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 2004~2017 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 构建跨期经济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 从理论及实证两方面探讨环境污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力。 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环境的健康效应视角, 环境污染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且以 SO2 排放总量和 COD 排放量分别作为解释变量的计量检验结果是一致的; 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恶性累积的负外部性, 当门槛区间值越高, 即期初城乡收入越大时, 环境污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张效应越强; 城镇化、 政府行为、 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也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因此, 在均衡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中, 政府应注重环境污染成本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及固有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汤清  付强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7):101-105
本文采用广东省1978~2005年的统计数据资料,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找出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析了广东省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以及投资率之间的交互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并以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收入差距来源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却呈现出扩大的趋势。鉴于此,本文从理论层面就城乡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进行分析,还运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就城乡各类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研究,以及运用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城乡各类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得出:城乡各类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不同,以及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也不同,在制定和实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时,应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政策方针。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全国数据,考察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关系,发现1990~2014年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呈倒U型变化,其拐点在2005年。根据1996~2013年省域面板数据特征,使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分阶段检验,结果表明,1996~2004年城镇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在2005~2013年城镇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同样利用1996~2013年省域面板数据,估算每个省份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地区一般为东部沿海省份。可见,城镇化是否产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是有阶段性和地区差异性的。就目前及未来而言,可以把城镇化作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手段。但其真正发挥这个作用,还依赖于有关政策的完善与创新。对经济发展阶段较滞后的地区而言,应积极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效果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2000~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居民相对消费水平双门槛模型,证实了当居民相对消费水平位于第一与第二门槛之间时,FDI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大多属于低相对消费水平区域,在未来经济发展中,需将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消费主导型,提高FDI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作用;中西部地区表现为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应该进一步的招商引资,提高FDI的投入水平,实现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城镇化、产业结构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等3 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构建了基于该3个变量的数理模型,并建立了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 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产业结构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U 型”关系,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倒U 型”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主要是由自身引起的,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要大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外贸进出口总额、外贸依存度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控制变量人均GDP、城镇化比率第一产业GDP贡献率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否存在一定的影响。首先本文阐述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回顾了现有的国内研究现状,对对外贸易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对外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进行概述;其次,本文运用2002-2017年在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设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因变量,外贸进出口总额与外贸依存度为自变量,人均GDP、城镇化比率、第一产业GDP贡献率为控制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并得出实证结论;最后,本文针对回归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所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越来越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四种途径是模仿、前后向联系、人力资本流动及竞争。本文从投资国的角度分析影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并且在分析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基础上,针对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在中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在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中有近2/3左右流入制造业的情况下,FDI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本文从行业层面出发,采用"相对差距型"指标将制造业行业按相对技术差距分成3组,通过构建模型检验了技术差距组间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的大小,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内外资企业相对能力差距较小或中等时,溢出效应才较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用全国1978~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别构建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VAR模型,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均呈正向影响关系,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取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程度、以及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第二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等构成因子,作为度量东道国区域FDI技术创新溢出“门槛”效应的关联因素;并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外资研发强度作为门槛效应因子代理变量,进行两两子样本间的内生门限回归。结果证实:我国区域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文化教育程度构成我国FDI技术创新溢出的主要“门槛”效应关联因子,各区域不同的“门槛”阀值跨越决定了各区域FDI技术创新溢出吸收的成效;中国作为东道国对于FDI的技术创新溢出吸收仅在其发展水平低于两者互动阀值时有效,且这一消化吸收关联效应随着其自主创新水平提升过程中的相对FDI技术优势及市场竞争威胁形成而逐步递减。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对于OFDI的技术创新逆向溢出以及母国创新能力提升存在重要关联,目前我国OFDI存在回馈母国技术提升的人力资本水平累积、技术水平趋近的双门槛及跨越难题。在与技术势差交叉作用过程中,人力资本对母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形成了与研发创新间的替代;母国各区域与东道国的技术势差越小,人力资本逆向溢出形成的区域创新能力贡献越大,两者差距的动态趋近,推动了人力资本因素对于母国技术创新逆向溢出贡献的增进。尽快缩减我国与东道国间人力资本投资累积以及技术势差水平,有助于提升母国人力资本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能。  相似文献   

13.
以CGSS2006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教育发展差距都十分显著,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其获得的收入水平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此外,“受教育程度”因素已经成为仅次于“有事业心和进取心”因素的影响居民事业成功的第二大关键因素。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上的差距必然是造成我国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要想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利用我国2002—2006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区域一般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明显存在,且东部较高、中部次之、西部不明显;但对区域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仍然存在着某种替代甚至是挤出的负面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FDI对我国创新能力提升作用存在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和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并揭示了FDI的梯度转移是激活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跨国公司通过其内部化及关键技术黑匣子化等对核心技术实现控制值得关注。论文最后还就进一步扩大FDI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功能的分析和定位可看出,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惊人,城乡收入差距悬殊.从基尼系数分析显示,我国已经步入了国际警戒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个人所得税不能充分执行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通过对税收制度方面和税收征收管理方面缺失的研究,显示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功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影响其功能发挥的原因有个人所得税没有体现税负公平的基本原则、个人收入所占的比重较低、调控客体不完全到位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文章提出了强化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功能的改革思路.主要是对个人所得税制课税模式、功能定位、税收扣除方式等方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系统广义矩方法,实证分 析了资源型产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资源型产业集聚对资源型产业全要 素生产率的影响是动态的,当期资源型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但滞后一期的资源型产业集聚会抑制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资源型产业集聚的“集聚效 应”和“拥塞效应”会在不同时期达到不同均衡状态。(2)资源型产业集聚与人均GDP的 交叉相乘项阻碍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表明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 响的积极效应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验证了资源型产业“威廉姆森假说”在中国的存在 性。(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资源型产业集聚对于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 而对于技术效率改进的积极意义则逐步减弱。总体而言,资源型产业集聚对于技术效率变化 的影响主导了对于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影响。(4)非资源型制造业集聚、物质资本投入促进 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的提升,政府干预程度对三者的影响显著 为负,人力资本投入对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改进的积极作用不明显,但 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产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全部工业企业中37个行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FDI对我国民族企业自主创新产生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外资进入程度的加强,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民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且这种促进作用因行业技术差距而异;此外,政府的援助程度越强,越有利于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内外资企业之间技术差距的扩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 PVAR模型研究了我国1998~2012年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短期内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缩小作用,但是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并不一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也存在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推动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缺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效果,同样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