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银行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应充分体现电子银行的发展战略。每家电子银行应通过进一步创造自己的电子银行安全品牌,在已有品牌的基础之上,打造高效率、低风险的电子银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网上银行的安全分为银行端和客户端两部分,两者中有一个“不安全”,客户资金就会有潜在风险。因此,在银行端已经做了大量的安全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客户应正确使用客户端,培养良好上网习惯和网络安全意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柜面是银行业务经营的直接对外窗口,也是银行操作风险最为集中、最难控制、关联最广的工作区域。银行柜面业务的风险控制对银行资金安全、经营效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营银行也是经营风险,在银行正常业务管理过程中,时常会暴露出一些柜面业务的风险隐患,其中大量案件均发生于柜面业务中,不仅涉案员工付出惨重代价,而且严重影响银行的声誉,甚至对银行的经营管理造成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4.
周袁 《现代金融》2013,(9):45-46
随着银行临柜业务风险种类的不断增加,风险强度不断加大,控制临柜业务风险已成为确保银行安全、合规及高效运行的重要问题。如何切实有效加强支行条线管理,提高临柜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当前风险防控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飞 《时代金融》2014,(3):145-146
自助银行设备例如自动柜员机、信息查询系统、外币自动兑换机等等,在银行业务的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在业务办理中缩短了储户排队时间,同时也减缓了柜台的压力,为多元化的延伸服务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自助银行设备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针对设备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降低自助银行设备发生风险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不管是监管机构,还是从业人士,都发现银行业在处理移动银行的安全风险上仍有不足,所以美国才于2011年发布了关于网上银行认证的安全准入指导。然而,仅仅如此还不够,对于多数银行来说,他们需要更确切更全面的移动银行安全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银行卡的日益普及和零售业务、中间业务的蓬勃发展,自助银行以准确、快捷的结算和个性化支持的服务特点深受公众青睐。银行面向客户的窗口不再单纯依赖于营业柜台等传统物理网点,由自动柜员机、自动存款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IT设备和技术手段构成的自助银行系统正在现代金融业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近年来针对自助银行业务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高科技、智能化的作案特点明显,风险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如何有效遏制案件高发趋势,切实维护自助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确保银行和客户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大银行对于电子银行业务的青睐程度也在日益剧增,电子银行的使用力度在不断上升,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成为摆在银行与客户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加强电子银行的风险预防力度,提高电子银行的安全性能也就成为各大银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对于我国电子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研究,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可以对于银行部门能够有所帮助,在电子银行业务开展中能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2003年至2004年是中国资卒市场的多事之秋,随着曾经显赫一时的“农凯系”、“德隆系”等纷纷落马,专家、学者对于如何控制资本市场风险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投去了更多关注的目光。然而,由于上市公司不规范的贷款担保行为带给商业银行体系的损失更值得引起广泛的关注。银行体系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银行的稳健经营关系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安全。存在问题的上市公司退市后留下的巨大资金黑洞表明,资本市场的风险已随着大量银行资金流出而或明或暗地转嫁到了银行体系中,进而威胁到国民经济体系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卢羲 《时代金融》2013,(9):272-273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银行充分利用手机普及的优势,开展了手机银行服务,这是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方式。但是,手机银行的工作环境是处于虚拟状态之中,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实体银行来说,很多风险容易产生。文章讨论中国手机银行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其目的是为了防范手机银行业务中的风险。从而保障这种移动通信技术与货币电子化充分结合的业务创新模式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大额支付系统在盐城市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推广上线以来,为银行、企业提供了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的支付清算服务,在防范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支付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在具体操作中,仍然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科技犯罪越来越猖獗,银行客户信息、银行账户等敏感数据的泄露时有发生。银行数据涉密性强、敏感度高、影响面广,如何有效预防和规避银行数据泄露风险,已成为目前银行业IT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一、银行业面临的主要数据安全风险1.项目外包风险除了传统的核心业务系统外,银行信息系统还包括自助服务、呼叫中心、网上银行等渠道类交易系统,以  相似文献   

13.
冯青 《中国金融电脑》2000,(5):75-75,81
银行计算机系统安全平稳进入2000年之后,计算机系统安全工作被列入银行工作的重心,2000年成为银行业计算机安全年。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和强化银行系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遏制金融计算机犯罪,确保金融安全。 目前,银行使用的计算机越来越先进,应用软件越来越多,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与之相应,科技风险也就越来越大,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无论从地域范围还是资金集中程度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科技风险一般指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由于业务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办公…  相似文献   

14.
沈庆 《南方金融》2002,(11):37-39
商业银行债权保护的司法救济主要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来实现,银行在民事诉讼中的败诉直接导致银行债权丧失国家强制力的保护,甚至会造成银行额外的负担。基于这种意义,银行的民事案件败诉风险是银行法律风险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而银行的民事诉讼败诉风险构成在银行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结构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涉及的民事案件的发展趋势,谈银行在民事案件中,败诉的风险构成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银行信贷风险与会计谨慎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劲德 《上海会计》2001,(10):35-37
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人们对银行安全与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对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有了更多的关注。本文试图从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入手,论述银行会计运用谨慎性原则中存在的问题、负面影响、政策障碍及解决思路。 一、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 1.信贷风险的外部原因。 第一,融资方式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由财政直接投资基建项目和注资于企业等;银行只是国家和社会的结算中心,主要承担了短期的、超定额的流动资金贷款。在这种积累和融资方式下,如果投资失败、企业亏损…  相似文献   

16.
代发工资业务已成为银行个人零售部门的核心业务,文章从银行代发工资业务的内部的风险点出发,认为应加强银行内控制度的建立、明确员工岗位分工、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代发工资业务数据控制四个促使化解银行代发工资业务的内控风险。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中引申沿用了证券投资领域中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概念,将区域银行体系风险以是否可以分散为标志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按照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思路,将河南省银行体系的诸类风险的各类表征细化为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银行体系风险监测评估的应用模型。通过对河南省1999年-2003年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河南省银行风险监测和评估模型对区域银行风险监测评估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金融市场横向风险分担机制侵蚀了银行中介跨期风险分担机制;一部分资金从银行中介转移到金融市场,致使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遭受冲击。银行必须从传统的存贷款经营模式转变为参与金融市场和衍生工具交易的、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现代经营模式。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如果转型过快或者银行不能适应变化,银行体系则可能积累大量风险,并导致银行危机。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风险分担机制变迁显著增加了银行危机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抓好要害岗位安全工作,领导是关键,措施是保证。首先,必须较摈弃把要害岗位工作简单视为一般服务工作的错误思想,要充分认识到要害岗位工作的性质所决定其本身所具有的风险性。其次是贯彻落实有关的规章制度。根据要害岗位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防范支付风险、防范诈骗风险、防范抢劫风险、保证人行安全的角度出发,紧密结合基层央行的实际,建立要害岗位安全工作层层负责制度,一级监督一级。一级抓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齐抓共管,确保要害岗位—工作实现“无案件、无差错、无损失”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0.
吴敏  符江 《金融电子化》2009,(12):72-73
目前绝大多数银行网点采用瘦客户机,先通过终端路由器连接到前置机,再通过前置机与银行综合业务核心系统进行通讯。银行在考虑信息系统安全时,必须全面考虑整体的安全性,除核心主机自身的安全防护外,还应考虑外围接入的风险防范。由于前置机要开放给辖内所有网点终端接人,存在的安全风险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