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珍荷 《中国拍卖》2013,(7):30-32
近期.国内雕塑作品的拍卖专场日益增加,成交价格持续攀升,各大拍卖公司推出的雕塑专场拍卖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国内雕塑作品拍卖情况的分析统计.从2011年至今.国内雕塑市场正在逐渐转暖.未来的前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2.
《中国拍卖》2012,(9):F0001-F0001
由北京写实画派演变而来的中国写实画派,已走过了8个年头。在30位画家的不断推进中,中国写实画派已经在国内当代油画创作领域树立起难以取代的艺术地位,同时在艺术市场中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那么,中国写实画派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其代表画家在艺术市场中的表现有哪些特点?这些画家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中的未来走向如何?本刊拍卖...  相似文献   

3.
阳阳 《中国拍卖》2012,(12):28-29
当代艺术在国内各大拍场上多出现于油画及雕塑专场拍卖会中.因此关注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目光则聚焦于这个专场。2012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拍结束后.当代艺术拍卖一度陷入洼地,不但高价作品价位相对较低,市场份额也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常青 《中国拍卖》2008,(12):50-54
经济衰退影响下的艺术市场寒风凛冽,各大拍场都在拍品上有所调整,尤其是当代艺术部分普遍压缩,但一直默默无闻扮演着配角的雕塑却在今年出现了独立专场,不仅拍品数量大幅增加,而且从目前的拍卖结果看,雕塑的成交比率也比油画等其他当代艺术门类相对稳定,显示了一定的抗跌性,成为今年相对暗淡的艺术拍卖市场不多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拍卖》2015,(1):52-52
在2014年重庆艺术市场普遍被看淡之际.重庆立丰拍卖公司在11月下旬接连举办了两场国际油画精品联展与拍卖。为大西南内地秋拍打响了“第一枪”,也创造了重庆艺术品拍卖市场与国际艺术家交流接轨的新纪录。两次展览和拍卖吸引了重庆拍卖业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也体现了重庆渝澳国际艺术中心及重庆立丰拍卖公司进入重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国际...  相似文献   

6.
逸云 《中国拍卖》2008,(3):26-29
2007年,两项影响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新政策颁布实施。一项是税收政策:自2007年5月1日起,凡个人通过拍卖市场拍卖财产(包括字画、瓷器、玉器、珠宝、邮品、钱币、古籍、古董等物品)获得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另一项是新的《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2007年,文物艺术品市场诞生了两个新生事物:艺术风险投资基金和艺术银行正式在国内文物艺术品市场试水,完成了资本市场和艺术品市场的对接。2007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经历了2006年的调整后,拍卖成交总额创出了历史最高水平,高价频出,拍卖记录不断改写。当代艺术与中国油画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大行其道。2007年,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展望2008年,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将沿着怎样的轨迹发展呢?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取得累累硕果,任金融危机来临时曾一蹶不振的中国油画雕塑拍卖市场有了不俗的表现。本文采集了去年拍场上相关指标,通过梳理分析,得出中国油画雕塑拍卖市场已经从“回暖”到“复苏”  相似文献   

8.
2014年初春.我随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代表团参加了在纽约举办的”2014中国艺术市场:现在与未来国际论坛”.在论坛上,中国、美国和法国的拍卖界及艺术界的专家就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和中国拍卖市场的展望等主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沟通交流.使我们大家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9.
《中国拍卖》2009,(6):60-61
地方上多数拍卖公司的春拍虽然在成交规模上与北京主要拍卖公司无法相提并论(往往整场春拍不过几百万的成交额,相当于大拍卖公司一件中等价位拍品的价格),但这两个不同层次的拍卖市场却在市场发展趋势上呈现一定的一致性。诸如在近期的拍卖中呈现愈来愈明显的回暖迹象,以及主动调整削弱油画雕塑部分的拍卖,而将宝押在书画、瓷杂等传统项目方面等。而有所不同的是,在相对了邸高的拍卖市场,无底价拍卖开始成为一种比较多采用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知秋 《中国拍卖》2018,(12):36-41
进入2018年11月中旬以后,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槌声此起彼伏。11月16日,华艺国际率先开拍,接着上海泓盛、北京华辰、北京诚轩、中国嘉德等公司相继开始2018秋拍。书画、瓷器历来是反映艺术品拍卖市场晴雨表的中坚力量,故将中国嘉德、北京华辰、华艺国际、北京诚轩几家公司瓷器拍卖情况与广大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1.
陈赟 《中国拍卖》2014,(5):29-29
万万难得的一件幸事 这个春天.再次来到纽约,与上一次相聚5年之久。2014年的3月,我和国内的拍卖界同行一起参加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与美国Artnet网站联合主办的“中国艺术市场的现实与未来“国际论坛.并有幸访问了全球艺术品拍卖的两大巨头苏富比的全球总部和佳士得的美洲总部。作为一个对艺术有兴趣的我,这是万万难得的一件幸事。而这次中国代表团所获得的高规格、  相似文献   

12.
季涛 《中国拍卖》2014,(11):47-47
自从2011年秋季拍卖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下滑征兆以来.接近3年了,市场似乎依119是不温不火!在2013年各大拍卖行的拍卖总额出现腰斩之后.市场几乎还是在原地踏步。或许业内人士都在纳闷:文物艺术品市场到底怎么了7为什么类似2003年和2009年两次猛烈上涨的局面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拍卖》2008,(2):58-59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著名艺术市场分析专家赵力主持的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在年底出版了《2006-2007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一书,对近两年的艺术市场做了深入的调研分析,《中国拍卖》将在接下来的三期连续刊载报告的部分核心内容,以飨读者。《报告》犹如剥笋将艺术市场层层细分,从宏观的市场态势把握到微观的具体行情分析,做出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该书以对整个艺术市场的宏观描述开篇,然后是画廊、艺术品拍卖、艺术品展会组成的艺术市场结构分析,接着将艺术品拍卖市场分中国书画、油画与当代艺术市场、中国瓷器杂项三类重点分析,最后进入这三类艺术拍卖中各投资板块行情的详细分析。本期,我们选取《报告》关于目前艺术市场总体特征和市场结构部分的重点描述予以整合,帮助大家从整体上把握这两年的艺术市场现状。  相似文献   

14.
阳春三月,纽约却依然春寒料峭.在异国他乡的春天里.作为拍卖企业的代表.我们享受着一场有关中国艺术市场以及拍卖的饕餮盛宴。当我坐在会场中,聆听国际业界各种思想的碰撞时.我的心里有各种情绪在翻腾.其中.更多的是激动与骄傲,我为我所挚爱的这个行业以及中国艺术市场在国际视野中的强大地位而骄傲不已,也为这次论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而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5.
2014年3月13日.我有幸随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及拍卖同仁赴纽约参加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论坛。在这次论坛当中,我明显感觉到国外的朋友对于中国艺术市场这种爆发式发展的关注,感受到他们对于中国艺术市场迅速的赶超法国和英国.并与美国齐头并进产生的极大好奇。这次论坛是很有必要的.它向国外的人们更多地讲述了我们发生的事情.使他们的很多疑惑及偏见得到了应有的解答。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拍卖》2020,(5):50-53
林风眠作品进入拍卖市场已逾20年,虽有起落,但仍然不乏坚定藏家的支持。据中拍协指导、雅昌发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编制的"艺术市场排行榜·2019年近现代书画艺术家"榜单信息显示,林风眠在去年的拍卖总额为2.803亿元人民币,位居榜单第九位。本文梳理了林风眠在拍卖市场中近年的高价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万达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中心以1.72亿元人民币拍下毕加索的油画《两个小孩》,艺术品交易迅速吸引大众眼球。中国藏家也屡次在国际市场为西洋艺术品一掷千金。内地拍卖行进军香港,国际拍卖行进入内地,日趋国际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却出现了长期波动不大的贸易顺差。当富豪们豪掷西洋艺术品的时候,中国内地艺术市场仍然缺少西方经典艺术作品,问题在哪?是时候解决了吗?  相似文献   

18.
2014年3月我有幸跟随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及其他拍卖行业专家、同仁远赴美国纽约参加“2014中国艺术市场:现实与未来国际论坛”。  相似文献   

19.
周祥 《北方经贸》2006,(12):37-38
我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从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市场硬件建设、经营战略及市场规范等方面对拍卖市场中所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20.
市场之手是万能的。有了市场.才开始了买卖关系:买卖关系形成之后.才有了城市:唯有城市发展之后.才有了文化:唯有文化得到光扬之后.我们才能够观赏到绘画、雕塑以及所有其他的艺术作品。尤其是近几年.多亏了市场,人们才如此关注艺术.媒体报道随处可见.评论文章更是令人称奇。以当代德国莱比锡画派的代表人物马蒂亚斯·魏施尔(MatthiasWeischer)为例.他出名的时候.还没有任何一家艺术馆在大型会展上展示过他的作品.他之所以出名.得益于他的作品在一个拍卖会上以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