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元平  郝向良 《经济师》1999,(8):33-33,37
时代的步伐即将跨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改革开始步入以产权改革为主的新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非国有经济,一是改革国有经济本身。如果说在90年代以前,中国的改革主要是非国有经济的体制外改革,那么进入90年代以后,作为体制内的国有经济改革就成为经...  相似文献   

2.
国有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经济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有些经济学家提出,国有经济与市场体制是天生不相容的,提出要想把国有经济搞好,就必须使国有经济全面地退出竞争性领域。本对这种“退出论”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笔认为,国有经济应该而且也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关键是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向。本认为,我国国有经济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完全的市场化,并且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其中关键就是国有经济的振兴和调整。如何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国有经济存在的深层次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我认为还是要解决对国有经济的认识问题。换句话说,目前我们对国有经济的认识,在相当程度上还仍然停留在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里面,还没有完全用现代市场经济思维树立对国有经济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的思考一、国有经济的特性与适宜范围与非国有经济相比,国有经济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社会功能不同。国有经济由于其特殊的产权制度,一方面使国有经济缺乏内在的激励与约束,效率低下,从而失去了一般企业的特征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天顺 《经济师》1999,(11):12-13
目前,我国国有经济涉及面广,分布不合理,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低,严重影响着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发挥和国有资产质量。改革的关键是合理界定国有经济领域,调整国有经济结构,使国有资产在不宜进入的领域主要是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通过改制、资产重组等方式实现非国有化,以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6.
郑文生 《技术经济》2001,20(11):18-19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以国有企业为核心的整个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绝大多数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开始走出困境,国有经济整体效益不断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由此明显加快。国有经济的骨干与带头作用得到了初步体现。在步入新世纪、加入WTO的历史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及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重塑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确保国有经济重振雄风,由此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确已成为一项十分必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有经济的产业定位及调整思路席春迎一、我国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的现状及评价改革以来,我国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动,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和世界各国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的一般规律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有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整体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发展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改革思路已经逐渐清晰。本文试图在国有经济应该退出的领域,探讨国有经济战略退出与发展民营经济并举的改革思路,将“国有经济的战略退出”和“民营经济发展”相嫁接。  相似文献   

9.
晓亮 《经济问题》1995,(10):2-4
民营:国有小企业改革的方向晓亮深化国有经济的改革,是今年我们国家的工作重点之一。在深化国有经济的改革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也要强化国有小型企业的改革。下面我想专就国有小型企业的改革谈几点看法。一、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发展的论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加快改革与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一、明确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内涵,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提从理论上说,国有企业的运行变化,要受到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内在必然性和特定地位的约束,国有企业的调整、改革也是这样。怎样对国有经济这种特定地位加以科学的理解和明确的界定,是关系国有企业调整、变革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建国 《现代财经》2005,25(5):73-77
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全面分析国有经济产生时代及理论分歧,系统归纳发展特征与改革趋势,从机制上论证博弈抉择要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产权多元化格局下保持国有经济控制力问题从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出发,这些年国有经济领域的改革沿着两个途径不断向前推进:(1)结构调整,即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适当收缩国有投资的分布面,推动国有资本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2)制度创新,即按照股份制的方向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国有经济的分布面总体收缩和国有独资企业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并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份跨世纪纲领性文件。它是20年改革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全党和广大改革者的智慧结晶,是对国有经济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第一次指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又具有艰巨性与长期性的四性,相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一系列新的突破。突破之一是《决定》从当前世界政治形势的高度指出国有经济盛衰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当前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这就从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上为国有…  相似文献   

14.
马壮昌  林菌 《经济纵横》1996,(10):32-35,31
职工医疗制度改革中应妥善处理的几个问题马壮昌,林茵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而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又影响着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进程,关系着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命运和前途。因此,这是一项关系重大的改革。但由于这项改革涉及面广...  相似文献   

15.
对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其中,一些观点有利于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从总体上和质量上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控制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另一些观点则有失偏颇,因此,我们应权衡利弊,采取合适,有效的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方式。  相似文献   

16.
发展搞活国有经济是中国跨世纪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搞活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大量改革有效地发展了国有经济。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入 WTO和经济全球化,从总体上看,国有经济、国有企业越来越需要加快改革和发展。现在,各国各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主要是市场竞争,而不是资产多少的竞争。改革以来,我们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了国有资产管理,但是如何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市场经营、使国有资产增值最大化,已成为进一步发展国有经济的重大课题和任务。本文提出实行国有资产的全面市场经营,是指由国有资产出资人和…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经验及进一步深化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等四个阶段。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改革必须强调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按照国有经济的内在要求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国有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18.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与投资银行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与投资银行的历史使命马广奇一、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旋律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经济改革进入了全新的关键阶段:由单向突破向整体推进过渡,由外...  相似文献   

19.
中央将推出加快推进国有经济改革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后,中央将推出加快推进国有经济改革的新思路。下一步国企改革的思路可概括为: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科学管理。国有经济改革的思路和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站在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来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调整后的国有资本应集中在以下两个领域:公益性极强的领域,即国家资本不进入别的资本不愿进入的领域;特殊性极强的领域,即涉及国家安全、主  相似文献   

20.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始终为共同富裕巩固并夯实所有制基础、分配基础以及物质技术基础,同时也要处理好发展与共享的平衡统一问题,改革成效外在表现为国有经济比重和企业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变动。通过对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可进一步实证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具体路径,进而为深化改革提供指引。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体现为双方面,既正向作用于发展水平,同时对共享水平具有负向影响。国有经济比重则主要通过正向作用于共享水平对共同富裕产生影响。国有企业并不简单代表着法权关系,其本质上反映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方式以及相应的分配制度。应正视改革在经济收益和社会责任目标下的双重诉求,推动质与量共荣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