来的创纪电子有限公司,已经在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林立的地盘  相似文献   

18.
寄语中关村     
中关村寄托着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关村每天都在讲述着“关”于“中”国和地球“村”的故事。今年3月是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周年,我们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企业家,纵横议论中关村的未来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2008,(7):12-12
“慧聪”董事长郭凡生认为:中国企业家面临的社会责任,既要求他们做到企业利益最大化,又要求他们对社会利益最大化做贡献。实际上企业家很难承担后者的责任,这应该由政治家和社会领导人或者宗教团体去解决。  相似文献   

20.
杨柳  余风 《中关村》2004,(12):87-88
“七十”这是一个奇在中关村,这样一个名校汇聚的地方,第七十家大学诞生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七十”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数字。然而对于这所学校的创办者,对于所有为这所学校的诞生而努力的人们来说,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却是一个奇迹。十年了,中国没有批准过民办的大学,然而却为这个“奇迹”所感动,破例为它敞开了大门。形形色色的大学却也难掩它的光芒,因为它的出现意味着一个空白的消失。当无数的不可能变成了今日的现实时,我们只能说“奇迹”诞生了。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这个全国第一家企业家大学的成立,为中国的教育又注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