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春艳 《活力》2012,(10):160-160
一、三贴近,让正面宣传更可看 随着各种媒体和传播形式的广泛普及,人们对各种时政活动报道的关注度越来越低。这就要求我们在一线从事新闻采访的工作人员,时刻要以传播效果作为衡量采访成功与否的一个尺度。在采访中必须做到:在贴近中改进时政报道,在贴近中强化主流舆论,在贴近中推动政策落实,在贴近中拓展新闻视角,在这样条件下采写出来的新闻更具有引导性。比如,伊春电视台在对伊春市委全会进行报迫时,就特别注重了对全会精神的事先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子英  庄震 《活力》2012,(23):85-85
新闻的时宜性原则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客观规律,正确把握新闻时宜性,可以抓住新闻报道的主动权,使新闻事实更具有宣传价值,从而对推动新闻事业本身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把握好时宜性,可以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我国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就要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长期提供真实、全面、及时的信息,把握好报道时机,营造良好的社会效果,培育受众获取信息的依赖心理,提升媒体自身的美誉度.全面反映生活本质,把握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为人民群众提供权威准确的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3.
陆铁男 《活力》2012,(14):85-85
正面报道是新闻媒体的“常规武器”,新闻界在贯彻正面宣传方针中也取得很大成绩。但在新的形势下。受众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对正面报道的要求更高了,如果媒体还沿着平平淡淡、不痛不痒的模式做正面报道,受众就不欢迎了。因此。创新与突破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舆论宣传工作,通过各种不同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弘扬民族精神,奏响了时代的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工作规范,为党和政府呼吁,为人民大众呼吁,使全体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务必使党的方针和政策得到全面、准确地宣传和贯彻。  相似文献   

5.
王洋 《活力》2011,(7):202-202
新闻媒体的宣传手段,一是正面引导,二是舆论监督。两者形式虽然不同,但目的却是统一的、一致的,都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新闻的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人民群众欢迎舆论监督,社会各项事业需要舆论监督。因此,搞好舆论监督.正确引导舆论,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的一项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舒颜 《活力》2009,(9):94-94
做好重大报道工作.及时地向人民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专栏设置作为一种整合新闻资源的有效形式,不仅是一种版面编排技术。而应该把它看成是报道策划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专栏设置的成功与否,不仅是决定重大报道活动能否顺利展开,报道目的能否成功实现的手段,而且还是决定媒体怎样对新闻资源进行独家处理.与其他新闻单位竞争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汤玮 《活力》2009,(24)
消息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的迅速及时和简明扼要的报道.消息因其在新闻媒体、网络宣传中运用频率最高,数量最多,能够及时反映日常工作中好的做法与经验,能够快捷地反映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上级指示精神的落实情况,是我们从事宣传写作中最常用的文体.  相似文献   

8.
舒颜 《活力》2009,(17)
做好重大报道工作,及时地向人民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专栏设置作为一种整合新闻资源的有效形式,不仅是一种版面编排技术,而应该把它看成是报道策划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刘海平 《活力》2014,(12):89-89
这里所说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媒体以新闻传播者的角色,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并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修改,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对电力行业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电力行业新闻宣传报道也在复杂的生存发展环境中得以加强,为电力行业和广大电力企业交流信息、塑造形象、凝聚共识、价值传播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与电力体制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加以改进。电力行业新闻宣传报道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好电力行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首先要把握其主要特点。"舆论引导、形象塑造、交流经验、社会互动、教育员工、凝聚人心"是电力行业新闻报道的主线。电力企业依托颇具规模的电力新闻媒体平台,积极宣传企业的特色、亮点工作和先进典型。电力新闻媒体积极服务电力企业,高度关注宏观政策对电力行业带来的影响,把电力企业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的具体做法、业绩成果作为报道重点,大  相似文献   

11.
王巍 《活力》2012,(6):174-174
深度报道从出现到繁荣.已经历经了70多年,至今已成为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探讨深度报道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和原因,把握深度报道的特征与作用.对于我们掌握好这一“新闻武器”,活跃新闻报道,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龙洪岩 《活力》2014,(7):89-89
众所周知,民生新闻对观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以致于全国上下各台都把民生新闻当做电视新闻的救命稻草,纷纷使出各种招法,来使自己台的民生新闻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正因为民生新闻的性质,更应当注意把握、甚至要强化民生新闻舆论导向正确性,达到应有宣传效果。据相关部门统计,最近几年出现的虚假报道、失实新闻,或带来负面影响的新闻,绝大多数是民生新闻。笔者认为,要正确把握民生新闻舆论导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陈凯 《活力》2013,(4):139-139
犯罪行为构成了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这种行为必然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犯罪新闻。犯罪新闻报道承载着多种功能,比如宣传法制精神、进行普法教育等。总结起来,犯罪新闻报道的核心功能应该是通过报道,减轻公众生活在“风险社会”中的压力,让人们看到法制力量对自身权益的保护。然而现实中的犯罪报道却屡屡走入误区,不仅没有起到减压的作用,反而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压力,甚至助长了暴戾之气。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要了解犯罪报道中常见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针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主要包括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而舆论则可以这样解释,"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作为舆论平台,新闻媒体对新近发生的舆论进行报道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采取诸如广告等一系列营销活动,借以扩大知名度,推销其产品和服务,获取丰厚的利润。新闻媒体作为上层建筑也必然要反映经济,反映市场。新闻媒体反映市场经济的主要手段是新闻。新闻是新闻媒体的客观报道。而广告则是市场主体的自我宣传。二者应有原则的区别和明显的界限,不容混淆。但是,少数新闻媒体放弃党性原则,违背新闻道德准则,刊播“新闻广告”,使舆论导向和消费导向误入歧途,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它以各种事实的报道,来展示世界的面貌;它通过各种言论的提出,宣传新思潮、新观念,从而影响世界的发展。新闻媒体作为传播新闻的媒介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公共信息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责任。因此,媒体应当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承担起身上所背负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黄娟 《活力》2010,(6):238-238
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党在一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宣传、解释。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地都应当在党的报纸上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两重性,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运用得好表现为积极性和战斗性,运用得不好表现为伤害性。新闻媒体只要坚持舆论监督"六合论",在采访时做到选题实际、内容真实、手段合法;刊播时做到比例适当、时机适宜、效果正面,就会发挥应有的效应,使党和政府、人民群众都满意。  相似文献   

19.
刘振国 《活力》2014,(13):59-59
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概述 深度报道是一种介于动态新闻和评论新闻之间的相对独立的报道形式。电视深度报道是指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通过对画面、解说、字幕、现场同期声效果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对电视新闻的深度进行挖掘,并以最快最佳的传递形式报道给广大受众。电视深度报道通过系统提供新闻背景材料、分析和解释新闻事实的性质、原因、结果等,就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生活现象和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层次地剖析、揭示其内在本质从而正确引导舆论、解惑排疑。  相似文献   

20.
陈洋 《活力》2012,(6):169-169
会议新闻相对于其他报道领域而言。具有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权威性强、新闻性突出、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做好会议新闻.不仅是衡量一家新闻媒体价值观的重要指标。而且也往往会受到受众的高度关注。因此,改进会议报道已成为新闻媒体和受众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