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虹口,地处黄浦江之畔,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滩形成了"黄金三角"的发展格局,是上海海派文化的发祥地.海纳百川,优胜劣汰,数百年大计,当以质量为先.多年以来,虹口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紧紧抓住上海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融质量提升于规划之中,抓质量振兴为发展之基,全力完善大质量工作机制,做到质量工作与区域经济建设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并围绕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抓创新、抓提升、抓突破,质量兴区取得新成效,质量强区得到全面推进,形成了"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
蒋迎娟 《活力》2013,(3):15-15
近年来.我们抢抓国家天保工程机遇,全面落实“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的总体思路,围绕“抓产业项目,促经济发展;保民生工程,求社会稳定”的工作目标。坚持以生态建设为根本,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着力改善社会民生,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台州市“三农”工作努力突出“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的主题,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民创业就业方式转变,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抓发展促增收,抓改革促统筹,抓创新促转型,抓基础促长效,抓投入促后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朱辉 《活力》2008,(8):11-12
党的“十七大”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们木兰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小县.要想在新一轮竞争中迎头赶上。就要坚持“立足农业兴工业、围绕资源抓招商、依托合作促发展”的方针.继续坚持“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水平、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木兰”工作主题,更加坚定地推进“沪哈合作”。更加坚定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更加坚定地推进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努力在追赶基础上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承担着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责,必须以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职责领域内的民生工作,自觉融入到全面加强和  相似文献   

6.
推进现场综合管理挖掘企业“金山”东风汽车公司在东风汽车公司发展百万辆规划的宏伟目标中,我们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挖掘企业潜力、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人手,坚持一手抓市场、一手抓现场,不断地追求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围绕建立改革与发展、市场与现场更加紧密结合的...  相似文献   

7.
杨艳 《上海房地》2012,(9):33-3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按照“依法管理、重在服务、基层自治、共治共享“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是推进和改进社区创新管理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许先珠 《活力》2012,(5):22-23
近年来.北安管理局通过围绕“双增”抓调整、围绕宗旨抓民生、围绕发展抓和谐.构建了“六区一团”新格局:万人城镇聚集区、十万头奶牛养殖区、三百万亩玉米种植区、三十万亩蓝莓种植加工区、百万亩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区、境外农业开发区,北大荒仙骊菜业集团。经济社会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北安管理局党委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夯实基层基础.创建了“六新一本”社会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走全媒体改革发展之路,已成为地市党报发展的趋势。实现全媒体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地市媒体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转型是融合的前提,融合是发展的基础,管理是发展的保证。因此,要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地市党报就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走"以转型促融合,以管理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谷城是湖北38个山区县之一。从县域经济发展前景看,农业虽占较大比重,但人均耕地不足0.8亩,发展空间小;服务业中有较大潜力,但需要一个较长的培育过程。相对而言,工业是最有希望较快突破山区自然备件束缚,加速山区现代化的经济门类。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在稳步发展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坚持把工业作为兴县富民的重点产业来抓。近年来,我们一手抓盘活存量,一手抓扩大增量,大力推进工业经济产业结构、产权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创新,使整个县域工业基本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要求,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目前,全县…  相似文献   

11.
高金芳 《活力》2012,(3):7-8
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天保工程二期、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为依托.深入实施“四八四三”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七大定位”目标,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创优,着力在生态建设、转型发展、改革开放、城镇建设、文化建设、民生改善、党的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现代大森工、新森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建设“安居乐业”现代化新型城区、打造“知识杨浦”的开局年、起步年。在新的一年里,我委在杨浦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发展经济,努力拼搏。加快推进以家用纺织制品为代表的都市型工业,加快推进为都市型工业发展提供载体和空间的经济园区建设,使全区工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良好势头,为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和完成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前,要在"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同时,努力做好"保民生"工作,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加快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事业重点领域改革,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更快推进经济社会"一盘棋"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时期。创新社会管理的抓手之一,就是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为在新形势下建立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和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带动社会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深入进行,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就要实现"理念—体制—机制—能力"四位一体的政策保障。一、形成合作共治的社会理念(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型推进政府简政放权  相似文献   

15.
正湘潭国家高新区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不断创新培训机制,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积极促进规模就业向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转变,为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多元机制促成长发挥园区引导作用该区火炬创新创业园是国家科技部、湖南省科技厅、湘潭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中南地区唯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以来,广安市国土资源局认真按照省、市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会议和文件精神,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效能建设,努力打造经济发展的高地、投资兴业的宝地、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地。通过发展软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有力、有效、有序推进,实现了行政效能提速,为经济发展插上了双翼,助推地方驶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促进再就业过程中,财政部门肩负着完善政策体系、资金筹措、管理和监督的重要责任。2004年以来,我区各级财政部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坚持一手抓财政收支,一手抓再就业,积极促进再就业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狠抓政策落实,加大再就业资金投人,强化再就业服务,开展再就业援助,全面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喜军 《活力》2012,(6):7-8
当前,党和国家把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上了与经济建设并驾齐驱的位置上大力予以推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出了重要部署,中央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培训班,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同时,省委召开了十届十七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我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问题,出台实施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若干意见》,可以说,在当前形势下,推进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了全党、全国的重大任务。民政部门作为党开展群众工作和政府实施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部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自然责无旁贷,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19.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面临的攻坚战和硬任务。今年以来,江苏省海门市结合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六个着力推进”的要求,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把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作为工作主线,努力在重点领域求突破,在薄弱环节下力气,争取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新优势、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对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