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企业融资不外乎两个主要途径:一个是债务融资,一个是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包括银行贷款以及发行债券或者可转债等。就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情况看,多数企业还不具备比较容易的债券或者可转债的融资渠道,通过银行进行商业贷款仍然是主要债务融资方式。股权融资也有很多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IPO(首次公开募股)和私募股权融资,前者的门槛要远高于后者,因此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  相似文献   

2.
IBM亚太区零售创新中心总经理,现代零售管理专家,分别在运营、销售、渠道管理和营销企划方面担任过高级管理工作,在大型跨国公司流程管理和零售业创新营销方面均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IBM亚太区零售创新中心旨在通过领先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帮助中国及亚太区的零售商扭转同质化竞争和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不断下降的局面。同时,展望消费者的发展变化趋势,从而帮助零售商将自己的门店变成一个高效的消费者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3.
<正>连锁企业面临的"大中命题"曾几何时,"资本"一词对企业来说还颇为陌生,但现在,企业竞争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引入外部直接投资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风险投资是指风险投资公司向成长性好、具有发展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一定数量风险资本金,并派出熟知相关行业的职业经理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从而获得收  相似文献   

4.
论资本运营与连锁企业规模扩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锁经营在市场经济中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企业商流、物流高效率运转中的规模经济优势。近几年来,我国零售商业领域连锁经营发展较快,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是,大多数连锁店的效益主要来源于连锁制度创新的短期效应,并没有体现出规模经济优势,很多连锁企业在开办初期红火一时后,很快步入“不上规模没有效益,上规模没有资金”的两难困境。我们认为,强化企业资本运营机制,是连锁企业规模扩张的根本出路。一、问题的提出:企业不上规模没有效益,要上规模没有资金规模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或经营活动存在“不可分割性”,在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5.
NO1 宝胜国际出资7.93亿港元收购大连东之杰70%权益事件看点:宝胜国际专注内地体育用品零售市场,代理品牌组合包括Nike、Adidas、李宁、Kappa等。完成本次收购后,东之杰在全国六个省份直接经营的464间店铺全部属于宝胜,将增强后者零售实力。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外资连锁品牌纷纷进入中国之际,国内连锁品牌也努力向海外拓展,到“敌人”后方去开辟根据地。目前,国内已经在海外开展业务的连锁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像全聚德、小肥羊、马兰拉面、小天鹅、谭木匠等连锁品牌均已走向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7.
8.
在争取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的过程中,餐饮连锁企业不宜仅仅考虑能否获取以及获得多少投资,还应综合考察对方是否具有在本行业成功投资的经验以及整合包括标准化连锁经营、工业化生产、品牌立体延伸等相关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NO1:工行提供4亿元支持百联集团并购;N02:华平2亿美金到位红星美凯龙变身中美合资;NO3:百思买全资控股五星电器1.85亿美元收购其剩余股份;N04:广百股份斥资1.84亿元收购新大新公司99%股权;NO5:拉卡拉仅一个月获2500万美元融资……  相似文献   

10.
11.
<正> 在全球金融危机下,风险投资机构们也很受伤,开始纷纷缩减投资项目。不过,商业连锁行业却没有因为资本的冬眠而消沉,2008年10月初英联投资连续对7天酒店和呷哺呷哺的融资就是最好的证明。"金融危机并不能阻止投资机的脚步。"  相似文献   

12.
如何看待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问题 中国资本市场还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处在初期阶段,中国用10年的时间搞了一个资本市场,虽然出了一些问题,但这是非常正常、非常自然的事,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股票指数期货与中国资本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斌 《北方经贸》2002,(2):46-48
股票指数期货作为一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作者阐述了中国资本市场开展股指数期货交易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讨论了股指数期货的功能及将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和作用 ,借鉴国际经验 ,设计了中国的股票指数期货 ,并针对具体实施股票指数期货时应注意的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 9月,是一个让全球资本市场感到恐惧的一个月。雷曼兄弟的破产,让美国人尝到了次级债的教训。随着这个资本巨人的倒下,全球的资本市场被提前带入了"冬眠期"。资本入冬,让中国的商业连锁企业开始觉得找钱越来越困难,那些原本可以顺利进入二级市场的连锁企业也因为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停滞不前。《中国商贸》本月  相似文献   

16.
中国零售业似乎步入了一个并购时代。 2005年年初,百安居收购了借牌运营而倒闭的普尔斯马特;4月又收购了欧倍德在中国的所有资产;2005年9月,华润以2.8亿元收购了宁波慈溪市最大的零售企业慈客隆超市的100%股权;11月,百盛集团在香港公开招股时透露,该集团计划将集资所得的约4.81亿港元用于收购10~14家百货公司;2005年11月,英国Ashmore投资管理公司以3亿元收购深圳民润农产品配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52.24%的股份;2005年12月初,家乐福接收了乐客多大卖场上海七宝店,实现进入中国10年来的首次收购;而乐客多在上海的大华店和浙江的4家店则由乐购包揽;2005年,五星并购了“中永通泰”之一的青岛雅泰的5家店;上海永乐则用短短的两年时间收购了广州东泽、河南通利、四川成百、厦门思文、台湾灿坤以及北京大中;2005年7月,国美收购了华南的连锁企业易好家。 2006年,美国家电连锁巨头百思买宣布进军中国市场并最终斥资1.8亿美元收购了五星电器;紧接着持有永乐家电20%股权的摩根士丹利却开始狂抛永乐股票;未几,永乐宣布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与大中合并;7月,国美突然宣布以52.68亿元港币“股票+现金”的形式并购永乐。 中国零售连锁企业近几年来的并购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透过这种局面,我们不禁在思索:这些企业并购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5月22日,北京,一场关于海外上市的资本盛宴正在举行。来自英国伦敦创业板、新加坡交易所、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三大海外证券市场的业界精英“同台竞技”科博会,举办签约及专场推介活动,力邀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此前一天,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纳斯达克、日本东京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的高层人士出席了在京开幕的第七届北京科博会并现场演讲。  相似文献   

18.
19.
20.
“俏江南”成了最新的资本宠儿。日前,商务餐饮连锁企业俏江南集团宣称,已成功获得鼎晖投资和中金公司的3亿元人民币注资。这笔资金将用于其店面扩张,并助其突破性地进军海外。同时俏江南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俏江南集团还将在适当时候进行针对国际著名顶级投资机构的第二轮私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