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虑闭环供应链中回收商按同一价格对废旧品进行回收,并对废旧产品进行初步处理,将废旧产品分为可维修、可拆解、可分解3类,按不同质量等级转移给制造商的情形,研究了回收渠道选择问题.假设可维修率、可分解率、可拆解率均是区间数,引入回收商的初步处理成本以及风险偏好水平,对废旧品回收过程中的价格、成本、利润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闭环供应链优化模型.结果表明制造商的风险偏好对于制作商选择回收渠道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的趋势,本文综合考虑了碳排放与资源回收问题,研究了基于产量的碳配额分配对闭环供应链定价以及回收的影响。简化模型由两个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机构等4个主体构成。研究发现,当碳配额有偿分配时,此时满足供应链参与主体利 润最大化的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均会升高,回收率相比无碳排放限制时降低,但是当再造品 碳排放量少于新产品的碳排放量时,有偿分配碳配额会促使回收率上升;同时本文最后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碳配额分配政策,分析结果表明可以较为有效消除碳配额有偿分配对于回收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对以后政府制定碳减排环境下废旧物品回收相关政策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研究了零售商和制造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作者分别建立零售商回收和制造商回收两种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分析不同模型对各成员利润的影响,指出成本分摊机制可以使闭环供应链达到协调。最后,选取合理的数据对结论进行验证,并就需求对价格的敏感系数及分摊比例等参数对回收率和利润值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制造商负责回收废旧产品要优于零售商负责回收;成本分摊契约可以提高回收率和各主体的利润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行为运营管理的发展,利他、公平、信任等行为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构建一个由供应商和零售商的闭环供应链,供应商负责旧产品回收再加工。将利他行为引入到供应链中,研究利他属性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该模型的供应链中,供应商的利他属性,对于供应链的回收率、零售商的利润、供应商的效用、供应链的整体利润都是有益的。而零售商的利他行为,有利也有弊,带来的效益是局部的。然后通过数值分析对结论作出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5.
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就是通过降低产品碳排量实现从源头上减排。本文研究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逆向供应链系统,建立了政府实施回收奖惩机制的动态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有无政府回收奖惩机制两种情形下零售商的回收比例、供应链参与方的期望利润和产品的碳排放总量。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回收奖惩机制提高了回收比例和碳减排水平;当再制造减排程度较小时,政府回收奖惩机制降低了碳排放总量;基于消费者低碳偏好的政府回收奖惩机制提高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更大程度的降低了产品总碳排放量;政府回收奖惩机制下较小的目标回收率能够最大化零售商利润。  相似文献   

6.
在随机需求条件下,研究了由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共同构成的供应链系统的协调策略。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比较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最优订货量和最优废旧商品回收率的大小,从而确定在分散决策下存在双边际效应。在此基础上证明了传统的制造商与零售商收入共享契约仅能保证供应链的达到半协调状态,进而提出了闭环供应链三方协调的收入——费用分享契约,并证明该契约能够在使得供应链达到协调的同时,实现分散决策下利润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奖惩机制下制造商与回收商分担固定回收投资成本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利用博弈论建立了由制造商、回收商和消费者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及仿真得出各决策变量基于制造商分担比例及奖惩力度的变化。研究表明:仅考虑制造商分担回收投资成本、奖惩机制下制造商分担回收投资成本均能有效提高回收率,降低零售价,提高产品需求量,且第二种机制作用效果更佳。适当的分担比例和奖惩力度可以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因此,在合理的奖惩力度下制造商分担一定的回收投资成本时,闭环供应链各成员能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废旧电子产品回收质量的不确定性,研究了由制造商、零售商和回收中心构成的废旧电子产品三级逆向供应链系统的定价模型。通过设定回收废旧电子产品的质量类别来分析回收质量的不确定性,构建了合作情况与非合作情况下的逆向供应链定价与利润模型,并利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得出了合作与非合作情况下的三级逆向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以及相应的利润。通过比较合作与非合作情况下的最优价格及逆向供应链系统利润,发现合作情况下三级逆向供应链系统的总利润更高,同时可分解再制造的废旧电子产品与可维修再制造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价格也更高。通过Matlab仿真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废旧电子产品中可分解再制造废旧电子产品比例的增加,在合作和非合作两种情况下,可分解再制造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价格和三级逆向供应链系统的总利润均减少,而可维修再制造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价格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确定性对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决策的影响,应用多目标规划和非合作博弈解出了3种回收渠道(零售商回收、制造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下多目标效用函数的均衡解,并与确定时的均衡解进行了比较。主要研究结果表明:不确定性使3种回收渠道的回收率降低、销售价提高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效用值减少;当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较大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在回收渠道的选择上出现了分歧;合作机制是实现制造商和零售商“双赢”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制造商负责回收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中, 对新产品和再造品实行差别定价, 同时将供应链成员的利他行为纳入该模型中, 研究各种利他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对整个闭环供应链的影响。结果表明: 集中决策的总利润比分散决策高, 闭环供应链总利润与回收努力成本呈负相关。制造商单独的利他行为对自身不利, 但能大幅度增加零售商利润进而提高整个闭环供应链总利润; 零售商单独的利他行为不会改变制造商总利润; 双方同时具有利他行为时闭环供应链总利润受制造商利他行为影响更大, 供应链总利润增加。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环境价值链的闭环供应链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比较分析了传统价值链和环境价值链之间的区别后,提出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价值链分析是较为完备的评价价值办法。在此基础上,运用环境价值链的方法对闭环供应链(CLSC)这种管理模式进行了解释性分析,并剖析了六类主体之间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关系。最后,对CLSC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产业政策调整和CLSC管理模式的应用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回收产品再制造成本增加甚至难以进行再制造的难题,制造商在产品生产的前期就要考虑后期再制造活动的可实施性,即考虑可持续性设计。在考虑可持续性设计情况下,本文针对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经销商构成的两级闭环供应链系统,分别建立经销商从事再制造和制造商从事再制造两种模式下的差异定价模型,得到了相应的最优定价策略,并主要针对可持续性努力程度,讨论其与各个最优决策变量、产品单位成本及可持续性努力程度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给出了可持续性努力程度分别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最优中间价、最优销售价、最优销售量及最优利润的影响,同时论证了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单位成本及其可持续性努力程度系数分别对可持续性努力程度的影响,并对经销商从事再制造和零售商从事再制造两种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观及微观研究视角,从多粒度层次、全生命功能周期及供应链责任体3个维度,构建面向不确定性的多粒度产品供应链碳足迹分析模型。利用鱼刺图法和结构方程法设计静态产品碳足迹量化公式,改进粗糙集法动态解析不确定性。选取液晶显示器为实证进行分析,再拓展研究对象样本集,运用统计方法三维解析样本集碳足迹,绘制影响热度图,寻找优化产品供应链碳足迹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文章构建一个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对新产品和再造品实行差别定价,同时将利他行为引入到该供应链模型中,研究决策者的利他行为对供应链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利他中性相比,制造商的利他行为虽然会削弱自身利润水平,但会使得零售商和整个供应链的利润增加;零售商的利他行为不会改变整个供应链的总利润,制造商增加的利润等于零售商减少的部分;双方同时具有利他行为时会增加供应链总利润,但双方的利他系数组合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实现双赢。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上述结论作出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基于CVaR的第三方回收闭环供应链的优化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条件风险值理论研究了第三方回收闭环供应链的优化与协调问题。在随机需求与收益共享———费用共担契约下,建立了由单个风险规避零售商、单个风险规避制造商和单个风险中性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三阶闭环供应链的条件风险值模型和基于条件风险值的最优订购与定价决策模型。在对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水平对最优订购量、最优定价、条件风险值及闭环供应链协调性的影响。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