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在利用生态位理论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生态位模型。以我国××整车生产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计算、分析供应商的企业生态位宽度和企业生态位重叠度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商业生态系统中供应商之间企业生态位的分离、部分重叠、完全重叠的状况并存。整车生产企业作为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者与领导者,可通过有效的策略调整供应商之间企业生态位的宽度和重叠度来促进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保持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新旧整车企业不断重塑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格局,科学评价和预判深度变革新能源企业竞争现状和态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Vague集理论和组合赋权法,对国内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生态位适宜度展开研究。从企业生态位宽度和深度两个评价维度出发,基于资源和能力两个视角构建出新能源汽车企业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借助Vague集、MACBETH法和熵权法建立生态位适宜度研究模型,以我国6个地区的上市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生态位适宜度较高的企业大多是传统造车企业;造车新势力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企业生态位深度;传统造车企业行业转型的关键点在于维持企业生态位宽度的同时也要注重企业生态位深度提升。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中部6省1998~2009年的研发投入数据和2001~2012年的研发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了各省高技术产业每年的研发创新效率及排序,并在横向范围内对2001~2012年这一时期内研发创新相对效率的整体领先度进行计算,以此来衡量中部6省在整个12年中研发创新相对效率。结果表明:中部6省研发创新效率存在很大差异,领先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山西、安徽、河南、湖南、江西、湖北。本文结论可为中部6省研发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创新资源的总量投入与产出,更要注重其效率问题。本文应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区域创新效率较低,且呈规模报酬递减态势,通过投影分析为各区域调整创新资源投入进而达到DEA有效提供依据。本文结论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及地方创新工程建设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上看, 创新要素之间以及创新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本文界定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 从创新要素、 创新环境、 系统交互性、 创新绩效4 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密切值法对我国 30个省市自治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进行了评价。 实证结果表明: 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发展不平衡, 北京、 广东和江苏位于前3 名, 东部地区明显好于西部地区, 系统交互性差异较大。 最后针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2005~2010年间24家钢铁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钢铁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和比较.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技术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企业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U型关系,经营费用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代表, 其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已经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基于两阶段创新价值链理论, 运用超效率 DEA 模型对我国 2005~2016 年26个省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值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科技研发效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成果转化效率成为制约整体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且区域间效率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3条建议: 识别区域产业发展特征, 实施差异化创新战略; 营造技术创新发展环境, 增强产业主体创新意识; 丰富产学研创新网络内涵, 促进跨区域技术交流协作。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被视为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 把握不同区域创新效率有助于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创新政策。 本文将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两个阶段, 运用DEA 模型对中国2009~2016 年高技术产业省域创新效率进行动态评价。 结果表明, 整体上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高投入、 低效益” 矛盾依旧, 但技术研发阶段效率高于技术成果转化阶段效率, 说明高技术产业创新低效主要源于技术转化阶段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投放到房地产领域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问题进行研究,利用超效率DEA建立分析模型,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选取了2005年的投入指标和2007年的产出指标,实证检验了上述城市房地产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研究发现,整体上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不高,只有48%的城市达到了DEA有效,其余52%的城市没有达到DEA有效;投放在房地产领域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呈现出地域化分布,DEA有效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未达到DEA有效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中部和南方地区.  相似文献   

11.
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及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Super-SBM-Windows效率评价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利用ESDA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表明:①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绝大部分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各省级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②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低值区域,而高值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有限;③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区域创新平台构建的驱动力基础上,指出构建创新平台是化解我国创新领域各种矛盾的必然,考察了平台和创新平台的概念演化,提出并阐述了区域创新平台的内涵,分析了区域创新平台的构成要素,并据此构建了区域创新平台的结构模型,认为区域创新平台是核心价值网络、可控性支持网络和不可控性支持网络上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连接的集成,并运用杭州市区域创新平台的案例验证了区域创新平台的内涵与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关于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与Porter外部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以2004年为基期的2005~2015年中国省域制造业的产业外部性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时将产业细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进行探讨研究 。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发现雅各布斯外部性与波特外部性对于制造业整体以及3个细分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非常显著,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针对生产率分解后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实证证明,产业多样化可以促进制造业技术效率改善而对技术进步具有抑制作用,市场竞争可以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与波特外部性不谋而合。提高产业专业化以及保持产业的区域垄断更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支持了MAR外部性的观点。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效率的变动则主要是通过区域的竞争来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只有波特外部性在发挥正向效应;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进步需要保持产业的专业化,而提高产业的多样化与有效的市场竞争更利于技术效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的诸多科技活动及创新行为,凝结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助推力。鉴于高技术产业在科技创新中蕴含的结构特征,将该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具有紧密逻辑关联的两个阶段。诚然,为了获得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价结 果需要将决策者的主观偏好体现在管理决策过程中。本文提出了体现两阶段特征的偏好DEA 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绩效进行了测算,进一步探究出决策者在不同阶段偏好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针对各区域的分布特征分别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SBM模型的改进DEA模型以及DEA-Tobit法对中国2006~2015年环境约束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期望产出对企业效率评价结果有较大影响,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环境效率值最高;西北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东北综合经济区环境效率值相对较差。政府支持力度、企业规模与环境约束下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聚集度与其呈负相关关系,而企业技术水平与从业人员素质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互联网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商务应用与发展环境4个维度构建互联网发展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估算区域的互联网水平;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互联网与区域创新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有边际效应递增的促进作用,以知识积累、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门限变量时,互联网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均存在明显的单门限效应;中国各区域的知识积累、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因此,应加强中、西部的联动效应,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加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背景下,研发人员成为企业创新的核心人才之一,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增强方面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针对企业中的研发人员,如何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对其进行激励,尤其是研究不同激励制度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时的影响程度,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对研发人员激励制度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内容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研发人员激励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影响程度假设,并以郑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股权激励制度和薪酬福利激励制度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最明显,培训、发展和环境激励制度的影响次之,成就激励制度的影响最小,最终得出物质激励制度在研发人员心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吴中伦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0):102-108
本文采用DEA-SBM方法对我国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效率进行了测评。研究表明,由于纯技术效率水平低下,目前我国各省市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效率普遍较低。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工业企业产品创新呈现规模收益递减趋势,产品创新投入相对过剩;西部地区呈现规模收益递增趋势。技术效率和规模效应的区域差异并不明显,纯技术效率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显著。研究结论为我国区域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市视角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疑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契机。借鉴区域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范式,结合新能源汽车特点,论文有针对性 地选取评价指标,以11个新能源汽车主要推广城市创新数据为基础,在城市视角下应用主成 分分析与DEA的组合方法,定量评价了其技术创新效率。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DEA有效性进 行对比分析,发现这11个城市的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偏低,主要是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 叉作用影响,且普遍存在新产品开发投入冗余、研发支出投入过多、企业规模不合理和资源 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