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利用水权市场优化水资源配置是我国应对水资源短缺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这一必然性的基础上 ,探讨了如何建立和发展转型期水权市场以及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承担的宏观调控方面的主要职责 相似文献
4.
制度配置理论:制度配置方式与制度系统的开放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配置问题是进行制度研究时应当关注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度配置的目的在于使各种制度安排之间相互协调,增强制度系统的有序性以充分发挥制度系统的功能。制度的合理配置能否实现与制度的开放性有重要联系,开放的制度系统更有可能实现制度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5.
我国流域水资源产权特性与制度建设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水资源是一种具有多重特性的稀缺资源。水资源的外部效应特性、共有资源属性以及水资源使用者的长期合作博弈性质,要求对水资源的产权安排应充分反映这些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水权制度,以便使水资源配置真正达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与制度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不动产资源,土地流转是通过产权让渡来实现的。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尚处于初始发育阶段,表现为集体土地产权治理结构不完善、土地产权交易范围狭窄、交易价格行政色彩浓厚以及交易服务组织发育滞后等。应当按照产权市场配置的制度条件和要求,遵循“集体土地股份化、土地产权物权化、产权交易规范化”的思路,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权制度在实现水资源多元价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关键所在。但目前我国与水权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才刚刚起步,有关水权制度的立法更是薄弱,亟待完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水权制度立法现状,并就进一步完善我国水权制度的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立完善合理的水权制度对于优化水资源配置,高效利用、节约保护和科学管理水资源,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目前黑龙江省水资源分配体制至今仍沿用指令计划经济配置模式,水权界定不明确,水浪费严重,配置不合理。本文对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制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借鉴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完善黑龙江省水权制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严重短缺、用水浪费和水污染趋势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是当前新疆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矛盾,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其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因此,全面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是解决新疆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保障,在未来新疆水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契约配置和制度配置的路径存在重要差异。契约配置路径包括私人交易演进型、政府之间与社会团体之间交易演进型和政府、社会团体与私人之间交易演进型等路径。制度配置路径包括契约演进型、需求型、供给型和引进型等路径。契约配置和制度配置路径比较的经济学意义表现在二者均具有稀缺性,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并存在路径依赖关系,促进二者的耦合性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供水成本的不断上升和水资源的日益稀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水价政策能够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城市居民用水还是农业用水,其价格都应该体现水资源成本、供水成本和环境成本。水价改革必须在确定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的基本用水量的基础上,通过水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在水价格中的充分体现,兼顾水企业和用水主体的利益,达到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农业系统高度耦合了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等复杂大系统,具有非线性和耗散性等特性。本文应用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从农业系统的演化运行角度,建立以市场价格和政府控制为基础的农业系统资源配置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指出资源配置应该从系统演化的角度进行考虑,这有助于资源流向合理有效配置的方向。最后以江苏为例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区间数来描述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的不确定参数,在系统总的资源约束限定的条件下,从最优系统设计的角度建立了决策信息不确定条件下的流域初始水权De Novo规划模型,引入系统结构方程对初始用水权和初始排污权的分配方案进行优化,实现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的整体最优设计。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价格是调整水资源供需平衡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引导用户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最为重要的经济手段。面对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本文借鉴电力部门用电管理采用的需求侧管理技术,探讨了实施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水价制度,着重分析了高峰负荷定价、论质水价在水资源需求侧管理中的作用,同时指出建立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水价制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一个简单的人才配置模型中分析了传统中国农业经济的停滞问题。文章认为,经营式农业发展不足是造成传统中国农业经济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营式农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经营式农场主的投资和创新,而传统中国社会的制度环境却鼓励人才流向官僚阶层。受官僚阶层高报酬的吸引,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大都热衷于进入官僚阶层而无心从事农业经营。这种人才配置模式阻碍了经营式农业的发展,抑制了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经济因此陷入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土地制度,经营制度,组织制度变化对农业技术变化的影响,研究了农业制度变迁与技术变化的相互关系,认定制度变迁与技术变化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7.
水体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体旅游资源是指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章将水体旅游资源划分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包括2主类、11亚类、32基本类型.文章构建了水体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阐述了指标权重赋值、综合评价与资源分级的方法,对南京市水体旅游资源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南京市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主要分布在水库观光游憩区段、观光游憩河段、观光游憩湖区,而灌区、水闸或船闸均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8.
具体对几个发展较优秀的观光农业园区进行分析,得出水体在观光农业园中运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再结合水体的静水、流水、落水、喷水几种形态,总结出水体在观光农业园中的设计原则,分别是水景优美、形状大小适宜;功能突出、结合地方特色;保证水质、合理利用水资源;易于亲近、协调周边环境设施.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审计资源配置方式的特殊性及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资源配置的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效益性为核心。审计资源配置的方式应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制定审计资源配置的具体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水量分配是明晰流域初始水权的基础,也是深化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需要。新疆阜康三工河流域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人口集中,工业较密集,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如何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该流域水量分配面临的主要难题。从调查流域基本情况入手,在注重公平、适度兼顾效率的原则下,运用层次分析决策法(AHP)拟定流域内各乡、镇、团场(即6个计算分区)的水量分配方案,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一种量化方法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