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了物权请求权的概念,分析了物权请求权的性质。我们认为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消灭时效。我们区分了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关系,论述了物权请求权的具体内容,同时对占有保护请求权也有专门论述。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一、物权请求权的一般理论;二、基于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三、基于他物权的物权请求权;四、关于占有保护请求权。  相似文献   

2.
关于物权请求权的性质,理论界目前存在债权说、独立权利说和救济权说等诸多观点。物权请求权性质难以界定的原因在于对物权、债权权利属性的认识不明,应当摒弃物权属支配权,债权属请求权的传统观念,从请求权与基础权利的关系中推论:物权请求权的性质——是物权的一项权能或效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了物权请求权的概念,分析了物权请求权的性质认为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消灭时效。同时还区分了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关系,论述了物权请求权的具体内容,对占有保护请求权也有专门论述。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一、物权请求权的一般理论;二、基于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三、基于他物权的物权请求权;四、关于占有保护请求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了物权请求权的概念,分析了物权请求权的性质,认为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消灭时效,区分了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关系,论述了物权请求权的具体内容,同时对占有保护请求权也有专门论述。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一、物权请求权的一般理论;二、基于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三、基于他物权的物权请求权;四、关于占有保护请求权。  相似文献   

5.
在三种不同的物权的变动模式下,公示方式在不同模式下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不同.在现代民法中,对物权公示方式的性质和地位的确定,有助于物权立法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物权法》第37条规定的侵害物权产生的赔偿请求权一般称为物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它不是物权请求权,是侵权请求权,其应适用侵权行为法规则.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物权法理论一般将物权公示理解为物权变动本身的公示以及物权本身的公示两部分,此种理论上的混淆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复杂化甚至矛盾。本文分析了物权公示的对象,探讨了物权公示的方式以及物权公示的效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本文认为应当区别适用。排除妨碍和消除危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确认物权请求权、返还原物请求权在适用诉讼时效时应区别不动产和动产,以及登记和未登记的情形。从物权取得的方式来看,恶意取得物权的,有条件的适用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9.
大陆法系民法以物权与债权的区分为基础,并以此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第三人侵害债权可分直接侵害和间接侵害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10.
《侵权责任法》第55条不仅将患者知情同意权确立为一项独立性的权利,而且明确了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标志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由宣示步入实践。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是一项独立的侵权行为,作为其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和过错均有别于普通的医疗损害,需要予以明确和甄别,以恰当地确定其损害赔偿范围,明确医务人员特定情形下告知义务的免除,统一、平等地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我国《物权法》第二条进行研究,对我国物权概念进行解读。在物权主体上指出物权概念的最大意义在于肯定了个人可以作为物权主体,个人所有权与国家和集体所有权具有相同的效力,受法律同等的保护。在物权客体上打破物必有体的认识,对作为物权客体的物进行广义解释,既包括有体物也包括可以支配管理的无体物,但不包括知识产品。文章明确支配与排他是物权的本质特征,构成物权的两翼,必须在物权定义中加以明确,否则物权定义必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定原则已为我国物权法确定为基本原则之一,对我国物权体系的确立,交易秩序的维持具有划时代意义.通过对物权法定原则概念的界定、内容的阐述,以及物权法定原则确立的原因及违反结果的论述,分析了当前物权法定原则否定学说的理由,指出其实质的不舍理性,明确了在我国坚持物权法定原则的意义及其解决物权实践问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道交法>虽然确立了保险公司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无责赔付"责任,但并没有赋予保险公司向有过错的被保险人追偿的权利.因此应当在立法上授予"强制三者险"承办者像社会救助基金机构一样,在理赔后向有过错的被保险人的追偿权.授予承保机构的追偿权,既能有效地保护弱者权益,又可以追究肇事者的责任,更可以减轻机动车投保的经济负担,降低保险费率,促进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4.
依据通说,物权行为理论之物权行为独立性、无因性及形式性均为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缺少任何一项,皆无法对物权行为理论进行准确的认知。故要探讨物权行为无因性,得从物权行为理论入手。而物权行为理论,实乃以意思表示为基础创设的东西。本文对物权行为的理论溯源、发展、有关争论及物权行为中的意思表示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评析,认为我国应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无因性和形式性。  相似文献   

15.
徐琳  郭宗逵 《现代经济》2007,(7S):92-93
本文主要根据2007年10月1日将要实施的《物权法》来解析现行小区中停车位的归属以及纠纷原因,由此让更多小区业主清楚车位以及车位的收益是否属于业主们共有,明确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是否应承认物权行为无因性、无因性的价值何在等这些问题作为物权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一直备受争议.本文将对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论证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意义、功能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物权法是否应采纳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引起了学界广泛争议.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所指涉的独立于债权合意的物权合意根本不存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不利于保护出卖人利益、增大了法律适用难度且其功能可被善意取得制度和公示公信制度替代,物权立法不宜采纳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相似文献   

18.
赵龙飞 《大众商务》2010,(10):240-240
是否应承认物权行为无因性、无因性的价值何在等这些问题作为物权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一直备受争议。本文将对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论证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意义、功能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国际社会趋向于以作权的方式对计算机软件进行保护。但如何判断侵权、确定赔偿的范围和数额以及在诉讼中如何进行举证和证据保全,本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属于公有的情况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自然资源要素市场的建立必须是以对自然资源的非所有使用为基础,因此,只有明确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物权属性,才能保障自然资源使用权主体的权利,形成法律调控机制。自然资源使用权与传统民法物权相比较存在着不相适应性,理论上可定位于"准物权"。自然资源使用权是定限物权,是特殊的用益物权。自然资源使用权物权立法中存在着权利类型规定的欠缺、法律对自然资源使用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界定不清等问题;自然资源使用权物权制度在权利类型的设置上,应具备独立性、可流转性及有限性等基本特点,自然资源使用权物权制度创制应符合物权法上的他物权的设定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