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消失的地平线》,小说里所绘制的"香格里拉"一直以来被大多数人视为"世外桃源"。而这个所谓的"世外桃源",在书籍的出版之后的确是引起了世界尤其是西方人的关注,以致于掀起一阵追寻"香格里拉"的狂潮,甚至于今不衰。这一小说的创设当然也引起尤其是文学评论界的兴趣,就笔者看来,这部小说的写作当然有它的历史之源,但却也因小说家意识或无意识下的自我民族优越感的心态而使得"香格里拉"能否真正作为"乌托邦"世界存在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2.
3.
4.
5.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事关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的大计,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谢光绎先生所著的《高校廉政建设论》,就是顺应时代需要而问世的难得的好书。本文是笔者读完该书版前清样稿之后,感触颇深,希望籍此探讨高校廉政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6.
《蝴蝶君》的陌生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蝴蝶君》是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的代表作,该剧巧妙的将一个真实的事件和《蝴蝶夫人》并置,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东方/西方、男人/女人等二元对立关系。文章从陌生化(间离效果)的视角来解读《蝴蝶君》,分析其陌生化特征。黄哲伦对剧名、戏剧情节、戏剧形式和固有文化模式等方面的陌生化处理。增加了作品的价值:陌生化技巧的运用是该作品成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喜福会》是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曾获"美国四大畅销小说"、"全美图书奖"等文学大奖。文章以东方主义为视角,着重分析小说中东方主义的建构与解构,旨在还原小说中全面的中国形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8.
9.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胡塞尼的处女作,在小说中哈桑一直处于受害者地位,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人物形象。本文运用他者理论,分析小说中哈桑的"他者"语境和身份,对哈桑在该处境下的悲剧命运进行解读,并剖析了胡塞尼作为美籍阿富汗裔的"我者"身份追寻。  相似文献   

10.
11.
在日本近代史上,由于通航的便利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日本人来华游历。其中,尤以长江中下游的江南地区成为日本旅人往来最多、停留最久的区域,相关游记文献也最为丰富,游记中的"江南"意象被突出和放大。日本近代著名汉学家青木正儿曾于1922年游历江南,并留有游记《江南春》。运用文本细读对游记中的江南书写进行细致解读,发现青木用温情、客观的笔调,从都市景观到民俗风情展现了一副立体的民国初期的江南图景,为江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域外史料。通过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把握其时的江南,亦可了解青木认识中国的思想路径。  相似文献   

12.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小说家维.苏.奈保尔是一位备受攻击的人物,其主要原因在于奈保尔没有放弃他的道德立场,质疑、讽刺、批判他的母国印度,因此成了众矢之的,构成了同第三世界的守护者、批判家爱得华·萨义德的冲突。奈保尔被认为是在书写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具有浓烈的"东方主义"色彩。然而,通过对《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奈保尔以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力图客观书写今天印度的百万叛变,并构成了由印度人口述的编年史。因此,结合奈保尔的社会文化背景,读者应以宽容及客观的态度阅读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14.
从萨维尼到梅因历史法学内部经历的自我完善、自我扬弃的这个过程,但局限于历史法学之内部思维,我们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寻不到真面目。要考察历史法学之缘起,即它对自然法学、分析实证法学的严苛地批判,继而将这些理论流派加以比较,以此寻求一种思考人类法律的可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短篇小说《与一具木乃伊的谈话》中,美国经典作家埃德加·爱伦·坡讲述了一个千年木乃伊复活并与现代美国人对话的故事。电击实验之前,木乃伊是沉默的被凝视物;复活之后,木乃伊成了平等对话的参与者。通过安排这样一场对话,坡不仅颠覆了东方主义学者眼中的东西方不同形象,而且借木乃伊之口打击了现代美国人在文化、政治、科学和种族方面的优越感,对西方的文化霸权进行了绝妙的讽刺。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格拉维尼奇的小说《一个人到世界尽头》,反思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物质水平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个体像一架架高速运转的机器,被裹挟在时代洪流中逐渐物化为一个个符号。孤独和荒诞成为人类面对的共同困境,但是,信息时代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卷了每一个角落,人们又仿佛失去了自我独处的空间。主人公约纳斯在摆脱这种"约纳斯困境"时又纠缠于"约拿情结",逐渐丧失自我意识,成为自我的"他者"。  相似文献   

17.
BBC纪录片讲述中国故事时重点是需要妥善处理中西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差异性,难点是如何以西方他者化角度最大限度地还原其折射出来的中国听觉和视觉文化意象,从而构建他者化中国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8.
史学大师钱穆先生的历史观在当时是另类,在今天也绝非时尚。而他在20世纪世界学术界的影响,难有第二位中国的历史学家与他相匹敌。在全球化给人类带来诸多矛盾与困惑的形势下,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运也面临众所周知的挑战。此时,重温六、七十年前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对我们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阅读《辽海行吟》这部厚重的著作,它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这是很少读到的诗集,也是很难见到的"史学"著作。这是怎样一部书呢?它是一部诗集,又是一部辽海的历史。还可以说,它不是写历史的史书,也不是单纯写诗的诗集。它是一部诗与史的结合,是情与史的交响之作。作者李仲元先生是对旧体诗词有研究有创作能力的  相似文献   

20.
汤亭亭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美国华裔作家之一,汤亭亭虽不是公认的后现代派作家,但摹小说《引路人孙行者:他的即兴曲》却是一本弥漫着互文本意识的作品,其中以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为基础,通过拼贴与戏仿这两大主要互文手法。糅合了大量的中西文本,构建了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和具有混杂文化特色的族裔文化属性,并很好地表现了作者的多元文化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