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李冠霖 《珠江经济》2002,(10):88-89
一、广州第三产业呈现跳跃式发展态势到2000年底,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49.4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6.28%(可比价,以下同,除特别注明外)。按当年价计算的增幅为21.95%,远远超过第一产业(1.64%)和第二产业(9.87%)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第三产业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增长速度。2001年广  相似文献   

2.
当前,广州的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其经济的溢出将带动广州周边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广佛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处在广佛经济圈核心位置的里水,如何全面接受广州产业转移带来的经济辐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政府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一、各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市第三产业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80年到1990年,武汉第三产业年递增10%,广州13%,上海13.3%。各市第三产业的比重都有明显提高,1990年北京占38.8%,1991年杭州、上海、武汉、天津、广州五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29.8%、31.8%、34.7%、35.3%、46.8%。各市第三产业发展呈现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一起上、传统行业发展迅速、新兴行业刚刚起步等特点。武汉作为“九省通衢”,商业特别是批发商业发展迅速,汉正街商品批发市  相似文献   

4.
广州产业结构实际模式与标准模式相比呈“二低三高”的特点: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比标准模式约低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高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约低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高1个百分点。再考虑广州第一产业的比重状况可发现,尽管广州产业结构中产值比重具有现代产业结构的特点,但其就业比重与合理结构差距甚大。问题在于第三产业就业  相似文献   

5.
一、我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基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日趋活跃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省农村第三产业出现了传统的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逐步崛起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1998—2000年,西部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平均递增10.5%,高于同期全国8. 0%的递增速度,但仍低于东部10.9%的递增速度。其中西藏自治区由于基数较低,增速达12.9%,共有4个省区(西藏、内蒙古、广西、青海)增速超过东部。 从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来看,2000年西部地区为1810元,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相当全国平均2350元的2/3,相当东  相似文献   

7.
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上升的根本原因有人认为“近十多年来,不少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转向软化和服务化。在这个转化趋势中,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经济的发展,主是不是扩大其生产职能,而是扩大其非生产职能,即属于软化和服务化部分的第三产业。”这  相似文献   

8.
一、新兴第三产业的界定 新兴产业一般定义为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适应技术和需求发展需要,处于新生、成长或蜕变期的产业。按我国现行行业标准分类,我国新兴的第三产业有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邮电通讯业和社会服务业。而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艺和广电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由于体制的原因基本还没有产业化,严格说还不能成为新兴第三产业,但其中有些大中类行业开始走向产业化。此外,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门类行业中,也有一些大中类行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第三产业中出现了一个新兴的部门,就是酒店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传统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产业结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以产业结构转型推动经济发展的概念引导下,文章以第三产业发展轨迹和特征为视角,立足于第三产业影响因素,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第三产业内部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旨在为第三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不断推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最终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广东省经济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三产业理论讨论会,在广州召开。有北京、上海以及其他兄弟省市的许多专家、学者到会。加上广东省、广州市的代表,共有一百五十人左右。我们相信,这次讨论会,将提高我们对第三产业的认识,有力地促进、推动广东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代表广东省人民政府表示欢迎、感谢和祝贺!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如何划分,还有不同的意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讨论。但不  相似文献   

12.
广东第三产业发展特征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从增长速度、动力结构、劳动就业、结构升级、内部动力和相对生产率等方面,揭示了广东第三产业发展的特征,认为在全面小康建设中,必须辩征认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规律,重视并推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生产和生活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并促进服务业相对生产率的均衡。  相似文献   

13.
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深圳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结构逐渐优化,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分析,研究第三产业他各主要行业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深圳第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美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利用 1948~ 2 0 0 0年间的数据 ,对美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构成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了 5 2年来美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一些基本规律 ,以期能对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增加值结构、就业结构、贡献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构建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发展阶段第三产业的数量变化及其特征,并发现第三产业的发展遭遇瓶颈效应,且针对发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崛起的第三产业-酒店业于臻,张爱珠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第三产业中出现了一个新兴的部门,就是酒店业。酒店业是一个新概念,它不同于原来传统的旅馆业。传统的旅馆业只是为过往的客商提供住宿和膳食,设备比较简陋,服务项目比较单...  相似文献   

17.
邱彩娅 《宁波经济》2006,(7):18-18,20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亦称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江北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江北区"打造都市经济强区,构建生态文化大区"发展目标的需要。"十五"期间,江北区第三产业年均增速15.2%,高于江北区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2004年,江北区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越二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就业结构、结构偏离度、就业吸纳能力几个方面对安徽省及安徽省各市进行探究并与全国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安徽省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现状、趋势以及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十六年以来,我市第三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增加值由1978年的20亿元,增加1994年268亿元;占GNP比重由24%上升到37.2%,但是,与京,沪,穗三市相比,我市第三产业发展还较缓慢,差距较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广佛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它将大大强化广州作为珠三角的中心和龙头的地位,扩大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力。由于广佛都市圈既是珠三角、广东地区的地理中心及产业链条中心、行政管理中心,也是未来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体制框架的中心。因此,广佛都市圈总体发展定位应为广东的核心都市圈,以香港为中心的大珠三角都市圈中的枢纽型都市圈,以港澳穗深等大都市组成的、以大珠三角都市圈为龙头的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中心都市圈之一,以广州为中心、佛山为副中心的双城式都市圈。而在区域产业发展定位上,应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广佛都市圈(特别是广州)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