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志鹏 《活力》2013,(10):111-111
采访是有既定目标的对话。电视新闻采访.就是说指电视新闻工作者为完成一篇新闻报道或人物报道,围绕采集新闻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新闻活动。它表现为新闻活动的公开性、依赖性、矛盾的冲突性和凸显性。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采访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2.
贾万韬  王莹 《活力》2013,(6):99-99
所谓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具体地讲,它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电视新闻是电视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是一般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  相似文献   

3.
李卓 《活力》2012,(12):194-194
随着媒体多样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涌人了记者这一行业。部分记者由于经验的匮乏.并不能够有效地开展相关的新闻采访工作。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王丹 《活力》2013,(4):126-126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生活在经济之中,从个体到集体.整个社会都十分关心经济,重视经济。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所以经济新闻在我国的各种新闻传播媒介中都占有十分显著的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经济新闻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经济领域里出现了大量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5.
隐性采访具有真实可信、方便易行、效果显著等特点,目前广泛被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所采用。但是,隐性采访在带来种种效益的同时,也给传媒业界及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潜在的不利影响。降低隐性采访的负面影响,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采访;要有正确的出发点;报道的内容要客观真实;报道要适度、人性化。  相似文献   

6.
高双红 《活力》2012,(4):36-36
我国新闻传媒被视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20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一状况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新闻记者已逐渐成为全体公民的舆论阵地。新闻记者也更应该肩负起这种社会责任,更多地、更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状态及出现地种种问题。并公开政府运作的有关情况,以使大众得到及时、准确、全面的了解.并借此参与公共决策。尤其是对于某些人为有意掩盖起来的黑幕.新闻记者更应该冲破重重阻碍进行揭露,保证公众真正享有知情权,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7.
陈素玲 《活力》2013,(12):101-101
采访是记者挖掘、捕捉新闻素材,发现灵感的必要途径。也是新闻记者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而要想拿出价值较高、不同凡响的新闻作品,除记者自身必须具备高超的写作技巧外,关键还在于采访必须深入。  相似文献   

8.
电视做为传统媒体一支重要的力量,因受观众收看习惯的改变而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保持电视媒体的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电视新闻做为媒体宣传党的政策的重要载体,也要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作出改变。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采访水平,才能促进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卢秀颖 《活力》2011,(3):155-155
电视新闻的录制播出由采、编、技术制作等多个工种组成。编辑作为整个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编辑通过组稿、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集成新闻,并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这是一个创作的过程。那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呢?  相似文献   

10.
张丽 《活力》2012,(2):162-162
2011年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就要求记者深入到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采访方法要创新。写作构思也要创新。“体验式采访”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的录制播出由采、编、技术制作等多个工种组成.编辑作为整个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编辑通过组稿、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集成新闻,并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这是一个创作的过程.那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呢?  相似文献   

12.
陈怀旗 《活力》2012,(4):54-54
“把新闻做得软些、在软些”。这是近几年众多媒体新闻工作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笔者认为,这里面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媒体在关注重大新闻的同时,还要注意日常平凡的小事;其二是突出强调了新闻的表达形式。尽管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但事实报道得好坏、信息传播是否到位,能否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等等.都与表达形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张蕊 《活力》2013,(17):58-58
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新闻采访是极其重要的,它是记者深入实际、认识实际、反映实际的过程.优质的采访不仅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准确更生动的新闻.而且还能使观众聆听访问对象的声音通过他们的表情了解到更多大家想要的东西.以下是本文作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及体会.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薛峰 《活力》2011,(7):169-169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凭借现代电视技术手段,以电视传播符号为载体,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关系并预测其发展趋向.使受众认知社会事实和意义的报道方式或理念。它以其深邃的理性思辨,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上展现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内涵和深度,因而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程世伟  付瑶 《活力》2012,(4):38-38
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隐而不露。所谓的隐性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特殊情况下为获取真实情况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法。隐性采访具有不同于公开采访方式的明显特征,即:不公开采访身份、不公开采访目的、不公开采访手段。  相似文献   

16.
王滨楠 《活力》2014,(2):108-108
电视新闻节目在现在的媒体环境下确实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其中,网络媒体手机终端媒体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冲击更加巨大。电视新闻的市场份额和收视群体被网络媒体大量的抢占,面对这样的危机,很多电视人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尝试。每一个电视新闻人都在思考电视新闻该如何寻找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17.
孙一波 《活力》2010,(2):179-180
本文从新闻采访的决定因素。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和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提问的风格与技巧,三方面进行论述。把一个采访过程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就是准备采访时所必须准备的相关材料,还有必要的知识准备等等。第二,在采访过程中,决定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比如,记者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记者的业务知识、道德修养知识含量等等。这些都是新闻采访中的决定问题。第三,就是采访时记者提问的技巧和风格。我认为,决定一次新闻采访是否成功。他不仅取决于一个新闻事件的选材,更重要的是一个新闻记者的本身素质。要求他在采访前作好充足的准备,采访时他的果断与机智,提问的技巧与风格,还有广博的知识。新于时世,闻于外物。要想报道一个新闻,首先当然是要有事情要报道,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有敏锐的嗅觉去机智的发掘。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不仅以多种传播符号直接进入观众视听,而且以强烈的现场同期声传输给观众,进一步强化现场感,开创了电视新闻独特的传播方式,更大地发挥了电视传播现场感强和面对面传播的优势。然而,很多新闻工作者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误区和报道方法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指电视新闻记者在拍摄人物讲话的同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它包括现场效果同期声,即伴随着新闻事件的发生而同时发出的各种音响;以及现场采访同期声,也就是新闻现场中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马军 《活力》2011,(2):122-122,124
近些年来,电视屏幕上记者的身影越来越活跃。电视现场报道中的即兴采访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也就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广泛欢迎和评头论足。电视现场报道中的即兴采访最具有电视特点。最能够体现声画并茂的现场纪实特征,最有可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充分地展示记者个人的气质、才华、个性风格,大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信性和亲切感、参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