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兵,32岁,先后供职湖北枣阳市委宣传部、枣阳日报社、枣阳广播电视局,16岁出版文学作品集《悠悠回声》、《跨越时空》,在全国媒体发表作品几千篇(首),2003年扔掉"铁饭碗"开始打工,做过武汉健民等药品文案策划,后来到广州投资办杂志,亏损20多万,又开始在广告公司打工,后又创办美容保健品公司。他独家代理经营"女人茵子"在全国20多种女性杂志有广告宣传,产品由于卖点好质量过硬,销售火爆,2010年他拿到"脸部排毒离子诱导乳"中国独家代理权,不少加盟商由此而掘到人生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2.
杨兵,34岁,先后供职湖北枣阳市委宣传部、枣阳日报社、枣阳广播电视局,16岁出版文学作品集《悠悠回声》、《跨越时空》,在全国媒体发表作品几千篇(首)。2003年扔掉“铁饭碗”开始打工,做过武汉健民等药品文案策划,后来到广州投资办杂志,亏损20多万,又开始在广告公司打工,后又创办美容保健品公司。他独家代理经营“女人茵子”在全国20多种女性杂志有广告宣传,产品由于卖点好质量过硬,销售火爆,2010年他拿到“脸部排毒离子诱导乳”中国独家代理权,不少加盟商由此而掘到人生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3.
<正>杨兵,32岁,先后供职于湖北枣阳市委宣传部、枣阳日报社和枣阳广播电视局。16岁,出版文学作品集《悠悠回声》、《跨越时空》,在全国媒体发表作品近千篇。2003年,他扔掉"铁饭碗"开始打工。先后做过武汉健民等药品文案策划、到广州投资办过杂志,如今成功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广  相似文献   

4.
杨兵,32岁,先后供职于湖北枣阳市委宣传部、枣阳日报社和枣阳广播电视局。16岁,出版文学作品集《悠悠回声》、《跨越时空》,在全国媒体发表作品几千篇(首)。2003年,他扔掉"铁饭碗"开始打工。先后做过武汉健民等药品文案策划、到广州投资办过杂志,如今成功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广州市菁菁原商贸有限公司。由他独家代理经营的"女人茵子",被全国20多家媒体转载、宣传。由于产品卖点新颖、疗效好,品质过硬,利润丰厚,一度成为风行全国的热销产品。2010年,杨兵又取得了"脸部排毒离子诱导乳"的中国独家代理权。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加盟商,通过经营"女人茵子"和"脸部排毒"产品,轻松赚取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5.
当打工工资低无法体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当在行政企事业单位不凭能力凭关系甚至人生一辈子就那样心理纠结的时候,当创业失败泪水涟涟心理重度压抑的时候,唱着刘欢的《在路上》无疑给我们莫大的精神慰藉。如今社会,无论男女每个人都渴望创业发财拥有一番自己的事业。曾工作于湖北枣阳市委宣传部的杨兵,也曾有过这样种种经历,为了拥了一番自己的事业,辞去公职,外出打工,又创业,却陷处举步维艰的境地,在广州为了省点车费,深夜走几个小时回家。自从结识"女人茵子",开始开展零售业务,让他事业如鱼得水,后又拿到"脸部排毒"产品全国总代理权,在他的带领下很多经销商通过这两个产品挣得盆满钵溢。杨总深有感触地说:"创业不要怕失败,男女做美容保健品这个行业都是人生不错的选择,而女人茵子和脸部排毒两款产品新颖独特,市场和利润空间巨大。胆量+一个好的产品+好的营销执行力+勤奋坚韧,我们都会成为有钱人!"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30岁的杨兵,曾有一个许多人羡慕的铁饭碗,由于不安于现状,2003年,他毅然辞去公职,在武汉聚实生物科技公司任高级文案,总不甘于现状,一心想干一番事业的他,2005年底开始在广州创业。没想到,这次创业不仅浪费了两年青春,还亏损了十多万元,他欲哭无泪。从此,又踏上了打工之路。由于勤奋、坚韧,杨兵在广告公司迅速成为一名业务精英。从事杂志广告经  相似文献   

7.
他,19岁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用短短5年时间在全国树立起百信鞋业连锁的品牌;他,事业高峰之时在全国发展了100多家连锁百信鞋城,坐拥30多亿,被业界誉为“中国鞋王”。然而,在他的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他庞大“产业帝国”的崩溃也开始了,2003年5月25日上午,原“百信鞋业”的创始人李忠文因涉嫌诈骗在长沙被拘捕,彻底宣告“百信鞋业”走入没落。  相似文献   

8.
《工人日报》报道:今年43岁的姜增山,是山东省乳山市徐家镇吴家屯村村民,原本带领同村六七个村民一起外出承揽建筑工程,打工赚钱。前几年还可以,他们每天有八九十元的收入,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揽活越来越难,他只好回到老家。  相似文献   

9.
高境 《光彩》2012,(4):33-33
曾经被当作"消费品"的郭敬明,如今靠自己一手打造的文化消费品成了成功的"商人作家"郭敬明,29岁,畅销书作家《最小说》和《最漫画》杂志的主编,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郭敬明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2003年,他因奇幻小说《幻  相似文献   

10.
<正> 杂志里获信息新奇特商品有商机我叫金仙花,原在浙江一家私企做营销工作。打工多年存下了5万元钱,于是想开一家与众不同的特色店,自己当老板,实现自己多年的创业梦想。从去年开始我就留意一些项目和创业信息。今年1月,我在《现代营销》杂志上看到《"新奇特"造就百万富翁,"俏货  相似文献   

11.
小川 《致富时代》2013,(7):20-21
13年前,只有19岁的湖南小伙陈用发南下打工,在深圳一家工厂里因操作不当痛失右臂,成为"左撇子"。他绝望过,但无赖蛮横的老板歪打正着地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开始学着在异乡维权,谋生。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凭"左撇子豆浆"终于在繁华的大都市立足,不但相继开了多家分店,还因豆浆牵线获得一段美妙的情缘,更帮助数十名工伤民工找回了自信和尊严……  相似文献   

12.
超级"军事迷",自制航模在航母上"着陆"今年41岁的许伟龙,出生在石家庄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84年,刚上初中的他在朋友家里看到一本《航空知识》杂志,马上被上面丰富的飞机图片等内容深深吸引住了。从此,他便迷上军事刊物和战争电影,平时的零用钱主要用来买航空杂志,积累了很多航空方面的知识。他不但恋上了飞机、火箭等相关知识,而且开始频频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飞机模型。几年下来,他在国内的航模圈内已小有名气。1996年大学毕业后,许伟龙在科技馆工作,从事科普教育。工作之余,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航空知识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3年的《大众创业》、《现代营销》、《创业》、《生意经》、《大众投资指南》、《致富时代》、《打工知音》、《农村新技术》等国内众多著名财经杂志先后报导江苏徐州东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彭雪枫发明系列做炭新成果的消息后,立即在广大中小创业者中引起强烈关注和巨大反响,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学员纷纷慕名前来徐州考察学习。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有近20多位创业者靠彭雪峰的技术成功致富,他们有的月赚三四万,最差的也有一万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奇迹,真是项目选对,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4.
28岁的陈明在京打工8年多,一直梦想开创一份自己的事业。一次,他在丰台区马家堡路边见到一个店门口贴有转让字样,这是一家经营日常生活用品的夫妻店,有20多平方米。老板娘说:这间店可是旺铺,要不是我们找到了更好的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的专业性期刊中,拥有像《工商行政管理》这样50多年历史的很少,而像这样半个多世纪以来覆盖面和影响力不减当年的刊物恐怕更少。从1953年到2005年,《工商行政管理》杂志一共发行了932期。在这其中最大的一次改革就是1981年开始由月刊改为半月刊。从此,工商系统的人们都亲  相似文献   

16.
<正>10年前,他卖过手机、贩过菜;10年后,他落户田间当起了"农场主";2012年,他地里韭菜卖出了每斤78元的天价,销售额超过800万元。他是谁?又是怎么做到的?韭菜特辑眼光超前卖白菜赚了60万元张庆涛,今年31岁,山东省莱西市人。2002年,因为读书不好,张庆涛辍学了。20岁的他进入一家手机店打工。仅用3个月,就成为公司12个门店销售业绩最高的职员,因业绩良好被调到了旗舰店做主管。2006年,他年薪达到了五十多  相似文献   

17.
6年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杨保军教授在《商务周刊》特刊《100个中国梦》中描述了自己的梦想:"让老百姓参与到城市规划当中"。如今,他的这一梦想"得到了实质性推进",但未来20年,他又有了更大更多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月3日,《财富》杂志中文版发布了"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张轩松排名第八。在此之前,他已获得了无数荣誉。按他旗下主要品牌"永辉超市"2010年上市时的股价计算,他及其兄的身家已超百亿元。出身农家的他,是靠创业"八字经"打造出了庞大的零售帝国……勤劳,是白手起家创业者最需要的品质张轩松10岁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他周围的成年人纷纷下海或外出闯荡,不少人几年后获得了成功。于是,在课堂的一个角落里,十几岁的张轩松开始"开小  相似文献   

19.
<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为我们呈现的是老农顶着烈日、流着汗水在田里劳作的情景。但如今有了机械的武装,农民早已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67岁的罗开孝,20岁时就开始种地,在企业里干了10年后又回到农村种地,由"牛拉人犁"到开上"东方红",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后来又搞起农业合作社,眼下还打算在村里建个"农机大院"。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有了  相似文献   

20.
他从养殖6头牛犊的“小雪球“起步,15年以后,已滚成年出栏上百头肉牛的“大雪球“,他就是从农民工成为养牛大户的张优阳。今年42岁的张优阳,21年前从贫困的山区老家来到昆明租房打工。打工的最初6年,杀牛宰羊啥都干过,有了点积蓄,继续打工,他嫌收入微薄,想做点经商生意又怕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