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基于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高管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理论视角,考虑终极控制权情景因素,实证分析了高管股权激励的结果效应。结论显示,终极控制权影响高管薪酬激励方式的选择,高管薪酬激励方式影响企业绩效,具体控制权情景下高管薪酬激励方式间企业绩效存在差异。总体而言,不论国有性质还是非国有性质,低控制权强度下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绩效显著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而高控制权强度下二者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12~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高管薪酬激励与创业型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创业战略导向作为企业内部的增长战略倾向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货币薪酬、权益薪酬、薪酬差距与创业型企业成长显著正相关;创业战略导向会负向调节高管货币薪酬与创业型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权益薪酬与创业型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而对薪酬差距与创业型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未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医药制造类上市公司 2013 ~2015 年数据为样本, 实证研究了高管激励与研发投入之间关系以及不同终极控制权性质下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结果表明: 高管持股、 高管薪酬与研发投入之间均呈现 “倒U 形” 非线性关系, 即随着高管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水平的增大, 研发投入先增加后减少, 高管激励只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 过高或过低的激励力度均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 与非国有控制企业相比, 国有控制企业的高管持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大、而高管薪酬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严学锋 《董事会》2012,(2):76-79
在不同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在同一高管人才库的供给需求关系影响下,高管薪酬水平将逐渐趋同,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将进一步增强,企业间的高管薪酬差距会进一步增大。会有更多的公司迫于人才竞争压力推出长期激励计划  相似文献   

5.
关于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至今尚无定论。而对于特定行业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为此,本文选取了2007~200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为样本,分别探讨了高管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通过对三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管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都成非正相关关系。在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分析之前,为了突出差异性,本文先对整个上市公司三者关系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研究表明,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经营绩效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性,通过实施高管薪酬激励,不仅能"引得进、留得住"高管,还能将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挂钩,使企业高管与股东目标一致,激励高管努力工作,有效解决代理成本过高问题。国有配售电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与困难高管薪酬结构单一,薪酬与企业业绩相关性不高。目前国有配售电企业高管的薪酬结构除了按照行政级别确定以外,更为常见的是年薪制,一般包括基本薪酬与绩效薪酬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董事会资本、高管激励契约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论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双重视角,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董事会资本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高管薪酬激励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董事会资本宽度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董事会资本深度对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薪酬激励对董事会资本和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深、沪A股上市公司1107家,分别从报酬形式、总经理来源形式、公司规模、行业竞争环境、地区分布、股权结构、代理成本等方面来对高管人员报酬(高管薪酬和高管持股)激励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是:在目前的报酬激励体系下,非年薪制激励形式优于年薪制和股权性报酬激励形式;总经理为董事长或董事的公司治理绩效和激励机制优于其他类型;公司规模、行业竞争环境和地区分布影响公司治理绩效水平;股权结构的外生性扭曲了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理论;高管薪酬、公司治理绩效与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人力资本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是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管理者异质性视角, 本文以2011~2017 年沪深A股高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了管理层能力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同时考察了产权性质差异下内外部治理因素对管理层能力与创新投入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管理层能力与创新投入负相关, 在国有企业这种抑制作用更为突出; 市场竞争可以有效缓解民营企业高能力管理者的风险规避行为, 在国有企业影响则恰恰相反; 薪酬激励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股权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根据以上结论, 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避免样本选择偏差,同时将线性关系与非线性关系相结合,考察“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上市公司高管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薪酬激励与技术创新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两者之间呈明显的倒U型关系;长期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找到薪酬激励的极大值,提出避免过度薪酬激励、适当提高股权激励水平、建立合理的高管激励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 2011~2015 年参与国际 CDP 项目的中国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投资效率视角探析碳信息披露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就产权性质、管理层权力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碳信息披露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同时,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碳信息披露更能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管理层权力越大,越会削弱碳信息披露对投资效率的改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通过缓解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的共同作用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且这种作用在国有企业及管理层权力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by focusing on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companies' governance structure: executive compensation programs. We propose an original empirical strategy based on a large set of the biggest capitalizations in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2004–2018, with explicit measures of how companies integrate into executive managers' remuneration precise criteria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 incentive scheme calle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contracting. Our results show that proposing executive compensation programs including CSR criteria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a large positive impact on extra-financial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imensions: relationship with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Second, we explor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 by distinguishing the impact between firms with a shareholder or stakeholder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 and reve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CSR contracting. For firms with a stakeholder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 CSR contracting is no longer associated with a fall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has a large positive impact on human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rights performance. On the other hand, CSR contracting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but no impact on extra-financial performance for firms with a shareholder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  相似文献   

13.
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煤炭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在国有煤炭企业中引入民营投资、外商投资,形成煤炭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煤炭企业按《公司法》要求改制为规范的公司制企业,构建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为代表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拓宽煤炭企业融资渠道,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可优化煤炭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总之,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煤炭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形成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CEO duality,organizational slack,and firm performance in China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CEO duality, 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ownership types have been found to affect firm performance in China. However, existing work has largely focused on their direct relationships with firm performance. Advancing this research, we develop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to address an important and previously underexplored question: How do CEO duality and organizational slack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firms with different ownership types? Specifically, we compar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CEO duali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and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POEs).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firm performance, and that CEO duality negatively moderates this relationship in SOEs, but positively in POEs.  相似文献   

15.
Extensive studies of the organizational slack–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offer mixed findings in developed economies while little research attends to transition economies. Replicating and extending earlier work by Tan and Peng (2003),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China and focuses on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firm ownership and competitive intensity. Empirical findings based on longitudinal data from 60,945 firms during 1998–2002 suggest that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slack on performance is stronger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than for SOEs and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Furthermore, industry competitive intensity positively moderates the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slack on performance. In a three-way interaction effect,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ompetitive intensity on the organizational slack–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is weaker in SOEs than in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foreign invested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公司管理者的薪酬激励体系中,年薪、股权激励和在职消费是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研究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公司绩效影响,对于建立有效的管理者薪酬激励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合作博弈的角度出发,在非对称Nash讨价还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内生化的讨价还价力,构建了一个内生化的Nash讨价还价模型,并应用此模型系统地分析了管理者年薪、股权激励与在职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在给定年薪的情况下,管理者持股比例与在职消费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本文运用2005—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上述分析结果以及管理者年薪、股权激励、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管理者持股比例和在职消费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管理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抑制在职消费,从而提高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已经迈入经济转型的新阶段,而国有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体制等历史原因,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管理过程中“政企不分”,现代企业制度浮于形式等问题,尤其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一直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本世纪以来,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便屡屡出台,其中,2013年国家发改委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善国有企业治理体制,最终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因此,研究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通过何种途径完善公司治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发布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与利益相关者沟通CSR表现的情况。在CSR与企业声誉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的背景下,CSR报告质量在其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梳理现有文献,将CSR表现划分成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以及环境责任,通过实证检验,分别探讨各自与企业声誉之间的作用机理,并研究CSR报告质量在二者之间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CSR表现正向作用于企业声誉,相较于责任管理,责任实践的正向作用更强。同时CSR报告质量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具有调节效应,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声誉,并且对环境责任的调节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几家债转股企业的案例,分析了债转股对我国有企业治理的影响。债转股对于企业的公司制改革,产权多元化,改善企业的公司治理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