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学丹 《特区经济》2005,(8):358-359
目前,高校多元筹资的途径有如下几条:1.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由于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着较强的正外溢性,这就决定了政府在发展高等教育中应占的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实行分级计划拨款,“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体制。“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反映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各高校年度预算时,实行“预算包干,结余留用”的财务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以"包"为核心,我国改变了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中央地方划分收支范围,对地方实行财政包干,财力分配以地方为主。1980年,有4种情况:四川等省实行"分类分成";福建、广东两省实行"划分收支,定额上交"的大包干体制,5年内广东向中央上交5亿元,福建由中央补贴1.5亿元;对民族地区实行自治体制,收入全归地方,中央补助每年递增10%;江苏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经历了数次重大改革。建国之初是一种前苏联模式的统收统配的中央集权体制,连续实行了20年之久。1980年开始改行“分灶吃饭”的分权体制。1988年后又改为递增包干、上解递增包干、定额上解、总额分成、定额补助等多种形式的“大包干”管理制度。然而所有这些改革,实际上均未跳出计划经济财政框架。在经济形势的逼使下,1994年终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跨出了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4.
按分税制体制要求 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分税制体制要求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郭北辰尚可文(兰州商学院兰州,730020)一、实施分税制体制改革的初衷我国自1994年起在财政体制上实行了分税制体制改革,这次改革包括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在财政体制上改分级包干体制为分税制体制,二是为了保证分税制的...  相似文献   

5.
孙玉清 《山东经济》1994,(3):F003-F003
实行分税制的难点及着力点浅析孙玉清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现行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改革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办法力求规范化,但必须抓住重点,分步实...  相似文献   

6.
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后,我币各区县按照市对区县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模式,先后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乡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从总体上看,我市现行乡镇财政体制基本上体现了“统一政策、分级管理”,“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在分清事权的基础上划分财政预算收支范围”这些分税制改革总体指导思想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决定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资兴市根据新形势的需要,从本市的实际出发,在上级政府对市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框架下,对乡镇财政又建立和实行了“核定收支、分税分成、支出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收入预抵市财政拨款+财政工作目标责任制+财政工作一票否决制”的新型财政体制,使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乡镇财源建设快速发展。1994年,全市乡镇财政收入上升到2876万元,比1993年的2118万元增长了35.8%;今年上半年又完成正常性收入1246万元,比去年同期979万元增长了27.3%。全市“一乡一业、一业多品”的、  相似文献   

8.
分税制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新体制各项政策到位,运行情况良好。这次税制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大、范围广、内容深刻的一次税制改革,是对我国原实行的财政包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与原实行的财政包干体制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一是初步改变了财力和财权过于分散的状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在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改革和完善体制和制度,加强财政专户管理,逐步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的财政综合预算,执收执法部门都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后,全国各地都将“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采取措施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各项规定。今年年初,在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将“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作为廉政建设要做的第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0.
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孟执芳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行彻底的分级分税财政体制。1994年全面推行的分税制改革,经过两年多的运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受许多因素的限制,目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还带有许多旧体制的痕迹,有待于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11.
陈力梅 《中国经贸》2011,(8):230-230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财政分配、单位包干、分散核算的制度。这种制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其适应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就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全面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30年跨越三大步 总的来看,中国的体制改革创新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目标探索”、“框架构建”、“体制完善”三个阶段。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时期是改革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  相似文献   

13.
试论乡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本刊特约记者许道连1994年我国财政体制发生了突破性变革,从长期以来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实行的分成。包干体制转为分税体制。乡镇财政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无疑受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4.
吴玉分 《中国经贸》2011,(20):183-183
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一直以来都是实行分散核算、单位包干、财政分配的制度实行的。随着完善和建的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就逐步凸显出了这种制度的弊端。为了实现国库集中收付的制度、构筑公共财政的框架,以实现建立财政管理运行机制的务实、高效、公开、廉洁等;为了对财政资金收支的监督和管理实施加强,规范会计行为和财务管理,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提高,全面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县乡财政改革的基本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县乡财政是我国财政体制的基础环节 ,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目前 ,我国县乡财政中存在着收支矛盾突出、包袱沉重的问题 ,本文从财源、体制和收支管理的视角出发 ,分析县乡财政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并且针对实际情况 ,围绕财政体制和县乡财政事权和扩大财源等问题 ,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晓 《魅力中国》2009,(36):29-30
我国自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尤其是1995年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以来,在积极探索和深入推进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进展,形成了与我国分税分级财政体制基本适应的具有中国特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税制财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财政透明度、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之间关系、改革现状、存在问题的论述,从协调三项改革关系角度,提出了如何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政策措施:完善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预算科目“接口”设置要严格限制,防止形成模糊地带;以收支分类改革为起点,改革政府会计制度;转变财政职能,提高公共资金管理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8.
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和近期影响王亚平(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分税制改革的实行,不仅有利于克服原有财政包干体制的弊端,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而且有利于建立规范、合理的财政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了解分税制改革基本...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理顺和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1994年,中央将在全国推行分税制。这一改革,必将给长期从优惠性的财政递增包干体制中受益的深圳乃至罗湖区带来深刻的影响。面对利益格局的调整变化,我们必须思考应对的举措。 一、分税制改革对罗湖区财力的影响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规范中央和地方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制度。西方国家实行分税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作为一项制度,已发展得十分完善和成熟。它的基本原则有三项: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划分中央和地方税种;中央、地方分设国税局和地方税局,各收各的税;中央集中必要的财力。这三项,也是我国推行的分税制改革所采用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我们刚刚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可能把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分税制办法原封不动地担过来。我们实行的只能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税制。原因在于,实施分税制改革所要解决的最重要最直接的问题,是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但解决这个问题,又不能过分地减少地方既有利益,从而影响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分税制改革的进程。将是渐进式的、温和的改革,在开始阶段保留财政包干体制的积极成果,经过一个过渡时期,逐步完成新老体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振兴我国财政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财政困难与政府收支增长不协调规律邢西唯未来15年,收入增长馒,支出增长快,生产性支出大,预算外资金庞大,是我国财政面临的严重问题,这一状况如若得不到实质性转变,财政职能置,将会影响我国整个“九五”计划的实现。我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