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纷纷开始重塑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以更好地发挥信用评级在经济金融中的作用。我国应借鉴美国和欧盟在信用评级监管框架方面的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从监管目标、监管内容、监管部门的权力、监管方式等方面构建我国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同时,为推动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发展,我国还应健全法律体系,建立信用评级认可和管理制度,完善信用评级监管组织体系.强化信用评级机构内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分析金融危机前美国评级监管体系、金融危机中关国信用评级及监管存在的问题、金融危机后美国评级监管体系的改革与思路,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加快征信立法以规范促管理、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完善评级机构制度建设、保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用评级监管立法的严重滞后,制约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因此,应尽快制定一部规制信用评级业发展与运行的信用评级管理法,并以该法为核心确立统一、完善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具体来说,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立法应确立统一监管机构并进行法律授权,建立健全信用评级市场准入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和完善信用评级机构公司治理,构建严格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后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改革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也导致了一场信用评级危机.在危机中的拙劣表现使得评级的价值以及评级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受到严重质疑.本文首先分析现有信用评级机构业务模式中内在的利益冲突,得出评级购买、声誉机制削弱和模型错误可能是导致评级虚高的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评述美国最新的信用评级体系改革方案,最后结合国际社会对本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体系的相关经验教训,为我国未来信用评级体系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此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拙劣表现表明,仅靠信用评级业的行业自律是不够的,信用评级机构应当被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我国应建立健全信用评级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明确信用评级的监管组织体系,制定信用评级行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执业行为,完善信用评级的认可机制,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6.
信用评级机构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评级体系的现状是行业监管制度存在空白、市场准入及资格认证制度缺乏、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反思此次金融危机,我国应通过完善监管体系,建立评级行业及从业人员认证制度,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与中立地位,切实割裂评级费用与评定等级间的联系,构建符合国情的信用评级业。  相似文献   

7.
2008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信用评级对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性。金融危机中,由于信用评级机构推波助澜的行为表现,导致金融危机范围的扩大和深化,致使信用评级机构声誉大幅下降。在信用评级机构声誉资本机制存在失灵现象的情况下,应以声誉资本理论为基础,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声誉资本进行分析,并通过转变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模式、加强对发行方付费利益冲突监管、科学确定信用评级机构准入和退出标准、完善信用评级机构自律机制,重建信用评级机构的声誉资本。  相似文献   

8.
《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规》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贷危机的爆发促使欧盟加快了信用评级监管制度改革的步伐,欧盟委员会通过制定法律要求信用评级机构避免利益冲突,完善信用评级体系,提高信用评级透明度.目前我国正处在信用评级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研究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规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对于促进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益冲突被认为是造成信用评级机构功能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或完善监管立法,加强对利益冲突的规制.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也存在利益冲突问题,因此应通过改革收费机制、强化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重构评级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评级机构法律责任制度,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制,实现信用评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之后引发全球经济金融市场乃至政界高度关注,成为各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对象.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多个国家纷纷出台法规针对评级监管法律体系作进一步完善,全面加强对评级机构监管.我国评级行业起步较晚,由于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所限,相关监管立法仍存在诸多亟待完善之处.以评级监管立法改革领域的典型——美国、欧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梳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框架的演变历程及现状,并对我国相关立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信用评级法律框架的搭建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集体性道德风险使其成为继华尔街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之后又一遭遇质疑与谴责的群体。NRSROs制度下,信用评级机构具有"准政府权力"的话语权垄断者、控制性股东控制下的合谋内部人、民事法律责任的免责者、与社会公信力性质冲突的经济人等性质。信用评级机构也是美国推行双重标准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美国虽然强化了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但仍未触及主权信用评级领域。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推进中国信用评级产业发展政策安排,构筑信用评级产业与经济安全法律体系,扶持大型本土龙头信用评级企业,完善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评级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信息平衡者,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严重失职,先虚高评级后骤然降级而加速了危机演进。反思具有最发达的信用评级市场的美国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演进,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从市场自律到NRSRO的政府认证再到金融危机后的进一步监管反思。结合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现状,现存在缺乏市场自律、政府统一的监管和资质认证等不足,需要培植市场自律,改进政府监管并引入评级机构的问责制,以促进我国信用市场的建设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评级机构参与借款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社会信用评级机构参与借款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五个难点:宣传不力,难以取得政、银、企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法律缺失,评级机构参与难度大,人行推动效果不佳;依靠人行"唱主角",不利社会信用评级机构业务健康发展:评级标准不统一,社会信用评级机构持续发展难;评级过程缺乏说服力,影响评级公信度.提出了推动社会信用评级业进一步参与借款企业信用评级的建议:加强宣传,增强社会认知度;增强自我推介能力,循序渐进,扩大发展;当好参谋,赢得借款企业信任;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外部评级与内部评级的有机结合;制定统一评级标准,为外部评级提供公平参与机会.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爆发深刻凸显了"权威性"对于信用评级行业的重要意义,面对当前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应充分认识到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不足,结合国情探索有效的发展模式,以逐步有效提升和改善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权威性与话语权,是促进我国信用经济发展及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亚洲区域信用评级体系是2012年东盟10 +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新倡议,其构建背景是各国为发展亚洲债券市场加强合作,信用评级机构沟通协作意愿强烈.构建模式主要有“协议模式”“认证模式”和“机构模式”等三种.通过比较三种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我们认为“认证模式”优于其他两种模式.在构建亚洲区域信用评级体系的问题上,我国应积极参与,并注意保证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在该体系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外部评级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透明度,加快商业银行信贷审批进程,提高中小企业信贷的可得性。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信用评级发展滞后,难以促进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其原因是:评级市场凋敝,中小企业参评意愿不足;评级指标和方法等信息披露程度低,评级机构公信力不足;配套制度不健全,评级机构行为不规范。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促进信用评级有效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建议找准市场突破口,拓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应用覆盖面;完善评级体系,提高评级机构公信力;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次贷"危机、此轮"欧债"危机和海外市场做空"中国概念股"等一系列事件中,信用评级机构都无法提供正确的参考信息,从而引发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诸多争议。从金融法学的视角对"谁成就了信用评级机构"和"该对其采取何种监管模式"这两个争议展开分析,认为与自身声誉说相比,法律壁垒说更能解释信用评级机构的壮大和垄断,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信用评级机构重新重视自身声誉,并消除法律中强制使用信用评级的规定成为重要的改革方向。监管模式上应采取监督和自律混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对于信用评级的认识及评级方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研究对比近几年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信用评级的内涵及对于一般主体和债项的评级方法,以增进对评级理念的了解,促进我国评级机构评级方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以美国评级为核心的信用评级模式的弊端,凸显了在金融衍生品等新型评级产品和主权评级领域的突出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加速发展的中国既需要一个安全的国际信用环境,更需要建立中国特色的自主信用评级体系,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外信用评级制度与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比较成功的主要是美国和欧洲。我国的信用评级存在诸如缺乏信用评级意识、信用评级机构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评级指标和方法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借鉴欧关经验,利用各种措施增强社会各方面的信用评级意识,建立健全信用评级组织体系,尽快扩大信用评级覆盖面,提高信用评级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重点做好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使信用评级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