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提高师生共同前进自动力的教学范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国秀琴  叶茂林 《经济师》2007,(1):128-129
从师生自动力的角度剖析了传统教学范式的弊端,提出了将师生关系视为一种相互投入的关系,师生作为共同主体的教学范式改革,并初步探讨了师生共同主体教学范式的基本特征、教学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2.
黎淼 《生产力研究》1997,(5):29-31,35
本文叙述了从古希腊色诺芬到近代黑格尔的生产力理论,认为马克思以前的生产力理论分三个阶段,古希腊的农业生产力理论,中世纪神学生产力理论,近代资本生产力理论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发展综合生产力,是发展一切生产力。不仅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要发展自然生产力;不仅要发展微观生产力,而且要发展宏观生产力;不仅要发展现实生产力,而且要发展潜在生产力;不仅要发展容体生产力,而且要发展主体生产力;不仅要发展个人生产力,而且要发展集体生产力;不仅要发展物质生产力,而且要发展精神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奠基人,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名誉会长,《当代经济研究》杂志的主要创办者宋涛教授,于2011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为纪念宋涛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和教育领域及对《当代经济研究》的创办和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现特将宋涛教授在本刊1997年第2期发表的运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生产理论指导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商品生产一文重新刊发,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绩效目标已从单纯的追求利润向关注企业全面发展,提高企业价值的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下,企业未来价值的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已日益成为吸引投资者(包括战略投资者)参与投资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外部投资者来说,围绕被投资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全面科学地评估被投资企业的真正价值,才能确保投入资金的安全和预期投资收益的实现。资产评估,特别是企业价值评估是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重要基础工具,大力发展企业价值评估,是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自我提升的内在需求。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企业价值评估提出了更高要求,资产评估行业要积极应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挑战,企业界应在资本运营中用好企业价值评估这一基本工具。鉴于上述的背景,文章对目前企业价值的评估的方法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20年里,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成长,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至今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在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今天,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新中国农业生产力的两次大解放和大发展及其历史经验 ;分析了入世后 ,中国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 ;提出了因应入世挑战 ,实现农业生产力的第三次大解放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一些政策建议。这是将总结历史经验与研究现实问题相结合 ,审视和探讨如何解决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初浅尝试。  相似文献   

8.
试论资本经营会计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平 《当代财经》2004,(12):122-124,128
资本经营作为一种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的,以资本为运营对象,以产权交易为特征的企业经营方式与传统的商品经营活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之处。资本经营与商品经营的差异,决定了其与以商品经营为主要对象的传统会计模式的不适应性。因此,本文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分析了传统会计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与资本经营相适应的资本保值增值、资本成本、现金流量、产权、出资者、相关性等会计理念。  相似文献   

9.
试论企业重组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核心问题,是企业重组中的价值化管理。通过企业的资本运营、高效和序的资本市场完成并购重组,还既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既有利于有效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质量效益、又可能产生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考察了科技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历史,认为科技生产力及其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的地位,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生产力形成、发展及其上升到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具有一定的条件性,在诸多条件中,最根本的是社会生产力条件和社会形态条件。科技生产力发展到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现代形态、阶段,其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规定,本质上必然是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1.
Commodity export pass-through is examined for Australia in an attempt to determine whether Australia is a price-taker in its commodity export trade. This is undertaken for seven categories of Australia's main commodity good exports. We also determine if there is feedback causality from particular world commodity prices back to the exchange rate as is often hypothesised for commodity good intensive exporting countries. It is found that Australian commodity good export pass-through is complete for the goods which are relatively less important in its export trade but is incomplete (although high) for the goods which are most important in its export trade. There is significant feedback causality to the exchange rate from the world price of coal and wheat, two of Australia's most important commodity good exports over the 1980s and early 1990s.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In 1978 when China began her economic reforms of moving toward a free market economy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the trade bala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as in favor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magnitude of 600 million dollars. Over the 1978–2002 period, however, it has changed in favor of China such that in 2002 China had a surplus of 120 billion dollars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Over the same period, the Chinese yuan has depreciated almost fourfold. Is real depreciation of the yuan against the dollar a factor in the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is article, we employ data at the industry level (88 two‐ and three‐digit industrie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error‐correction modeling to show that indeed the real yuan‐dollar rate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This contradicts most previous research that used trade data at the aggregate level. (JEL F31, F32, F14)  相似文献   

16.
17.
在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商品流通渠道如何支持社会产品实现高效、通畅、有序的流通过程,与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等问题息息相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商品流通理论,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变化,本文对新时代商品流通渠道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系统地再考察。本文具体分析了商品流通渠道及其经济内容、渠道的蛹化形态(直接流通渠道)及其常态化、渠道的发展形态(间接流通渠道)及其再蜕变、新时代商品流通的组织与运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This paper analyses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Hungarian economy over the two decades between 1950 and 1970 with the aim of establishing what help can be provided in such analyses by the use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dex numbers. After the introductory sections the paper deals first with the rates and factors of Hungarian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then with some methodological lessons of the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