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夯实"三农"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总量的角度分析了云南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深入剖析了云南农村居民在不同时期8类消费支出项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影响程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如何促进云南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扩大内需应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双向启动。“十五”期间应采取财政与金融“双轮驱动”的政策来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3.
一、正确理解扩大内需的方针1.扩大内需的涵义。当今世界各国大多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表示本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按支出法计算,由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构成,因此,消费、投资和出口通常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和投资构成一国的内部需求,简称内需;出口是一国的外部需求,简称外需。所谓扩大内需,就是在外部需求减少时,通过扩大消费、投资来刺激生产,以保证GDP的稳定增长。2.我国坚持扩大内需已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举措集中在增加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增加国内的有效需…  相似文献   

4.
季明  王涛 《经贸实践》2010,(4):46-46
中国首批3家消费金融公司今年年初获得中国银监会同意筹建的批复,这标志着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已存在400年之久的金融业态终于在我国“破土而出”。消费金融公司意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为我国今年消费增长、经济结构转型带来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5.
郝之洪 《现代财经》2000,20(11):11-15
在目前经济形势有了相当好转,而社会投资与居民消费并未大幅度跟进的情况下,本文以新的视角探讨了亚洲经济可能反弹、美国经济可能发生逆转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受到的影响,得出了在即将到来的“十五”期间继续扩大内需仍是重中之重的结论。并在论证刺激消费应是扩大内需的首要任务之后,讨论了购买力、购买时间等刺激消费的三大基本因素,提出了刺激消费系统工程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紧密结合我国"十二五"期间将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的需要,将凯恩斯消费函数运用于汽车消费研究,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我国汽车消费;而贫富差距的扩大将制约我国汽车消费。对此提出政策建议: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应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以提高群众对汽车消费的能力,从而使汽车产业在"十二五"期间为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消费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库”之一,是居民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但是,本认为,我国居民消费存在严重的双重性,这大大影响了消费作用的发挥。因此,笔在分析消费性质的基础上,以求提出一些扩大内需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2013年8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从国家层面对推动信息消费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目前,社会结构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变,促进信息消费符合消费结构由物质消费向信息消费演进的趋势.促进信息消费对于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意义重大.围绕如何促进福建信息消费,认真分析福建信息消费现状、制约因素和发展优势,认为促进信息消费要结合福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要求,全面提升“五大信息消费服务能力”,实施“五大促进信息消费专项行动”,更加有力地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9.
消费需求不足的收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消费需求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投资需求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消费需求受收入水平及其分配状况的影响。但由于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大”、“斜”、“乱使得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并导致了整个社会消费倾向过低,影响了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因此,扩大内需,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宗素姚 《时代经贸》2011,(18):62-63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尤其在进出口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扩内需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然而,消费需求和边际消费倾向有直接关系。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我国1978-2008年历年边际消费倾向并揭示其变化,针对其变化情况分析提出如何扩大内需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杭州市明年商贸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围绕杭州市委提出的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战略目标,落实好各项扩大内需的经济方针和政策,提升消费拉动经济能力,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保持在15%左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投资和出口在我国GDP份额中所占贡献的比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国民经济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面对这一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这一重要经济方针.本文重点分析了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田扬群 《技术经济》2000,19(8):37-38
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 2 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消费品市场票证制度已退出历史的舞台 ,宣告了“短缺”时代的结束 ,代之而起的是买方市场格局的初步形成。在扩大内需的政策框架中 ,扩大消费需求成了“重头戏”。一年多来 ,“启动消费”、“刺激消费”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时至今日 ,消费品市场仍不见有明显的启动。一、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据国内贸易局对我国约 60 0种主要商品供求关系的统计 ,供求平衡的约占 74 % ,供大于求的占 2 6% ,几乎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这表明我国经济已由供给不足转向需求制约 ,其中主要受消费需求的制约。1、…  相似文献   

14.
潘蒙红 《当代经济》2016,(4):120-1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齐头并进因此,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有关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也要相应的改善,使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15.
买方市场扩大内需启动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从短缺型向相对过剩型转化,经济政策取向从供给型向需求型转变。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扩大内需,启动消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经济生活的现实课题。如何认识当前的买方市场,如何扩大内需和启动消费,本文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颇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6.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是指银行对在特约经销商购买汽车的借款人发放的人民币担保贷款。当前国家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与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市场的发展空间也不断增大,各家银行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何实现商业银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稳步发展,以促进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谢智勇 《经济师》2005,(5):93-93,95
我国消费在国民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过低,这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当前,我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条件和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基础环境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把培育国内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我国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继续着力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本文指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要扩大消费,核心问题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实现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展住宅产业、启动家用汽车消费市场必将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开拓农村市场也是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出现了重大转机,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亟待需解决的问题,我国的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不足;而且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也亟待解决,所以对我国的经济形势不能盲目乐观,因此,调整我国以扩大内需为取向的宏观政策还为时过早。我们必须继续采取措施,促进经济的持久增长。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脱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的过程带动经济增长,同时对能源消费产生刺激和抑制双向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间通常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脱钩模型,对中国1980年至2012年间城镇经济及产业与能源消费间的脱钩状态进行计算,发现总体上呈现“弱脱钩”状态.在从城镇经济整体、产业构成和能源强度几个方面分析了出现“弱脱钩”状态的原因后,提出了调整城镇产业结构、提高城镇用能效率和建立城镇居民健康消费模式三个建议,以促进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实现“强脱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