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峰 《国土经济》2007,(2S):64-6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之一,就有“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
国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把节能、节水、节材、地节、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点,并要求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特别提出资源利用效率要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从而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已经引起对资源问题与会计相互关系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中国崛起的动力,当前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2002年以来,我国节能率出现罕见的负值,资源和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源节约问题,做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首先是大力推进节能。但推进节能面临许多障碍,最大的障碍是体制障碍,“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远未落实。  相似文献   

6.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昆钢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坚持科学发展,以发展促和谐构建和谐昆钢,发展是基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在谋求发展的进程中,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使企业发展与和谐构建两位一体、相辅相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符合,与生态资源环境相协调。与昆钢职工根本利益相一致,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全面理解和深入贯彻国发31号文件重要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审视和深入剖析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的成绩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继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后,又下发了31号文件,这是一个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指导思想,表明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民族生存和国家长远利益的高度,严格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决心,进一步指明了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关系。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自1991年开始,我国每年的6月25日都要围绕“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个基本国策,确定不同的主题,开展纪念活动。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这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将土地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时刻,确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宣传主题。2004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严格土地管理,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结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走节约、集约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之路。  相似文献   

9.
积极发展壮大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积极发展壮大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可喜成绩,其做法和经验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重庆国土资源》2005,(1):13-19
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国土资源管理的实际出发,做好2005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深化改革、从严管理、完善体制、提高素质,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促进资源集约利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强化社会公共服务,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我这里主要讲土地和矿产资源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对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当前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紧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徐状 《活力》2023,(2):28-30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结合各地区实际,高站位谋划、全方位覆盖、多途径拓展,充分运用党史资源,全面焕发党员干部的精气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使百年党史深入人心。目前,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正持续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鉴于此,本文深化党的经济社会政策研究,进一步挖掘党史资源,以期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世界》2007,(8):3-3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纽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要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提升资源环境审计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资源环境审计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两型社会”建设发展战略的关系,并就“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提升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下午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局出发,全面分析能源资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资源问题,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日标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内,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将呈现持续旺盛增长,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决策,要求发展经济走全面、协调、可持续之路,这是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国情所决定,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期.也是资源供需矛盾凸显期和资源利益冲突、诉求的高发期。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措施,强调要充分发挥土地“闸门”的作用,管住管好“地根”,运用土地政策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土地管理工作的最新要求,上海房地资源系统从2006年2月起,历时半年组织10000多人,对全市范围内的土地情况进行了清查,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本市有限的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杨喜军 《活力》2005,(9):6-7
今年,国务院把伊春确定为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的这一重要决策为长期陷入“两危”困境的林业资源型城市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为林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关于转型的要求,从林区经济结构、体制机制、产业基础、社会条件、城市建设的实际出发,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精心组织,抓好试点,通过林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步伐。在具体步骤上,主要是实施“六项工程”,实现“六个转型”。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发展的客观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要在本世纪的头20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现在的经济发展势头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应该不成问题。但如果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我国已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确定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推动物质明、政治明和精神明建设的同时,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明发展道路”的目标。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即定奋斗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有着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上海企业家》2006,(3):F0002-F000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明确提出了两个重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是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提出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的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