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贮粮机械通风技术是科学保粮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在新建中央直属粮食储备库中被广泛应用。应用机械通风可以及时降低粮温、水分,防止粮面结露,避免进行深翻粮面和倒仓作业,可有效地抑制虫霉危害,减少虫害,节约用药量,从而既能保证贮粮安全,又能大大节省保管费用,减轻劳动强度,改进贮粮品质。新疆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如夏季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等,这些气候特点适于采用机械通风技术贮粮。在冬季大部分时间,大气的相对湿度在70%以上,温度在0℃以下,许多人对冬季是否可以机械通风没有信心,担心通风后小麦吸湿结露,…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风储粮中的粮堆结露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罗田县十二年的实践情况,总结归纳了机械通风储粮中粮堆结露的六种类型,即:U型结露、V型结露、层状结露、斜面结露、窝状结露、局部结露;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各种结露情况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机械通风技术的几种主要的应用,通过对机械通风作业的全程分析,说明了在不同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机械通风技术在安全储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储粮粮堆由于气候原因存在一个巨大的“冷心”,冷心的应用主要方式为膜下环流均温控制和缓式通风上调冷心控粮温,这两种方式都是利用冷资源进行的粮温控制。而目前的粮堆增湿方式主要为湿膜机增湿和各种调质机增湿,利用“冷心”增湿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利用冷心增湿,内结露现象很严重,而且容易出现局部水分偏高现象,且违反机械通风操作规程1。但通过缓式通风的精确掌握和粮堆增湿理论的精确控制,精细控制,大胆试验,事实证明冷心内结露增湿方式是可行的。试验将出仓前平均水分13.5%提高到最高14.8%,平均水分14.1%,达到试验预期目的。试验仓出仓验证实际增量21.05t,效益十分可观。更重要的是避免了资源浪费,为粮食安全和粮食水分这对矛盾体找到了一个在实践中切实可行的平衡点,它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也必然会成为将来的一种常态储粮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机械通风技术的几种主要的应用,通过对机械通风作业的全程分析,说明了在不同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机械通风技术在安全储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接第2期)2通风设备及其选择通风低温储粮是利用通风机采用强制通风将低温空气压入粮难,以降低粮堆温度的方法,是增进粮食储藏稳定性的技术措施之一。在冬季采用机械通风降温效果最为显著,其他季节只要不增加粮食水分含量而能降低粮温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机械通风除应用于低温储粮外,还可预防、延缓和消除粮食发热,抑制虫害。由于通风时不需搬动粮食,所以有减少粮食损耗、减轻劳动强度、简便易行等优点。在利用通民技术储粮时,通风机是储粮通风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因此,合理选用合适的通风机是保证通风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圆筒仓通风系统的分类及生产实际应用情况,为机械通风技术在安全储粮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圆筒仓通风技术快速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储粮对保证粮食安全,促进高效节能作业具有重大意义。通风储粮是很重要一个环节。根据天气状况和粮情,抓住有利时机,科学合理通风,采用分阶段通风作业法,尽可能通过自然通风、低功率风机通风和间歇通风,使粮堆温度随气温阶梯式下降,避免无效和有害通风,减轻结露,节约能耗,减少粮食水分的非良性散失,降低降温成本。另外,本文还从环流熏蒸、粮堆的隔热防潮和谷物冷却等方面阐述需着重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平房仓散粮机械通风效果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平房仓机械通风是实现粮食安全储存和保证粮食品质的重要措施,地下笼地槽通风是机械通风的常用形式。传统的试验测量方法难以全面和准确评估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研究利用计算机流动模拟的方法对常用的U型地槽通风设计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风道中流速和压力分布的关键性数据,发现了通风不足的区域,分析了风道中压力损失的原因。此方法的运用为粮食储存中的机械通风优化设计提供了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粮库低温储藏形式进行了论述,从技术角度提出了进行机械通风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智能通风控制系统根据粮情检测系统自动检测到的粮食温度、仓内温湿度参数和小型气象站检测到的室外温湿度,由智能通风模型准确判断通风条件,捕捉最佳时机,对仓房进行自动的排积热通风、自然通风、保水通风以及降温通风作业,避免低效通风、无效通风甚至有害通风现象的产生,提高通风效率,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2.
粮食发热现象是保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减少发热现象带来的危害,应认真对待以下3个问题:①找出粮食发热现象的9个方面的原因,为预防及发热后的处理提供依据。②在保管过程中,预防在先,采用9种有效措施防止发热现象的发生。③粮食已出现发热现象,就必须根据产生发热的不同原因,分别进行通风、降温、降水、杀虫、翻仓等手段进行及时处理,减少粮食损失。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冬季对2号仓(玉米)、3号仓(籼稻)、6号仓(小麦)、15号仓(粳稻)4个试验仓进行节能减排通风减损实仓试验。当引入粮堆后的仓外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于等于粮食水分增加2%时粮堆空气的相对湿度,但小于粮食水分增加3%时粮堆空气的相对湿度同时外界温度与粮温温差大于等于6℃时利用轴流风机进行通风。冬季通风结束后2号仓平均粮温9.9℃,水分增加0.1%,3号仓平均粮温9.1℃,水分增加0.9%,6号仓平均粮温11.4℃,水分减少0.1%,15号仓平均粮温10.2℃,水分增加0.1%。  相似文献   

14.
粮温是粮食行业储备管理粮食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在外界气温较低的冬季进行机械通风是降低粮温的一个重要措施。针对目前机械通风自动化程度低、管理困难等特点,本文设计出了基本单片机控制的自动通风系统,并通过了测试。该系统实现了自动控制和远程集中控制。  相似文献   

15.
针对立筒仓堆高十几米以上,储粮性能不如房式仓理想,稳定性较差,品质变化明显等特点,甚至容易出现"挂壁"现象,特别在南方沿海高温高湿地区,夏长冬短,无雪无霜,如何在有限的低温期快速降低粮温,确保立筒仓储粮安全过冬更是南方地区粮食储藏工作者面临的难题。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珠海直属库通过立筒仓储存玉米生产性应用试验,运用3kW的局部处理通风机吸出式通风技术实现了立筒仓安全储存玉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于新购的粮食,由于温度水分比较高,通过合理的熏蒸、机械通风等作业环节,有效杀死粮堆中的害虫,并降低新粮的水分、均衡粮温,提高储粮的稳定性,解决新购粮的安全度夏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浅圆仓智能通风系统在冬季通风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分析,明确了不同品种、不同入粮方式和相同品种不同入粮方式对通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的产地和入粮方式对通风效果有显著影响,且相对于传统的离心风机通风具有更好的节能减损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不同的机械通风方式对小麦粮堆温度和水分的影响,确定经济有效的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19.
穴囤机械通风系统的设计不同于一般仓房,主要是仓容小,一般只有几百吨,其次是为了能够有效利用仓容,穴囤上部都有圆锥体粮堆,这些增加了机械通风设计的难度。本文作者根据实际情况简单介绍了穴囤机械通风设计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